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甘肅省河西三校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聯考生物試題
命題學校:嘉峪關市一中 命題教師:王春林 張寶元 唐玉梅 審題學校: 張掖中學 審題教師:高永紅 宋慶雄 汪興盛滿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A.藍藻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B.原核生物細胞無線粒體,但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細菌等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D.大腸桿菌在擬核區(qū)轉錄信使RNA2.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象.下面描述正確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放大倍數小B.若丙圖觀察到的細胞是位于乙圖右上方的細胞,從乙轉為丙時,應向右下方移動裝片C.從乙轉為丙,正確的調節(jié)順序:移動標本→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移動標本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①③⑤3.如圖是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玉米種子細胞中,物質A和E分別代表葡萄糖和纖維素B.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較多的是FC.在人體細胞中物質C約有20種D.不同的H在結構上的區(qū)別主要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4.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共有8種核苷酸 B.組成人體的化合物乙,其種類取決于R基C.組成丙化合物的單糖是脫氧核糖 D.在松鼠體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5.下圖是有關蛋白質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對圖的分析正確的是A.A中肯定含有C、H、O、N、S元素B.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C.多肽中B的數目大于C的數目D.①過程發(fā)生所需模板和運輸B的工具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核糖6.某多肽經測定分子式為C21HxOyN4S2 (無二硫鍵).已知該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幾種作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丙氨酸(C3H7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多肽水解后形成3種氨基酸B.該多肽在核糖體上形成,形成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54 C.該多肽中氫原子數和氧原子數分別為30和5D.該多肽中有3個肽鍵7.一條由59個氨基酸形成的環(huán)狀多肽,其中有4個谷氨酸(R基為一CH2一CH2一COOH),則該多肽A.有58個肽鍵 B. 至多有56種氨基酸C.至少有5個游離羧基 D.可能沒有游離氨基8.關于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核中發(fā)生的轉錄過程有RNA聚合酶的參與B.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可發(fā)生DNA的復制C.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磷酸和核糖是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的D.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9.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脂質中的磷脂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B.維生素D和性激素不屬于固醇類物質C.脂肪比相同質量的多糖徹底氧化產能少D.脂質在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上合成10.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下列關于水的敘述,錯誤的是A. 水既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又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的主要介質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鏈時,生成物H2O中的氫來自氨基和羧基C. 細胞代謝過程中,只有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中有水生成D.H2O在光下分解,產生的[H]將固定的CO2還原成(CH2O)11.下列有關生物體內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A.絕大多數無機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山羊的血液中如果Ca2+的含量過低,就會出現抽搐C.無機鹽離子對維持血漿的正常濃度和酸堿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鎂是構成葉綠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鎂時會導致葉片發(fā)黃12. 漢堡包是現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已經成為暢銷世界的方便食物之一。制作的原料有雞胸肉、面包、雞蛋、生菜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面包中含有的淀粉能作為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B.生菜中含有的纖維素能夠被人體消化成葡萄糖和果糖C.雞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D.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不可能直接承擔人體的生命活動13.關于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脂質和蛋白質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B.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C.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不發(fā)達 D. 動物細胞間的黏著性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14.細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質運輸、信息傳遞、免疫識別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圖中,可正確示意不同細胞的膜蛋白及其相應功能的是15.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B. 葉綠體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 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D. 都能通過轉錄和翻譯合成蛋白質16. 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染色體都是棉花葉肉細胞的細胞結構,它們在化學組成上的共同點是A.都具有蛋白質和核酸 B.光學顯微鏡下都能看見C.核酸組成單位種類相同 D.都含有磷脂雙分子層17.如圖是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A.抗體 B.雄性激素C.呼吸酶 D.DNA合成酶18.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A. 細胞核中可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B.核膜上有多種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C.核膜上有核孔,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D.細胞核內的核仁被破壞,會影響到胰島素的合成19.下列關于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A. 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以及中間的細胞質,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B.用黑藻葉片進行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C. 在逐漸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減弱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實驗現象的觀察20.下列關于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A.主動運輸過程中,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和ATP提供能量B. 抗體分泌過程中,囊泡膜經融合成為細胞膜的一部分C.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內滲透壓升高D.液泡中積累大量離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選擇透過性21. 下圖為關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a、b、c分別是核膜、細胞器膜和細胞膜 B.圖中的p是線粒體內膜,分布著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C.圖中m是指葉綠體的類囊體膜,是光反應的場所D.圖中f → c的轉化體現了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結構特點22.下列有關人體中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絕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少數是RNAB.酶催化功能的本質是提供能量,從而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C.過酸、過堿或高溫會改變酶的空間結構D.在細胞質內合成的酶也可在細胞核內發(fā)揮作用23.如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當反應溫度由t2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B.圖中t1 和t2對酶活性的影響有區(qū)別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故t2時更適合酶的保存D.正常人體細胞內酶活性一般不隨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24.ATP是細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物質組成成分中有單糖B.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為麥芽糖不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C.葉綠體內該物質的運輸方向是基質→基粒D.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25.下圖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過程①為有氧呼吸過程,反應主要場所是線粒體B. 過程②為光合作用,只在葉綠體中進行C.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CO2D.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26.某豆科植物種子萌發(fā)過程中CO2釋放和O2吸收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在12—24h期間,此時的呼吸方式主要是無氧呼吸。B. 在12—24h期間,呼吸的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C.第12h到胚根長出期間,有機物總量下降。D.胚根長出后,氧氣的吸收量明顯增多,說明在氧呼吸速率明顯提高。27. 關于葉綠體色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葉綠素a和葉綠素b都含有鎂元素B.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qū)的吸收峰值不同C.使用定性濾紙過濾研磨液D.研磨葉片時,用無水乙醇溶解色素28.圖1曲線表示某植物在恒溫30 ℃、CO2濃度一定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與b點相比較,c點時葉肉細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降低B.若將CO2濃度降低,則葉綠體中[H]合成速率將會變小,c點向左下方向移動C. 當光照強度為X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 D.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 ℃和30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25 ℃,圖中a點將向上移動,b點將向右移動 29. 某植物凈光合速率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據圖可知CO2濃度為a時,高光強(曲線A)下,凈光合速率為0。B.CO2濃度大于c時,限制B、C凈光合速率增加的環(huán)境因素是CO2。C.CO2濃度小于a時,呼吸作用產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D.據圖可知CO2濃度和光強會影響凈光合速率從而影響植物的產量,故為提高植物的產量,應綜合考慮CO2濃度和光強對植物的影響。30.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光合作用中葉綠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參與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能量的轉化,代謝過程都消耗水和產生水C.光合作用合成的糖類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D.兩過程發(fā)生的場所分別是葉綠體、線粒體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共55分。31. (每空1分,共8分) 生物膜系統(tǒng)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圖表示高等動物細胞生物膜系統(tǒng)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系。其中,甲表示某分泌細胞的分泌過程示意圖,乙是甲圖中③放大后的示意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圖中①~⑥表示結構名稱,A、B、C表示物質名稱,a、b、c表示物質運輸方式。請使用圖中所示的序號或字母作答)(1)甲圖中 等結構共同構成了生物膜系統(tǒng)。(2)乙圖中與細胞識別有關的結構是 。(3)甲圖所示的氨基酸、葡萄糖、碘的運輸是乙圖中的 方式,若用蛋白酶處理該細胞,則乙圖所示的 運輸方式將受阻。(4)mRNA合成后從細胞核出來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將通過 層生物膜。(5)若對圖甲中核糖體上的氨基酸用3H進行標記,在分泌蛋白形成過程中,放射性物質在細胞結構間依次出現的順序是 (填序號)。(6)在分泌蛋白形成過程中膜面積基本保持不變的結構是 。(7)分泌物能夠順利排出細胞,依賴于細胞膜的 性。32.(每空1分,共7分)為了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某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瓶中的植物是正常生長的活體生物)。請你和這位同學一起進行探究,并完成下列有關問題:(1)在探究呼吸作用實驗時,廣口瓶要用不透光的黑紙包住,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瓶內的植物進行 作用,對實驗產生干擾。(2)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后,紅色液滴若向 移動,說明該植物進行了有氧呼吸,而 (“能”或“不能”)確定是否進行了無氧呼吸,液滴移動的量 (“是”或“不是”)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氣量。(3)利用該裝置研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時,為了保證廣口瓶內光合作用原料的相對平衡,應將NaOH溶液換成 溶液,該溶液影響的是光合作用的 反應階段。(4)將廣口瓶放在較強光照下,一段時間后紅色液滴將向 移動,說明光合作用強度較大。33.(每空1分,共3分)腐乳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請回答有關問題: (1)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腐乳制作過程中,加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至少寫2項)。(2)鹵湯中酒的含量為何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34. (每空1分,共8分) 紫軒——源自戈壁的葡萄美酒,甘肅省著名品牌;甘肅紫軒酒業(yè)有限公司地處萬里長城西端的嘉峪關市,公司可生產干型葡萄酒、冰酒、利口酒、葡萄白酒(白蘭地)等四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的葡萄酒。其中“紫軒A級赤霞珠干紅葡萄酒”、“利口酒”奪得了2008年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下圖為“紫軒紅酒”生產工藝流程簡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1)流程中“方框”處的內容依次為___ ___、___ __。(2)果酒釀造過程中如果果汁滅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發(fā)酵旺盛時,醋酸菌能否將果汁中的糖發(fā)酵為醋酸?說明理由。 ___。(3)果酒制作離不開酵母菌,與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____ ____。(4)紫軒葡萄酒制作過程中,接種完成后要先向發(fā)酵罐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無菌空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提高果酒的產量,發(fā)酵過程中關鍵要控制好哪些條件?。 。(至少填寫2項)(6)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發(fā)酵后用___ ___來鑒定,在酸性條件下,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現______色。35. (每空1分,共11分)回答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yǎng)等問題。高溫淀粉酶在大規(guī)模工業(yè)生產中有很大的實用性。研究者從熱泉中篩選了高效產生高溫淀粉酶的嗜熱菌,其篩選過程如圖所示。
(1)從用途上來說,Ⅰ號培養(yǎng)基屬于 培養(yǎng)基;從物理狀態(tài)上來說.Ⅱ號培養(yǎng)基屬于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時一般要加入 。(2)進行①過程的目的是 ,②過程是為了 ;②過程所使用的接種方法是 。(3)Ⅰ、Ⅱ號培養(yǎng)基配制和滅菌時,滅菌與調節(jié)pH的先后順序是 。(4)一般對配制的培養(yǎng)基采用 法滅菌,對接種環(huán)采用 滅菌,其中“滅菌”是指 。(5)在高溫淀粉酶運用到工業(yè)生產前,需對該酶的 和 進行測定。
36.(每空1分,共8分)植物秸稈中的纖維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問題:(1)分解秸稈中纖維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纖維素酶,該酶是由3種組分組成的復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將 分解成 。(2)在含纖維素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剛果紅(CR)時,CR可與纖維素形成 色復合物。用含有CR的該種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纖維素分解菌時,培養(yǎng)基上會出現以該菌的菌落為中心的 。 (3)為從富含纖維素的土壤中分離獲得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某同學設計了甲、乙兩種培養(yǎng)基(成分見下表):酵母膏 無機鹽 淀粉 纖維素粉 瓊脂 CR溶液 水培養(yǎng)基甲 + + - + - + +培養(yǎng)基乙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無。據表判斷,培養(yǎng)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離和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養(yǎng)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離和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原因是 。37.(每空1分,共10分)某年我國某地由于柑橘大實蠅的危害,橘農遭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當地政府想盡一切辦法幫助橘農盡量減少損失。(1)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獲取利潤,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_______法,從橘皮中提取的橘皮精油的特點是 ,具有誘人的橘香味。(2)橘皮精油的提取若采取水蒸氣蒸餾法,會出現原料______和有效成分_______等問題。(3)某橘農發(fā)現自家有一株橘樹具有抗蟲性狀,欲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大量繁殖,選材非常關鍵,植物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實驗的成敗。組織培養(yǎng)所依據的原理是 ;若用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則應選擇花粉發(fā)育至______期的花藥培養(yǎng)成功率最高。確定花粉發(fā)育時期最常用的方法有___ ____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著色,需采用____ ___法。(4)影響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激素有 。 在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激素的濃度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實驗結果。某同學在進行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2019年9月甘肅省河西三校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聯考生物試題參考答案一、 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1-5 CCADC 6-10 BDCAC 11-15 ABCDB 16-20 AACBD 21-25 DBCCB 26-30 BCDBD二、 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5分。31.(1)①③④⑤⑥ (2) A (3)b b、c (4)0 (5)②①⑥③ (6)⑥ (7)流動性32.(1)光合 (2) 左 不能 是 (3)NaHCO3 暗 (4)右33.【答案】(每空1分,共4分)(1)毛霉; 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加鹽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在后期制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有調味作用(1分)(2)酒精含量過高,腐乳成熟的時間將會延長,酒精含量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1分) 34.【答案】(每空1分,共8分) (1)沖洗 滅菌(2)不能。因醋酸菌是好氧型細菌,而果酒發(fā)酵是無氧環(huán)境(或因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溫度是30~35 ℃條件下,才能將糖轉化成醋酸,而此時發(fā)酵罐中的條件是無氧且溫度是18~25 ℃)(3)有成形的細胞核 (4)在有氧條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數量(5)適宜的溫度、pH、通氣量 (6)重鉻酸鉀溶液 灰綠35.【答案】(每空1分,共11分)(1)選擇 瓊脂 (2)稀釋 單個菌落的篩選(篩選) 稀釋涂布平板法 (3)先調節(jié)pH,后滅菌(4)高壓蒸汽滅菌 灼燒 殺死培養(yǎng)基中的微生物芽孢和孢子(或所有的微生物)(5)活性 最適溫度范圍36.【答案】(每空1分,共8分)(1)纖維二糖 葡萄糖 (2)紅色 透明圈 (3)不能 液體培養(yǎng)基不能分離單菌落 不能 乙培養(yǎng)基中沒有纖維素,不會形成CR-纖維素紅色復合物,即使出現單菌落也不能確定其為纖維素分解菌37.【答案】((每空1分,共10分) ⑴壓榨 無色透明 ⑵焦糊 水解(3)細胞的全能性 單核 醋酸洋紅 焙花青-鉻礬(4)生長素 細胞分裂素。 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使用順序不對(或兩者濃度配比不對)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