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8年高三11月份聯考理綜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蛋白質和核酸都主要在細胞核中合成B.除核糖體和中心體外,其他各種細胞器均含磷脂成分C.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各種成分的含量相同D.能源物質都是糖類,所有的糖類都是能源物質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大分子以胞吞或胞吐的形式通過細胞膜時既不需要載體也不需要能量B.液泡中的水分通過原生質層滲透到細胞外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力逐漸變小C.C02和H20在葉綠體中可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可氧化分解成H20和C02D.高爾基體在動植物細胞中的功能不同3.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細胞分化不會改變細胞中的遺傳信息,但可以改變細胞中的蛋白質種類B.細胞衰老后,酶的活性因體溫下降而降低C.細胞癌變與遺傳信息的改變有關D.凋亡后的細胞可作為抗原被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清除4.如圖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遺傳信息流動圖解,①②③表示相關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只能進行①過程B.真核細胞中②過程只能發(fā)生于細胞核中C.③過程中tRNA和rRNA均能與mRNA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D.核糖體亞基與mRNA結合產生功能正常的核糖體5.現有基因型為AaBb的二倍體生物,甲、乙是其體內某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精原細胞能產生AB、aB、abb、a四種配子B.該精原細胞中兩對等位基因的分離均發(fā)生在次級精母細胞中C.A、a與B、b間發(fā)生重組,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D.甲、乙兩細胞所示的變異分別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6.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將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洋蔥?片葉外表皮細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顏色將變深B.在用35S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細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體會帶有35S標記C.在觀察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中,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不能根據有無二氧化碳產生來判斷呼吸方式二、非選擇題29.(10分)如圖所示,A、B、C是人體細胞膜上的三種蛋白質,途徑①②③為物質進出細胞的三種途徑,圖中虛線框內是葡萄糖在該細胞中被利用的某個生理過程,甲是該過程中產生的直接能源物質。該細胞受刺激后能促進Ca2+的運輸。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A、B、C膜蛋白功能的差異是由結構差異造成的,導致結構差異的直接原因是 ,其根本原因是 。(2)物質甲是 ,合成該物質最多的場所是 ,途徑①②③中需要其參與的是 。(3)對于經途徑③運出細胞的物質,與其合成和分泌過程有關的具膜的細胞結構有 。(4)圖中A、B、C的作用能體現出細胞膜的功能有 。30.(8分)為了探究溫度對黑藻光合速率的影響,某小組將黑藻置于密閉容器內,根據毛細管中紅色液滴的移動距離,可以讀出容器內氧氣體積的改變量。將不同溫度下測得的相關數據記錄在表格中。請回答下列問題:(說明:培養(yǎng)液中加有緩沖物質,不考慮pH的變化)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適宜光照下氧氣體積的該變量/(mL/h) 0 +4 +11 +18 +26 +22 +13 +9黑暗下氧氣體積的改變量/(mL/h) -2 -4 -7 -11 -16 -23 -28 -21
(1)適宜光照下,與25℃相比,30℃條件下液滴的移動速度 (填“快”或“慢”),黑藻細胞固定C02的速率 (填“增大”或“減小”)。(2)有人認為實驗設計不夠嚴謹,你認為主要原因是 ,應如何完善該實驗? 。(3)若探究C02濃度對黑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在未達到C02飽和點時,提高反應液中NaHCO3的濃度,短時間內黑藻光合速率的變化是 (填“增大”或“減小”)。(4)取黑藻葉片放入含無水乙醇的研缽中,并加入適量 ,以使研磨更充分。長時間浸泡在無水乙醇中的黑藻葉片會變成白色,原因是 。已知葉綠素分子中的Mg2+可被H+置換,如將色素提取液用5%的HC1處理一段時間后,其顏色可能與研磨時未加 時的色素提取液顏色相似。31.(9分)請回答下列有關不同鼠種體色性狀遺傳的問題:(1)甲種鼠的體色有褐色和黑色兩種,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若要通過雜交實驗探究褐色和黑色的顯隱性關系,最簡單的操作方法是 。已知褐色為顯性,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探究控制體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還是在常染色體上,應該選擇的雜交組合是 。(2)乙種鼠的體色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復等位基因控制:A(黃色)對a1(灰色)、a2(黑色)為顯性,a1對為a2顯性。雄性中有黃色、灰色和黑色,而雌性無論哪種基因型都表現為黑色,F有黑色雌鼠與多只黑色雄鼠雜交,F1中雌鼠全是黑色,雄鼠全為黃色,則親代中黑色雌鼠的基因型為 ,若讓F1中雌雄鼠相互雜交得F2,則F2中雄鼠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若要檢測某雜合黑色雌鼠的基因型,可讓其與 多次雜交。(3)丙種鼠的體色由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用黃色鼠與黑色鼠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圖所示。F1與黃色親本雜交,后代的表現型為 。F2黑色鼠與米色鼠雜交,其后代中出現米色鼠的概率為 。
32.(12分)甲病和乙病是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一種病是紅綠色盲。圖1為患甲病的1家庭系譜圖(顯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圖2為患乙病的2家庭系譜圖(顯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已知每個家庭均不攜帶另一個家庭的致病基因。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o(1)據圖分析, 病是紅綠色盲。(2)1家庭中5號的致病基因來自 號。2家庭中Ⅳ號的致病基因來自 號。(3)1家庭的5號與2家庭的Ⅲ號婚配,生出一個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 。1家庭的4號與2家庭的Ⅲ號婚配,生出一個攜帶兩種致病基因女孩的概率是 。(4)若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則1家庭的3號與人群中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后代正常的概率為 。37.[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如圖為某同學設計的釀制蘋果醋的基本流程和發(fā)酵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需要先清洗后切塊,以減少 ,過程③發(fā)酵所需的微生物是 ,產生的酒精可以與 (試劑)發(fā)生顯色反應。(2)過程④為醋酸發(fā)酵,在變酸的酒表面觀察到的菌膜是 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若要對該菌進行初步分離純化,比較便捷的操作是采用 (填“平板劃線”或“稀釋涂布平板”)法把它們接種到 (填“固體”或“液體”)培養(yǎng)基上,經培養(yǎng)得到肉眼可見的菌落。(3)在發(fā)酵裝置示意圖中,進行過程④需要將裝置中的充氣口開關 。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除了通過觀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嘗進行初步鑒定外,還可以通過檢測和比較 進一步鑒定。38.[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賴氨酸是人體八大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進人體發(fā)育、增強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樞神經組織功能的作用。某農科所科技人員欲通過將玉米某種蛋白酶改造成“M酶”,從而大大提高玉米種子中賴氨酸的含量,以期待培育出高賴氨酸玉米新品種。請回答下列問題:(1)科技人員先從“提升玉米種子中賴氨酸含量”這一功能出發(fā),預期構建出 的結構,再推測出相對應目的基因的 序列,最終合成出“M酶”基因。(2)科技人員獲得“M酶”基因后,常利用 技術在體外將其大量擴增,此過程需要一種特殊的酶是 。(3)“M酶”基因只有插入 ,才能確保“M酶”基因在玉米細胞中得以穩(wěn)定遺傳?萍既藛T將“M酶”基因導人玉米細胞中需要借助 的運輸。(4)依據 原理,可將含有“M酶”基因的玉米細胞培育成轉“M酶”基因的玉米植株。為了確保育種成功,科技人員需要通過 ,從個體水平加以鑒定。
參考答案1-6BDBDBD29.(10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1)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不同以及多肽鏈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2分)控制合成這三種膜蛋白的基因(DNA)不同(2)ATP 線粒體內膜 途徑③(3)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和線粒體(2分)(4)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質進出細胞(2分)30.(8分,每空1分)(1)慢 增大(2)缺少空白對照實驗 增加一組裝置,放入死的黑藻,其他同原來的裝置(答案合理即可)(3)增大(4)二氧化硅 光合色素會溶解在無水乙醇中 CaCO331.(9分除標外空1分)(1)將褐色和黑色鼠分開圈養(yǎng),觀察哪一組的后代發(fā)生性狀分離 黑色雌鼠×褐色雄鼠(2)AA 黃色:黑色=3:1 黑色雄鼠(3)灰色、黃色 1/3(分)32(1分,每空2分)(1)乙(2)1、2 Ⅱ(3)1/8 1/24(4)10/1137.(5分,除標注外,每空2分)(1)雜菌的污染 酵母菌 酸性重鉻酸鉀(1分)(2)醋酸菌 平板劃線 固體(3)打開 醋酸發(fā)酵前后的pH38.(15分,除標外,空2分)(1)“M酶”(1分) 脫氧核苷酸(2)PCR Taq酶(或“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3)玉米細胞的染色體DNA中 (基因表達)載體(4)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測定玉米種子中賴氨酸含量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