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屆高三六校聯(lián)考理科綜合能力試題
時量:150分鐘滿分:3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題為選考題,其他題為必考題?忌鞔饡r,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 C~12 O~16 Cu~64第I卷 選擇題(共126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共7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和化合物說法錯誤的是 A.活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元素是HB.鳥嘌呤和胞嘧啶數量越多的DNA分子越穩(wěn)定C.氨基酸、多肽鏈和蛋白質一般都含有氨基和羧基D.構成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單體都相同2.真核細胞中具有某些結構,能顯著增大膜面積,有利于酶的附著以提高代謝效率。下列不屬于此類結構的是A.神經細胞的樹突 B.線粒體的嵴C.甲狀腺細胞的內質網 D.葉綠體的基粒3.利用麥芽釀造啤酒時,麥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會降低啤酒質量。下圖為不同pH和溫度對PPO活性影響的曲線,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PPO催化多酚類物質的生化反應B.相同溫度時,pH 7.8的酶促反應產物比pH 8.4的少C.在制備麥芽過程中應將反應條件控制在溫度80℃、pH 8.4D.高于90℃,若PPO發(fā)生熱變性,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變性越快4.下列關于細胞的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都有細胞分化現(xiàn)象B.人體衰老的紅細胞自由水含量降低,細胞核體積增大C.人體中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和衰老細胞的清除,都需要通過細胞凋亡實現(xiàn)D.細胞的癌變、衰老都是基因程序性突變的結果
5.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導致雜合子Aa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B.三倍體西瓜、四倍體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體畸變,它們與二倍體西瓜屬同一物種C.基因重組和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可能引起DNA堿基序列的改變D.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均有可能發(fā)生6.科學家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和鉀離子濃度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了用含有不同鈉離子濃度的細胞外液對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電位變化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右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Na+和K+進入神經細胞內都是主動運輸方式 B.由圖中三條曲線a、b、?芍毎庖褐蠳a+濃度高低的關系是a<b<cC.由圖中三條曲線可知細胞外液中鈉離子濃度可以同時影響動作電位和靜息電位的峰值D.若持續(xù)降低細胞外液中鈉離子的濃度,最終可能使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無法產生動作電位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顆粒物的含量B.將浸泡過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放入新鮮的水果箱內是為了催熟水果C.2019年11月29日,“奪命快遞”事件源于氟乙酸甲酯泄漏,其結構簡式為CH2 FCOOCH3D.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治理污染8.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8 g D2O含電子數目為10NAB.1 L 0.1 mol/L NH4NO3溶液中NHt數目為0.1NAC.1 mol CaC2固體含離子數目為3NAD.ag C2 H4和C3H6混合氣體含原子數目為3aNA/149.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E同主族,A的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E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常用材料,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最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堿性強弱:A>CB.C、D的簡單陽離子均可促進水的電離C.B、E的最高價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D.含D的鹽溶于水一定顯酸性10.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11.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電化學實驗,下列預期現(xiàn)象正確的是A.X和Y與電流表連接,將Zn換成Fe,測得電流更大B.X和Y與電流表連接,將鹽橋換成銅線,電流表指針偏轉C.X和Y分別與電源“+”、“一”極相連,Cu極質量增大D.X和Y分別與電源“一”、“+”極相連,鹽橋中陰離子向Zn極移動
12.—C4 H9和—C2 H5O取代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形成的有機物中能與金屬鈉反應的有 A.8種 B.18種 C.24種 D.36種13.常溫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分別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A和HB溶液,得到2條滴定曲線,如下圖所示(圖1表示HA,圖2表示HB),下列說洼正確的是 A.HA是弱酸,HB是強酸B.達到E點時,對應混合溶液中c(Na+)=c(B-)+c(HB)C.達到B、D點時,兩溶液pH均為7,反應消耗的n(HA)=n(HB)D.當達到E點后,繼續(xù)滴加NaOH溶液,對應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均為c(Na+)> c(B-)>c(OH-)>c(H+)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4~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9~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14.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是物理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下可四個物理量表達式中屬于比值法定義式的是A.導體的電阻 B.加速度 C.感應電動勢 D.電容器的電容 15.如圖所示,各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邊長為L的正三角形金屬框放置在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若通以圖示方向的電流,且已知從B端流入的總電流強度為I。則金屬框受到的總磁場力的大小為 A.0 B.BILC. BIL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16.進行科學研究有時需要大膽的想象。假設宇宙中存在一些離其它恒星較遠的、由質量相等的四顆星組成的四星系統(tǒng)(忽略其它星體對它們的引力作用),這四顆星恰好位于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并沿外接于正方形的圓形軌道運行,若此正方形邊長變?yōu)樵瓉淼囊话,要使此系統(tǒng)依然穩(wěn)定存在,星體的角速度應變?yōu)樵瓉淼亩嗌俦?A.1 B.2 C. D.2 17.用如圖a所示的圓弧一斜面裝置研究平拋運動,每次將質量為m的小球從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形軌道不同位置靜止釋放,并在弧形軌道最低點水平部分處裝有壓力傳感器測出小球對軌道壓力的大小F。已知斜面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夾角 =45?°,實驗時獲得小球在斜面上的不同水平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圖b所示的F—x圖象,g取10m/s2,則由圖可求得圓弧軌道的半徑R為A.0.125 m B. 0.25 m C.0.50 m D.1.0 m18.如圖為某款電吹風的電路圖。盤、b、c、d為四個固定觸點,可動的扇形金屬觸片P可同時接觸兩個觸點。觸片P處于不同位置時,電吹風可處于停機、吹熱風和吹冷風等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n1,和n2努別是理想變壓器的兩個線圈的匝數,該電吹風的各項參數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吹熱風時觸片P與觸點b、c接觸B.小風扇的內阻為60 C.吹熱風時電熱絲的電阻為121 D.換用更長的電熱絲(材料、粗細均不變),則吹的熱風濕度更高19.如圖所示,有一斜面可繞其底端O點轉動,傾角不超過90°,斜面處于不同傾角時,將一滑塊(可視為質點)從斜面上不同的位置由靜止釋放,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斜面光滑且滑塊刊達O點的速率相同,則各釋放點處在同一水平線上B.若斜面光滑且滑塊到達O點的速率相同,則各釋放點處在同一豎直面內的圓周上C.若斜面光滑且滑塊到達O點的時間相同,則各釋放點處在同一豎直面內的圓周上D.若各次滑到O點的過程中,滑塊損失的機械能相同,則各釋放點處在同一豎直線上20.如圖所示,傾角為a的光滑斜面下端固定一絕緣輕彈簧,M點固定一個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Q,整個裝置處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勻強電場中,F(xiàn)把一個帶電量為+g的小球P從N點由靜止釋放,釋放后P沿著斜面向下運動,N點與彈簧的上端和M的距離均為so,P、Q以及彈簧的軸線ab與斜面平行,兩小球均可視為質點和點電荷,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0,靜電力常量為k。則 A.小球P返回時,可能撞到小球QB.小球P在N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C.小球P沿著斜面向下運動過程中,其電勢能可能增大D.當彈簧的壓縮量為 時,小球P的速度最大21.如圖所示,U型金屬導軌PQMN水平固定在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導軌寬度為L。QM之間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其余部分電阻不計。一質量為m、電阻也為R的金屬棒ab放在導軌上,給棒一個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使之開始滑行,導體棒經過時間t停止運動,導體棒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題目條件可計算出導體棒ab運動過程中通過的電荷量B.由題目條件可計算出導體棒ab發(fā)生的總位移C.若導軌光滑(其他條仵不變)與導軌粗糙時該裝置產生的總熱量相等D.若導軌光滑(其他條件不變)與導軌粗糙時安培力對導體棒ab所做的功相等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174分)三、非選擇題。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2題~第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33題~第40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一)必考題(11題,共129貧)22.(6分)某學習小組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先用圖釘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接著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另一端系著繩套B、C。實驗中用兩根彈簧秤互成角度的把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拉到O點,再只用一根彈簧秤同樣把結點拉到O點。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1)圖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選填“F”或“F’”)。(2)某同學將實驗中的細繩換成橡皮筋,其它步驟不變,那么實驗結果 (選填“會”或“不會”) 發(fā)生變化。(3)某同學用三根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如圖所示,三根橡皮筋在O點相互連接,拉長后三個端點用圖釘固定在A、B、C三點。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刻度尺測量橡皮筋的長度來得到橡皮筋的拉力大小,并通過OA、OB、OC的方向確定三個拉力的方向,從而探究求其中任意兩個拉力的合力的方法。在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分) 。A.為減小誤差,應選擇勁度系數盡量大的橡皮筋 B.只需要測量橡皮筋的長度,不需要測出橡皮筋的原長C.以OB、OC為兩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其對角線一定與OA在一條直線 上且長度相等D.多次實驗中即使O點不固定,也可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23.(9分)現(xiàn)有一電流表A有刻度但刻度值模糊,其滿偏電流Ig約為500 A,內阻Rg約為500 。某興趣小組要想利用如下實驗器材,較精確地測出它的滿偏電流和內阻。電流表A1(量程0~l mA,內阻RA1一100 )電流表A2(量程0~300 A,內阻RA2 =1 000 )電壓表V(量程0~15 V,內阻13 k ) 定值電阻Ro(阻值1 k )滑動變阻器R(0~5 ,額定電流2 A) 電池(電動勢2V,內阻不計)開關、導線若干(1)在答題卡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3分)
(2)應讀取的物理量是 (2分) ;(3)用(2)中讀取的物理量表示的A表的滿偏電流Ig= (2分),A表的內阻Rg= (2分)。24.(13分)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傾角a=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質量m=l kg的物體(視為質點)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由靜止沿斜面向上運動,運動一段距離后立即撤去推力F,此后物體繼續(xù)運動。在物體上升的階段,每隔0.2 m通過速度傳感器測得物體的瞬時速度的大小,下表給出了部分測量數據。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處處相同,g取l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間的動摩擦因數 ;(2)推力F的大小;(3)當物體向上運動到x=0.8 m時物體的瞬時速度大小。
25.(19分)如圖所示,在x軸上方存在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坐標原點O處有一粒子源,可向x軸和x軸上方的各個方向不斷地發(fā)射速度大小均為v、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同種帶電粒子。在x軸上距離原點xo處垂直于x軸放置一個長度為xo、厚度不計、能接收帶電粒子的薄金屬板P(粒子一旦打在金屬板P上,其速度立即變?yōu)?),F(xiàn)觀察到沿x軸負方向射出的粒子恰好打在薄金屬板的上端,且速度方向與y軸平行。不計帶電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間相互作用力。(1)求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2)求被薄金屬板接收的粒子中運動的最長與最短時間的差值;(3)若在y軸上放置一擋板,使薄金屬板右側不能接收到帶電粒子,試確定擋板的最小長度和放置的位置坐標。
26.(14分,每空2分)用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還有少量含鐵、銅、汞的化合物)制備MnSO4電解液繼而提取錳的工業(yè)流程如下(1)已知錳粉的主要成分為MnO,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室可用軟錳礦與濃鹽酸反應制Cl2,比較MnO2、C12、Fe3+的氧化性強弱: 。(3)溶液I中加入一定質量的MnO2以測定Fe2+的濃度,加入MnO2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已知90℃時水的離子積常數Kw=3.6×10-13,F(xiàn)e(OH)3的Ksp=6.4×10-24,要使濾渣A沉淀完全,需用氨水調pH至少為 (已知lg 3≈0.5)。(5)濾渣B的主要成分為 。(6)(NH4)2S溶液中顯電中性微粒有 種。(7)工業(yè)上用二氧化錳制備高錳酸鉀,先用二氧化錳制得錳酸鉀,再用惰性電極電解錳酸鉀溶液得到高錳酸鉀,電解時陽極反應式為 。27.(15分)工業(yè)上通常采用CO(g)和H2(g)催化合成甲醇CH3OH(g)。(1)已知在某溫度和壓強下:①2CO(g)+O2(g) 2CO2(g) △H= -566.0 kJ•mol-1②2H2(g)+O2(g) 2H2O(g) △H=-483.6 kJ•mol-1③2CH3 OH(g)+3O2(g) 2CO2(g)+4H2 O(g) △H= -1275.6 kJ•mol-1則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CO(g)與H2(g)合成CH3OH(g)的熱化學方程式是。(2)在一定溫度下,若將l0a mol CO和20a mol H2放入2L的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CO的轉化率為60%,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 (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若此時再向該容器中投入10 mol CO.20a mol H2和l0a mol CH3OH,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是 (填“正向移動”、“逆向移動”或“不移動”);與原平衡相比,CO的物質的量濃度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3)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是 (填字母序號)。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C.2v逆(H2)=v正(CO)D.容器內CO、H2、CH3 OH的濃度之比為1:2:1E.CH3 OH、CO、H2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4)一定條件下,在容積相同的三個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據如下:容器 甲 乙 丙反應物投入量 1 mol CO、2 mol H2 1 mol CH3 OH 2 mol CH3 OH平衡時數據 反應能量變化的絕對值(kJ) a b c反應物轉化率 a1 a2 a3體系壓強(Pa) p1 p2 p3則a+b= kJ; a1+a3 1(填“<”、“>”或“=”,下同);2p2 p3。 ┃28.(14分)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Fe(NO3)2等硝酸鹽熱分解產物和產物的性質,他們開展了如下探究性學習。I.查閱資料,獲取了相關知識信息:金屬的活潑性不同,其硝酸鹽分解產物不同,依據金屬活動順序表:(1)K→Na等活潑金屬的硝酸鹽分解生成亞硝酸鹽和氧氣,如:2NaNO3 2NaNO2+O2↑;(2)Mg→Cu等較活潑金屬的硝酸鹽分解生成氧化物、NO2和O2,如:2Cu(NO3)2 2CuO+4NO2↑+O2↑;(3)Hg以后不活潑金屬的硝酸鹽分解生成金屬、NO2和O2,如:2AgNO3 2Ag+2NO2↑+O2↑。Ⅱ。實驗探究,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到相關結論:【實驗一】探究Fe(NO3)2熱分解固體產物中Fe元素的價態(tài)。該小組甲同學將Fe(NO3)2熱分解固體產物溶于足量的稀H2SO4得到相應兩份溶液,進行以下探究實驗。(1)提出猜想:猜想一:Fe元素只顯+2價;猜想二:Fe元素只顯 價;猜想三:Fe元素 。(2)實驗操作: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入 溶液。(3)實驗現(xiàn)象:實驗① ;實驗②溶液不褪色。(4)實驗結論:猜想二成立,F(xiàn)e(NO3)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二】探究Fe(NO3)2熱分解氣體產物的性質。小組乙、丙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收集時操作恰當,幾乎沒有空氣):、實驗步驟:①連接儀器;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取一定質量Fe(NO3)2裝于大試管中,并重新連接好儀器;④加熱;⑤……(1)乙同學使用工裝置收集氣體,恰好收集到54 mL紅棕色氣體,要從水槽中取出量筒,乙同學的正確操作方法是 。(2)丙同學取等質量的Fe(NO3)2同樣條件下熱分解,并使用Ⅱ裝置收集氣體產物,可收集到 mL氣體。【實驗三】探究固體混合物的組成和特征。(1)小組丁同學取KNO3、Cu(NO3)2、Fe(NO3)2的混合粉末充分加熱后用排水法未收集到任何氣體,則KNO3、Cu(NO3)2、Fe(NO3)2的物質的量之比可能是 (填字母序號)。A.1:2:3 B.2: 1:3 C.l:2:2 D.3:8:5(2)若取按上述比例混合的固體硝酸鹽1 mol溶于100 mL 3 mol•L-1的硫酸中,再向溶液中加入銅片,可溶解的銅的最大質量為 g。29.(每空2分,共10分)右圖表示在適宜的CO2濃度等條件下,分別測得的1小時內不同溫度對某植物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CO2吸收量。圖中實線所示,和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量(圖中虛線所示)的影響曲線,請據圖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1)當溫度低于20℃,該植物在光照下CO2的吸收量隨溫度升高而逐漸增加的原因是 。(2)20℃時,1小時內該植物產生有機物比30℃時 (“多”、“少”、“相等”),35℃時,1小時內該植物的光合作用實際吸收CO2 mg。(3)當光照強度減弱,圖中A點應 移(“左”、“右”、“不”)。(4)溫度為45℃時,葉肉細胞內產生[H]的細胞結構是 。30.(除標記的外,其他每空2分,共10分)葉片表面的氣孔是氣體進出植物體的主要通道,是由保衛(wèi)細胞構成的特殊結構,為研究氣孔開閑運動的機剖,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一:取生長良好且發(fā)育狀況相同的天竺葵完全展開的葉,用適宜的光照處理使氣孔張開,撕取其下表皮,制成5組臨時裝片。從蓋玻片一側滴入相應濃度的乙烯利溶液(能釋放出乙烯),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在適宜條件下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氣孔直徑,然后滴加蒸餾水,用相同方法清除乙烯利,在適宜條件下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氣孔直徑,結果如表一所示。表一 乙烯利誘導天竺葵葉氣孔變化結果乙烯利濃度(%) 0 0.0003 0.003 0.03 0.3乙烯利處理后氣孔直徑(單位長度) 2.0 1.8 0.8 0.5 0.35清除乙烯利后氣孔直徑(單位長度) 2.0 2.0 2.0 1.1 0.9實驗二:用適宜濃度的乙烯利,CPTIO(NO的清除劑)等按實驗一相關操作處理天竺葵葉,并測定氣孔直徑和保衛(wèi)細胞內NO含量,結果如表二所示:表二適宜濃度乙烯利對天竺葵葉片保衛(wèi)細胞NO含量和氣孔直徑影響結果實驗處理 無乙烯利 有乙烯利 無乙烯利 有乙烯利無CPTIO處理 有CPTIO處理組別 A B C DNO含量(相對量) 6 9.5 5.5 5.9氣孔直徑(單位長度) 2.0 1.4 2.1 2.0(1)氣孔的開閉會影響 ,從而影響光合作用暗反應的進行,乙烯是植物產生的激素,具有促進果實 的作用。(2)實驗一中,依據 可判斷,用濃度為 的乙烯利處理天竺葵葉片,既不會損害保衛(wèi)細胞,又能獲得較好的誘導結果。(3)實驗二中,對比B、D兩組結果可知:加入乙烯利時,再加入CPTIO后 ,由上述兩個實驗說明乙烯調控氣孔運動的機制是 。 31.(每空2分,共12分)鳥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某種鳥尾部羽毛顏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組復等位基因A,a1,a2控制,使其分別有白色、灰色、褐色、棕色四種羽色,其生化機制如圖所示。 (1)該種鳥尾羽顏色的基因型共有 種。 (2)一只白色雄鳥與多只棕色雌鳥交配產生的后代分別有三種羽色,則該白色雄鳥的基因型為 。 (3)若該種鳥的一種顯牲性狀由基因B控制,但不知基因B位于何種染色體上,某生物興趣小組制定了一個調查方案,對此進行研究,請對該方案進行相關補充。調查方案:尋找具有此顯性性狀的該鳥種群,統(tǒng)計 的個體數量。預期結果: ①若具有該顯性性狀的 ,則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②若具有該顯性性狀的 ,則B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③若具有該顯性性狀的 ,則B基因位于W染色體上。
32.(除標記的外,其他每空2分,共7分)右圖表示一個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字母A、B、C、D、E、F代表各種生物,x表示A一年中固定的太陽能量值,xl,x2分別表示E、F相應時間內同化的能量值,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所有生物 (“是”或。不是”)一個群落。 (2)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最大能量傳遞效率為 (用題中相關能量值表示)。(3)用標記重捕法調查E的種群密度時,第一次捕獲100只做好標記后全部放回,一段時間后,在2 km2的范圍內進行重捕,其中捕獲到無標記的70只,有標記的10只,則E的種群密度為只/km2,若動物被捕捉一次后更難捕捉,則調查結果比實際結果 。(二)選考題(共45分。請考生從給出的3道物理題、3道化學題、2道生物題中每科任選一題作答,并將所選題目的題號寫在相應位置上。注意所做題目的題號必須與所選題號一致,在答題卡選答區(qū)域指定位置答題。如果多做,則每學科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33.【物理——選修3-3】(15分)(1)(6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低溫物體也可將熱量傳給高溫物體B.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C.知道某物質的摩爾質量和阿伏伽德羅常數,一定可以求出其分子體積D.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他們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E.晶體熔化遺程中要吸收熱量,但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2)(9分)如圖所示,A、B是由導熱材料制成的截面積S相等的兩個氣缸,其長度L均為45 cm。A、B通過一帶有閥門、體積可忽略的管道連接。初始時閥門關閉,一厚度不計、截面積也為S的光滑活塞C位于B內左側,在A內充滿壓強Pa=2.8×l05Pa的理想氣體,B內充滿壓強pB=1.4×l05Pa的理想氣體,F(xiàn)打開閥門,室溫不變。求:①重新平衡后活塞向右移動的距離和B中氣體的壓強;②自打開閥門到平衡,B內氣體是吸熱還是放熱?請簡要說明理由。
34.【物理——選修3-4】(15分)(1)(6分)下列說法正確的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小孩吹出的肥皂泡在陽光照耀下出現(xiàn)的彩色條紋屬于光的干涉現(xiàn)象B.光的偏振現(xiàn)象說明光是橫波C.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光改為紅光,則予涉條紋間距變窄D.根據麥充斯韋的電磁場理論,變化的電場一定可以產生電磁波E.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都是相同的(2)一列簡諧橫波沿直線由B向A傳播。t1=0時A、B兩質點均在平衡位置,且A點正好向上振動,A、B間只有一個波峰,經時間£質點B恰好第一次到達波峰位置。若A、B兩質點的平衡位置間距為d。①畫出t1=0時A、B兩質點間的波形,并在圖中標出B質點此時的振動方向;②求該波的可能波速大小。
35.【物理——選修3-5](15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3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6分。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光的波長越長,光子的能量越小 B.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的頻率成正比C.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改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在核反應方程式 中X是中子,k=10E.一個氫原子中的電子從半徑為ra的軌道自發(fā)地直接躍遷至半徑為rb的軌道,已知ra>rb,則在此過程中原子要輻射某一頻率的光子(2)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 固定光滑圓軌道豎直放置,其底端與光滑的水平軌道相切于D點,O點為其圓心。質量為M的小球B靜止在光滑水平軌道上,其左側連接了一輕質彈簧;質量為研的小球A從距水平軌道高 R處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①在小球A壓縮輕質彈簧到彈簧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對小球B的沖量大;②要使彈簧能再次被壓縮,m與M應滿足什么關系?
36.【化學——選修2:化學號技術】(15分)玻璃鋼是一種性能適應范圍非常廣泛的復合材料,目前世界各國開發(fā)的玻璃鋼產品的種類已達4萬種左右。我國玻璃鋼工業(yè)經過四十多年來的發(fā)展,在經濟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玻璃鋼可由玻璃纖維和酚醛樹脂制成。(1)玻璃纖維由玻璃拉絲得到。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石灰石(或長石)和 高溫熔融而成,寫出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玻璃鋼中玻璃纖維的作用是 。玻璃鋼具有 等優(yōu)異性能(寫出兩點即可)。(3)制備酚醛樹脂的反應有大量熱放出,為防止溫度過高,應向已有苯酚的反應釜中 裝置。(4)下列處理廢舊熱固性酚醛塑料的做法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號)。a.深埋 b.粉碎后用作樹脂填料c.用作燃料 d.用有機溶劑將其溶解,回收樹脂37.【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5分)前四周期的A、B、C、D、E五種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1)A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未成對電子,次外層有2個電子,其元素符號為 ;(2)B元素的負一價離子和C元素的正一價離子的電子層結構都與氬相同,B的元素符號為 ;(3)D元素的正三價離子的3d亞層為半充滿,D的元素符號為 ,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4)E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M層全充滿,N層沒有成對電子,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E的元素符號為 ,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
38.【化學——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15分)如圖轉化關系能合成G、F兩種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其中G為縮聚產物,F(xiàn)為加聚產物。A中含苯環(huán)且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僅有一種,A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四個吸收峰的面積比為6: 2:1:1;J能發(fā)生銀鏡反應;C能與濃溴水反應,C中滴加幾滴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E能使溴水褪色。已知以下信息:①在稀堿溶液中,氯苯難發(fā)生水解;②兩個羥基同時連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結構是不穩(wěn)定的,它將自動發(fā)生脫水反應:CH3CH(OH)2→CH3CHO+H2O回答下列問題:(1)A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2)寫出H的分子式: 。(3)F的結構簡式為 。(4)D→E的反應類型是 。(5)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A與足量稀NaOH溶液共熱的化學方程式: 。 ②D→G的化學方程式: 。(6)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C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為 。①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有兩種②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遇FeCl3溶液不顯色③1 mol該物質最多能和2mol Na反應④1 mol該物質最多能與1mol NaOH反應39.【生物——選修l:生物技術實踐】(15分,除標記的外,其他每空2分)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yǎng)及利用問題: ‘(1)在腐乳制作的發(fā)酵過程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生物屬于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2)泡菜的制作原理是利用蔬菜中的糖分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發(fā)酵腌制而成,用反應式表示其原理為 。(3)微生物培養(yǎng)基除需要充足的碳源、氮源、無機鹽和水外,還需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 、 和 的需求。(4)下表為某種微生物的培養(yǎng)基配方: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瓊脂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上表培養(yǎng)基中的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 000 mL。此培養(yǎng)基可以用于分離出能 的細菌,采用 (方法)接種,為了保證結果準確,一般選擇菌落數在 的平板計數。
40.【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除標記的外,其他每空2分) 右圖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花卉的過程(字母代表相應的物旦,轉基因植物質或結構,數字代表過程或方法)。請回答: (1)花卉基因工程可細分為花色基因工程、花形基因工程、香味基因工程等,不同的基因工程所需要獲取的 (1分)不同。(2)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是 ,另外還有 、動植物病毒等。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在組成上還含有啟動子、終止子和 。(3)②過程常用的方法是 ,檢測轉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需要采用 技術。(4)外植體一般從受體植物的形成層處獲取,原因是這部分細胞 。由外植體培養(yǎng)為轉基因植株的③、④過翟分別為 ,該過程的理論基礎是 。(5)人工種子就是以形成b之后得到的 、不定芽、頂芽和腋芽等為材料,經過人工薄膜包裝得到的種子。
參考答案
1BACCC DCDBA 11CCBDB DBC 19ACD 20BC 21ABC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