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地理
>
高二
>
西亞和北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2.8 西亞和北非
★學習目標
1.西亞和北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qū)域特征
2.埃及的地理特征
3.理解并掌握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圖表落實
1.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國家的名稱: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上述國家,主要生產石油的有____(填字母)。
(2)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水域名稱:
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⑩____、○11____。
(3)寫出海峽、河流的名稱:
a____海峽、b____海峽、C____運河、d____河、e____河。其中,d、e河流流經的平原叫____平原,也叫____平原,是古文明王國的所在地;圖中另一個古文明源地是____。這兩處文明都是農業(yè)文明,所在區(qū)的共同的地理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土耳其 伊朗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埃及 ②③④⑤
(2)里海 黑海 地中海 紅海 阿拉伯海 波斯灣
(3)土耳其 霍爾木茲 蘇伊士 幼發(fā)拉底 底格里斯 美索不達米亞 兩河 古巴比倫 古埃及 都瀕臨大江大河,在河流的沖積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熱條件好
考點一 ◆ 西亞和北非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1)緯度位置:本區(qū)處于12N-42N之間,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絕大部分處于30N以南的低緯地區(qū)
(2)海陸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兩洋指大西洋和印度洋。三洲是指亞洲、非洲和歐洲。五海是指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和里海(實為內陸湖)。
[海上交通要道]
(1)黑海海峽(土耳其海峽):它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門戶。
(2)蘇伊士運河:連接紅海和地中海,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
(3)霍爾木茲海峽:石油運輸的重要航道,霍爾木茲海峽被看作是世界油庫的“總閥門”。
(4)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的門戶。
[重要經緯線]
23°26′N緯線穿過撒哈拉沙漠、阿斯旺大壩、紅海、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海
40°N緯線穿過土耳其海峽、小亞細亞半島北側、里海
30°E經線穿過黑海西側、小亞細亞半島西側
40°E經線穿過黑海東側、麥加
50°E經線穿過里海、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海
60°E經線穿過伊朗、阿拉伯海
2.范圍
西亞國家包括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聯酋、阿曼、卡塔爾、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約旦、阿富汗、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也門和塞浦路斯。
北非包括:西撒哈拉、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
[西亞讀圖識記]
①主要國家(石油、戰(zhàn)爭),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爾首都,伊拉克的鄰國;②阿拉伯半島、安納托利亞半島(高原)、伊朗高原、兩河平原、河流;③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土耳其海峽、五海;④4.北回歸線
[北非讀圖識記]
①五國;②北回歸線;③運河、海峽、地中海、紅海
3.地形
1.以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亞細亞高原等,平原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及兩河流域
2.世界陸地表面最低點——死海(-400m),位于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是由于斷裂陷落而成的。
3.撒哈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表植被稀少,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4.無流國——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國降水很少,地面沒有河流。
[思考]為什么撒哈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干燥的下沉氣流控制,大氣比較穩(wěn)定,加上西岸的寒流,降水更少。另外,這個地區(qū)氣溫高,相對濕度很小,即使偶有降水,也很快蒸發(fā)干了。這與世界上其他地帶性沙漠的成因是相同的。那么為什么這個地區(qū)的沙漠面積特別大呢?這首先是因為世界上其他副熱帶地區(qū)沒有如此寬廣平坦的陸地。撒哈拉地區(qū)東西長約5500公里,南北寬約1500公里,而在如此寬廣的地域內,地勢高差卻很小,這在世界上副熱帶地區(qū)是獨一無二的;另一個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與歐亞大陸聯系在一起,因此吹過這個地區(qū)東部的東北信風是從大陸上吹來的干燥氣流,受不到海洋的影響,以至于沙漠可以從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阿拉伯海沿岸,橫貫整個大陸。
4.氣候
(1)西亞和北非氣候分布及氣候成因
分布特點成因
熱帶沙漠氣候北緯2326′到30之間,主要分布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島終年炎熱干燥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的控制
地中海氣候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冬季溫和多雨,夏季高溫少雨冬季受西風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溫帶大陸性氣候伊朗高原、安納托尼亞高原(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夏季氣溫較高,冬季寒冷,氣候干燥,降水稀少位于北溫帶,高原周圍有高山。水汽難以進入
(2)西亞和北非氣候干熱的主要原因
(1)讀“西亞和北非位置圖”,確定其緯度位置:本區(qū)處于12N-42N之間,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絕大部分處于30N以南的低緯地區(qū),這是造成本區(qū)氣溫高的主要原因。
(2)讀“西亞和北非地形圖”,確定其地形結構:從北非到阿拉伯半島,地表起伏小,海岸線平直,加強了氣候的干旱性。紅海雖處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島之間,但其面積小,海洋水汽影響少;伊朗高原和小亞細亞半島雖瀕臨海洋,但周圍被山脈環(huán)繞,地形閉塞,阻擋了海洋濕潤空氣的進入。
(3)聯系“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圖”,確定其大氣環(huán)流形勢:本區(qū)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一月,本區(qū)大部分被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天氣穩(wěn)定少雨,此時,雖然地中海地區(qū)受西風控制,氣旋活動頻繁,降水較多,但范圍較小;七月,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到地中海地區(qū),本區(qū)受自陸到海的東北信風和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濕度低,降水很少。
[思考]
(1)為什么撒哈拉沙漠成為全球炎熱中心?
位于北半球副熱帶,7月太陽直射點移至北半球,這里的太陽高度角大,白晝時間長,太陽輻射強;降水稀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地面缺乏植被的保護,陸地升溫快。
(2)死海的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這一現象與死海的鹽度大小有何聯系?目前死海海平面每年下降幅度約為1米的主要原因是?
死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地帶,由于斷裂下陷使谷地較深,加之氣候干燥使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正是由于氣候干燥才使水面低,所以死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湖泊。目前死海海平面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氣候異常,降雨量下降,河流徑流量減少;從約旦河抽走的灌溉水量日增,注入死海的水量急劇下降。
【例1】讀西亞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用圖中給出的圖例,畫出西亞的非阿拉伯國家(除以色列外)和西亞的5個產油國。
(2)西亞5個產油國中不是阿拉伯國家的是____。
(3)圖中A河的名稱是____,B國的名稱是____。
(4)阿拉伯國家分布區(qū)的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圖中C城市的名稱是____,所在地區(qū)氣候炎熱干燥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
(5)世界陸地最低點位于____地溝,該地溝是由于____形成的,它位于____板塊與____板塊的____地帶。
【解析】
注意8個非阿拉伯國家除以色列、塞浦路斯外,其他6國連成一片;5個產油國位于波斯灣沿岸。
【答案】
(1)如下圖
(2)伊朗
(3)底格里斯河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4)熱帶沙漠氣候 巴士拉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5)約旦 斷裂作用 印度洋 非洲 張裂
【例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④四城市中,____(填城市代號)是沙特阿拉伯首都。
(2)城市②所在地區(qū)屬于____氣候,該氣候的突出特點是____________。
(3)城市①所靠近的海是____海,其表層海水的鹽度____(高于或低于)3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了考生讀圖分析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解答本題首先考生要正確判定該圖所示地區(qū)的位置——阿拉伯半島。該地區(qū)大約地處北緯20°~25°附近,北回歸線穿過其中部;且深居內陸。獨特的位置決定了該地區(qū)終年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氣候炎熱干燥,為熱帶沙漠氣候。這個地區(qū)降水十分稀少,一般全年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幾年不降一滴.雨,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七國,由于降水很少,地面沒有河流,成為無流國。導致城市①麥加所靠近的紅海,由于沒有淡水河流注入再加上蒸發(fā)量遠遠大于降水量成為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qū)。
【答案】
(1)②
(2)熱帶沙漠全年高溫少雨
(3)紅高于降水和注人的徑流量少,蒸發(fā)強烈
5.人口和經濟
(1)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為主的社會
居民:白色人種,半數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為主的國家被稱為阿拉伯國家。本區(qū)共有25個國家,除土耳其、阿富汗、伊朝、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8國外,均為阿拉伯國家。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fā)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城,是伊斯蘭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看作是圣城。
(2)地形、氣候和農業(yè)
本區(qū)的農業(yè)生產和分布受氣候和地形條件的影響:畜牧業(yè)比較發(fā)達,游牧為主。主要分布在伊朗高原和安納托利亞高原邊緣山區(qū),主要畜產品有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灌溉農業(yè)主要分布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尼羅河谷地,棗椰樹是綠洲農業(yè)的代表植物,椰棗是本地的特產;地中海沿岸則是重要的亞熱帶水果產區(qū),主要產品有油橄欖、柑橘、葡萄等。橄欖之邦?摩洛哥。
(3)世界最大的石油庫和磷礦庫
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西亞和北非
①分布:西亞石油分布在以波斯灣為中心南北延伸的巨大石油帶上。①里海沿岸和伊朗高原北緣②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③北非地中海沿岸
②儲量、產量、出口量:西亞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所產石油90%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出口占世界的60%。干旱少雨、地形平坦的自然環(huán)境有利石油開采。
③西亞石油的特點: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
④石油的輸出路線:輸出量占生產量的90%,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
霍爾木茲海峽,被喻為“石油海峽”。東可到東亞、南亞和大洋洲地區(qū);西可繞好望角到達西歐和北美洲各地;還可過亞丁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到歐洲。但由于水淺多礁,常常交通阻塞。
地中海沿岸,原本就是北非石油輸出港的分布區(qū),近年來許多西亞國家都在自己國家和地中海之間鋪設了石油管道,直接從地中海輸出石油。③紅海,石油王國沙特阿拉伯,把石油管道鋪設到紅海。向北過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到歐洲各地;向南出亞丁灣到世界各地。
北非摩洛哥一國的磷酸鹽占世界的3/4,磷酸鹽生產是該國的經濟支柱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礦業(yè)最發(fā)達地區(qū)
(4)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①亞非的“陸橋””,巴勒斯坦地區(qū)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側,地中海東岸,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戰(zhàn)略位置非常重要。
②先進的灌溉農業(yè):灌溉成為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關鍵。為解決水資源問題,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輸水管線,還大力發(fā)展滴灌和噴灌技術。
[注意]中東問題:領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國勢力插手等。
[思考]
①西亞地區(qū)為什么成為西方國家激烈爭奪的重點地區(qū)?
西亞地區(qū)的地理位置特別重要。自古以來,西亞就是東西交通要道。古代“絲綢之路”就是由我國經西亞去歐洲的貿易通道,F在這里有鐵路、公路、國際航空線連接三大洲,還具有溝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樞紐地位。
西亞的石油資源特別豐富,是世界的石油寶庫。以波斯灣為中心,有一條巨大的石油庫存,向南北延伸。西亞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西亞石油具有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的特點,90%以上的石油出口到日本、美國和西歐。
西亞的資源,特別是石油資源,左右著一些發(fā)達國家的興衰。
②西亞和北非的農牧業(yè)與自然環(huán)境有何關系?
西亞和北非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干燥。本區(qū)人民在當地干旱和半干旱條件下發(fā)展了灌溉農業(yè)和畜牧業(yè)。農業(yè)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綠洲。畜牧業(yè)主要分布在高原上較濕潤的地區(qū),或是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區(qū)。其人地關系可總結如下:
③西亞與北非地理特征的比較
地區(qū)地形氣候居民主要資源農業(yè)生產工業(yè)部門
西亞以高原為主,平原面積小降水很少,氣候干燥多為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蘭教石油資源十分豐富灌溉農業(yè),畜牧業(yè)工業(yè)薄弱,煉油業(yè)較發(fā)達
北非以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炎熱干燥多為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蘭教石油資源、磷礦豐富沿海為地中海型農業(yè),綠洲農業(yè),畜牧業(yè)民族工業(yè)有一定的規(guī)模
考點二 ◆ 埃及
(1)地跨亞、非兩洲;埃及境內90%以上為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燥。尼羅河由南向北縱貫全境,農業(yè)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尼羅河三角洲。農作物有棉花、小麥、水稻、椰棗等。首都開羅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讀圖識記]1.地中海、紅海、蘇伊士運河(亞非分界線);2.尼羅河、納賽爾水庫和阿斯旺水壩3.北回歸線;4.金字塔、開羅(非洲第一大城市)、亞歷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領土:非洲東北部,亞洲境內的西奈半島(在蘇伊士運河以東),也是埃及領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處的河口三角洲地區(qū),開羅在尼羅河三角洲頂端,是阿拉伯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地中海邊的重要海港
尼羅河:全長6600千米,世界第一長河,發(fā)源于東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經濟: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現在經濟支柱是石油、運河、僑匯、旅游收入
[注意]阿斯旺水壩的利和弊:
利:發(fā)電、防洪、灌溉、旅游、養(yǎng)殖、航運等
弊:尼羅河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現在農業(yè)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羅河三角洲受到侵蝕,海岸線不斷向后退縮。
(2)近年來,埃及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及原因
①棉花:是埃及的傳統出口商品。得益于炎熱少雨的氣候、尼羅河的水源及河流沖積平原平整疏松的土壤。
②石油:北部油田的大量發(fā)現,開采并出口。
③蘇伊士運河主權被收回并不斷挖深、拓寬,通過的船只日益增多,收入增加。
④僑匯收入:埃及勞動力豐富,前往西亞各國家工作的人很多,每年可獲得大量的僑匯。
⑤旅游收入:首先,埃及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留下金字塔等豐富的名勝古跡;尼羅河兩岸獨特,優(yōu)美的風光;還有沙漠奇景。其次,埃及地處兩洋、三洲地帶,具有便利的交通條件。這是埃及發(fā)展旅游業(yè)的良好基礎,因此,埃及的旅游收入與日俱增。
【例3】讀尼羅河流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河名稱是____,②河名稱是____,③城市是____,④水庫是____。
(2)①發(fā)源于____高原,屬赤道多雨區(qū),又有湖泊調節(jié),所以水量比較____。
(3)②河發(fā)源于____高原,全年有明顯的____兩季,水量變化____,____月至____月河流漲水,歷史上尼羅河的定期泛濫與____河漲水的時間是一致的。
(4)為解決尼羅河下游定期泛濫問題,埃及人民采取的措施是____。但這一措施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試舉例說明____________。
(5)埃及____平原和____三角洲地區(qū)形成了一條著名的“綠色走廊”,這里居住著埃及人口的____%以上,主要農作物有____等。
【答案】
(1)白尼羅河 青尼羅河 喀土穆 阿斯旺水庫
(2)東非 穩(wěn)定
(3)埃塞俄比亞 干濕 很大 6 10 青 尼羅
(4)修水庫減少下游和河口的泥沙,導致土壤肥力下降,海浪使河口三角洲被侵蝕,海岸線退縮,危及河流原有生物的生存
(5)尼羅河沿岸尼羅河90棉花、小麥、水稻、椰棗
◆熱點追蹤
中東地區(qū)位于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一般指西亞沿地中海的一些國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它聯系著亞、非、歐三大洲,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其中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等海上交通要道更是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qū)。
匱乏的水資源對中東各國的生產以至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有關河流、湖泊水資源的分配和爭奪,成為中東地區(qū)的又一個焦點。
歷史上長期以來的中東問題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問題。
在對中東問題的分析中往往是以大比例尺的區(qū)域背景為載體,所以認準地圖,掌握區(qū)域地理特征是做好這類題目的基礎。由于中東豐富的石油、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這里往往成為世界列強爭奪的焦點。
特別關注以下問題:
石油的產區(qū)、運輸的路線;中東地區(qū)的環(huán)境特征如氣候、地形、農業(yè)、工業(yè)等;中東的戰(zhàn)略地位;另外,約旦河西岸目前80%的淡水資源被以色列人控制和消費,導致巴勒斯坦人生活和生產用水十分緊張,水資源爭奪成為巴以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水資源也是重點考查之一。
【例4】(2007年高考江蘇卷)下圖為“l(fā)271~1295年馬可?波羅東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fā),東行途中經過A、B、C三地,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分別是A____,B____,C____。其中A地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馬可?波羅乘船返回途中,途經的D處為____海峽,E處位于____板塊和____板塊的交界處附近
(3)途經的F處比E處的海水鹽度____(高、低),形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題為選做題,只可從A、B兩題中選做一題。
A題:馬可?波羅途經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的喀什時,得知當地“有美麗的花園、果園、葡萄園,棉花、亞麻產量十分豐富”。請簡要分析當地棉花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
B題:馬可?波羅往返途中都經過西亞地區(qū)。請簡要分析
當今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解析】
(1)結合A、B、C所在區(qū)域氣候即可作答。(2)馬六甲海峽相對板塊的位置可結合板塊分布作答。(3)F位于阿拉伯海北部,終年受副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蒸發(fā)旺盛,鹽度高;E位于孟加拉灣東南部,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豐沛,鹽度較低。(4)A題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棉花種植有利的自然條件。B題屬課本基礎知識記憶考查。
【答案】
(1)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2)馬六甲亞歐印度洋
(3)高.F處降水較少,蒸發(fā)旺盛
(4)A題:光照條件好,晝夜溫差大,熱量充足,灌溉便利,地勢平坦。B題;處于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是世界石油運輸的重要通道
A級 雙基過關
一、遠擇題
1.關于西亞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瀕臨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里海
B.兩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
C.地形由兩個高原和一個平原組成
D.國家都屬于阿拉伯國家
2.從科威特海運石油至阿拉伯海之前,依次途經( )
A.波斯灣 曼德海峽 阿曼灣
B.波斯灣 霍爾木茲海峽 亞丁灣
C.波斯灣 霍爾木茲海峽 阿曼灣
D.波斯灣 紅海 阿曼灣 霍爾木茲海峽
3.埃及生產長絨棉的有利條件有( )
A.尼羅河定期泛濫帶來酸性土壤
B.灌溉便利,陽光充足,冬季無霜
C.科技發(fā)達,有優(yōu)良的棉種
D.勞力充足,精耕細作,交通便利
4.下列關于埃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領土包括亞洲的西奈半島
B.全國最大的海港是蘇伊士港
C.地下水是農業(yè)的主要灌溉水源
D.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大金字塔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5.西亞綠洲農業(yè)的代表植物( )
A.油橄欖B.柑橘
C.葡萄D.棗椰樹
二、綜合題
6.閱讀下列材料和地圖,回答問題:
以色列國土面積1.49萬平方千米,50%以上為沙漠,鹽堿地面積廣。農業(yè)以種植業(yè)尤為發(fā)達。該國有一種智能的節(jié)水壓力灌溉系統。這種系統不但可以通過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將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時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達到最佳效果,整個過程由計算機控制。
(1)圖中A為____海,該海區(qū)在不斷____(擴張或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紀70年代,在B河興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壩,并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水庫。大壩建成后,帶來的影響可能有____(選擇填空)。
A.得到發(fā)電、灌溉、航運、旅游等綜合效益
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濫
C.人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斷擴大
D.由于泥沙淤積,水庫的儲水量下降
(3)以色列所在的西亞地區(qū)沙漠廣布,與我國西北地區(qū)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4)從自然條件考慮,以色列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____。該國發(fā)展農業(yè)的經驗對我國西北地區(qū)有什么借鑒意義?
7.西亞歷來是西方強國激烈爭奪的地區(qū),讀西亞地理簡圖,回答:
(1)2003年,美國先發(fā)制人對西亞國家____(填圖上英文字母代號)發(fā)動戰(zhàn)爭。該國的____平原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____農業(yè)區(qū)。
(2)西亞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周邊有許多重要的海上交通和戰(zhàn)略要地,其中,____海峽扼主要產油區(qū)石油運輸重要通道的出口處;曼德海峽是____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西亞油田集中分布在____及其周圍地區(qū)。世界上五大儲油國中惟一的非阿拉伯國家是____(填圖上英文字母代號)。西亞石油主要運往西歐、____和美國,石油運輸方式主要有____和____。豐富的石油資源帶動了西亞大部分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除產油國外,有些國家通過____,或____,或____,都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
B級 能力躍遷
一、選擇題
讀地中海及其周圍地區(qū)圖,回答l~3題。
1.圖①、②、③三點鹽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①③②D.②③①
2.圖中①海區(qū)鹽度最小值出現在( )
A.1月B.3月
C.8月D.12月
3.下列關于④所在國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絨棉是居首位的出口物資
B.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位于撒哈拉沙漠中部
C.蘇伊士港位于蘇伊士運河南端
D.旅游業(yè)產值已超過工農業(yè)總產值
下圖是沿31.5°N緯線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區(qū)的地形剖面圖。據此回答4~6題。
4.甲地是( )
A.里海B.死海,
C.黑海D.咸海
5.關于乙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多信仰伊斯蘭教
B.社會穩(wěn)定,經濟高度發(fā)達
C.終年溫和多雨,有利于畜牧業(yè)發(fā)展
D.夏季炎熱干燥,水資源緊張?
6.圖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稱是( )
A.梵蒂岡B.圣地亞哥
C.耶路撒冷D.麥加
(2008年海淀區(qū)期末卷)2006年12月1E1,第l5屆亞運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讀下圖,回答7~10題。
7.卡塔爾氣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 )
A.受來自阿拉伯半島的盛行西風影響,空氣干燥
B.沿岸高山環(huán)繞,濕潤氣流難以進入內陸
C.近岸海域水溫較低,海水蒸發(fā)量較小
D.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8.20世紀90年代中期,卡塔爾人口約為54萬,而現在的人口近80萬,十年間增加的人口約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爾人口短期內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
A.社會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遷人
C.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提高
D.城市化發(fā)展迅速
9.卡塔爾宣布在其北部發(fā)現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塊天然氣田,使該國天然氣儲量達到25?78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3位。天然氣可作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屬于( )
A.可再生能源
B.新能源
C.清潔能源
D.能量來自地球內部的能源
10.若將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通過海輪運往我國渤海沿岸港口,沿途必經的海峽是( )
①曼德海峽②霍爾木茲海峽③白令海峽④馬六甲海峽⑤直布羅陀海峽⑥土耳其海峽⑦臺灣海峽⑧朝鮮海峽
A.①③⑤B.②④⑦
C.①④⑥⑧D.②③⑤⑦
二、綜合題
11.下圖為尼羅河水系及主要干支流流量過程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白尼羅河發(fā)源于____(地形區(qū))上的____湖,它在蘇丹首都喀土穆附近與青尼羅河會合后,始稱尼羅河,向北自埃及境內人海。
(2)青尼羅河的汛期出現的時段是,從氣候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3)從圖中可看出,青、白尼羅河的流量過程曲線明顯不同,分析白尼羅河年徑流量比較平穩(wěn)的原因。
(4)說明歷史上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對埃及農業(yè)生產的特殊意義。
12.(2005年全國高考卷)下圖是西亞及其周邊地區(qū)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①是海③是運河。下圖中反映伊茲密爾氣候特征的是圖。
(2)簡述伊茲密爾的氣候特點及該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
(3)圖中鐵路②是第二亞歐大陸橋的組成部分。寫出第二亞歐大陸橋在我國境內的鐵路線和東端港口名稱,簡述該鐵路對世界交通運輸的意義。
(4)通過圖中③處的交通運輸方式與鐵路運輸方式相比有何特點?
答案
A級 雙基過關
1.A 2.C 3.B 4.A 5.D
6.(1)紅 擴張 該海區(qū)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的生長邊界(張裂地帶)
(2)ABD
(3)西亞地區(qū)沙漠成因:受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控制,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候干旱,屬熱帶沙漠;我國西北地區(qū)沙漠成因: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水汽不易到達,屬溫帶沙漠
(4)灌溉水源 依靠科技,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
7.(1)C 美索不達米亞(或兩河) 灌溉
(2)霍爾木茲紅
(3)波斯灣 E 日本 海運 輸油管 收取油管過境費進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 向產油國輸出勞務
B級 能力躍遷
1.A 2.C 3.C 4.B 5.D 6.C 7.D 8.B 9.C 10.B
11.(1)東非高原 維多利亞
(2)8~11月 隨著氣壓帶和風帶的北移,非洲北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因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進入濕季,青尼羅河流域內降水明顯增多,河流水量逐漸增大,進入汛期。
(3)自尼羅河源于赤道地區(qū)(或赤道多雨帶),上游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量季節(jié)分配均勻,河流補給量穩(wěn)定,流經地區(qū)有湖泊(及沼澤)對徑流量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故年徑流量穩(wěn)定
(4)尼羅河的定期泛濫帶來肥沃淤泥,使土壤肥力提高,:降低土壤鹽堿度。故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區(qū)成為主要的農耕區(qū)
12.(1)地中,蘇伊士 乙
(2)特點:冬溫多雨;夏熱干旱。分布: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
(3)隴!m新線 連云港 意義:溝通大西洋東岸地區(qū)與太平洋西岸地區(qū)(亞歐大陸東西岸)之間的聯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73285.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資源的跨區(qū)域調配
下一篇: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人類面臨的主要資源問題
3.1 人類面臨的主要資問題 第2時 我國的耕地和礦產資 學案(人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
臺灣香港和澳門
3.12 臺灣……
1.1 環(huán)境概述 學案(湘教版選修6)
1.1 環(huán)境概述 學案(湘教版選修6) 【學習目標】 1.理解環(huán)境、環(huán)境因素的概念及分類。2.學……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與分布
高二年級_地理學科導學案 執(zhí)筆:李靜波 審核: 授課人: 李靜波 授課時間: 班級: 高二( ……
人口的空間變化
第二節(jié) 人口的空間變化 從容說課 本節(jié)內容主要分析了人口遷移的地理范圍(國際、國內)、人口……
相關閱讀
第一節(jié)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森林及其保護
區(qū)域工業(yè)化與城市化
資源問題及其表現
城鎮(zhèn)總體布局
當代環(huán)境問題的產生及其特點
世界的自然資源
能源資源開發(fā)
11.1 我國天然氣資源跨區(qū)域調配的地理背
第一節(jié) 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