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龍游第二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龍游第二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我國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個區(qū)域聯(lián)系起來,說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這就是所謂分野的觀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國來分配,如表一;后來又按各州來分配,如表二。從表一到表二的變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應”的思想 B.宗法制的的影響C.“君權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權的加強2.歷史課上,討論中國古代的官制演變,同學們征引史料,各抒己見。甲說: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乙說:天下之兵,本于樞密,有發(fā)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丙說:置中書省以治內,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說:……青海軍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體制的史料是( )甲說、丙說 B. 甲說、乙說 C.甲說、丁說 D.乙說、丙說3.“英國自主之邦與中國平等,大英欽差大臣……至在京師租賃地基或房屋,作為大臣等員公館,大清官員亦宜協(xié)同襄辦。……待大英欽差公館眷屬、隨員人等,或有越禮欺藐等情弊,該犯由地方官從嚴懲辦!特S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 A.華夷秩序的傳統(tǒng)外交體制解體 B.列強控制北京,設立使館區(qū) C.停止了外國領事的司法裁判權 D.于北京設租界,由各國共管.4.下表是小王同學在學習了“近代前期中國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爭”之后的一個小結。你從中提取的正確信息是( )時期領導階級綱領或指導思想重大斗爭19世紀中期農民階級平均主義太平天國運動19世紀末資產階級興民權、君主立憲維新變法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農民階級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20世紀初資產階級三民主義辛亥革命A.世紀之交出現(xiàn)了救亡圖存的高潮 B.兩大階級的斗爭目標趨向一致C.始終以民主自由思想為指導 D.經歷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轉變5.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在《中國大趨勢》一書中,形容中國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為連接紐帶,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領導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參與為結構特征的“縱向民主”,是一種有別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橫向民主”)道路,使中國穩(wěn)定轉型,避免了以往西方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資源浪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B.政治協(xié)商是中國民主政治的特點 C.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無需借鑒西方 D.“中國模式”應該在世界各國推廣6.一種觀點認為:“中國近代歷史歸根結底是一個民族運動,是具有民族獨立和中國近代化兩個內容的民族運動,而民族獨立是第一位的;而現(xiàn)代史上(指1949年以后的歷史),這兩個問題仍在繼續(xù),只有二者的位置發(fā)生了歷史性的進步的變換。”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權性質的變化 B.主要矛盾的變化 C.國家性質的變化 D.國際形勢的變化7.《帝制的終結——簡明辛亥革命史》一書認為孫中山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可以把孫中山定性為“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簡稱“平民革命家”)?梢宰糇C這一觀點的是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創(chuàng)立民國”C.“平均地權”與“節(jié)制資本” D.“天下為公”8.歷史文獻中經常出現(xiàn)“西方列強”“東方國家”和“南北對話”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僅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經濟內涵。在歷史文獻中,二戰(zhàn)后的“西方”概念的內涵是 A.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和日本 B.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國家和日本C.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 D.歐洲與美洲的所有國家9.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學術影響,社會史研究在中國興起并逐漸占據(jù)重要地位。社會史研究的視角相對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學者總結:如果說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話,那么社會史則是“視線的下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時令風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點。導致中國史學研究轉型的原因是( ) A.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 B.改革開放的促進C.政治的大眾化和民主化推動 D.市場經濟的發(fā)展10.1895年,嚴復翻譯《天演論》,宣揚“進者存而傳焉,不進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陳獨秀認為:“求適今世之生存,則根本問題,不可不首先輸入西洋式社會國家之基礎!币陨喜牧戏从车闹行膯栴}是( ) A.“進化論”成為中國各階層普遍接受的理論 B.晚晴到民國初年中國思想界沒有實質性變化 C.救亡圖存是當時社會思考的焦點D.中國欲改變命運必須引進西方的制度11.北宋詩人蘇軾在《石炭并引》記載: 彭城舊無石炭(煤),元豐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訪獲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鎮(zhèn)之北,以冶鐵作兵,犀利勝常云。 ……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為君鑄作百煉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下列對材料解析不準確的是( )A.北宋已經開始使用煤作為冶鐵燃料 B.北宋時期由煤冶煉出來的兵器異常鋒利C.北宋的冶鐵供風形式有了很大的發(fā)展 D.北宋煤的推廣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12. 下列古代中商業(yè)現(xiàn)象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是:①“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②“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 ③“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 ④吳江縣的盛澤鎮(zhèn)“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②④③13.16世紀晚期山東某地開始出現(xiàn)“地多煙草、木棉轉賣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況。這說明當時某地 ( )①農業(yè)經濟衰退②農業(yè)結構發(fā)生變化③商品經濟發(fā)展④農產品加工業(yè)興起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4. “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用雇傭勞動的方式剝削無產者,生產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下列近代企業(yè)中都具有這種特征的是( )A.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發(fā)昌機器廠 B.湖北織布局、開平煤礦C.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開平煤礦 D.上海發(fā)昌機器廠、南海繼昌隆繅絲廠15. 下表是1913~1936年我國按經濟類別劃分的出口商品所占比例(%)。從這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品種1913年1916年1920年1925年1928年1931年1936年原料29.124.723.931.335.437.735.8半制成品38.743.237.538.934.832.523.2制成品12.211.014.613.813.313.616.3①民族工業(yè)在總體上增長緩慢 ②民族工業(yè)中制造業(yè)相當發(fā)達③一戰(zhàn)之后民族工業(yè)發(fā)展依然較快 ④民族工業(yè)力量依然比較弱、佗冖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16.右邊是《1957~1960年工業(yè)、農業(yè)總產值》示意圖,對其解讀最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調動了全國人民的積極性B.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C.“大躍進”使全國工業(yè)總產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17.“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完善的企業(yè)法人制度 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公司企業(yè)為主要形式,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yè)制度!弊鳛楝F(xiàn)代企業(yè)制度重要條件的“政企分開”思想在中國最早提出于( )A.十一屆三中 B.十二屆三中 C.中共十四大 D.十四屆三中18. “西歐出現(xiàn)了與歐亞乃至全球傳統(tǒng)農業(yè)文明有著本質差別的一種新的充滿活力、擴張性的文明……歐洲用了四個世紀(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圍的統(tǒng)治,而過了50年這種統(tǒng)治就土崩瓦解!睂Σ牧现形拿鞯摹皵U張性”的正確理解是 ( ) A.工業(yè)文明在世界范圍內擴展 B.工業(yè)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 C.資產階級革命改變世界歷史 D.歐洲國家最終確立世界霸權19. 人們在歷史研究中,由于立場和觀點的差異,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會有不同,如關于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這一事件:過去,歐洲人總以歐洲為中心來理解,美洲土著則立足自身看問題;在當今全球史觀的引導下,人們又有了新的認識。能正確反映上述說法的排列是 (  ) A.歐洲/發(fā)現(xiàn),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觀/侵犯 B.歐洲/文明相同,美洲/發(fā)現(xiàn),全球史觀/侵犯 C.歐洲/侵犯,美洲/發(fā)現(xiàn),全球史觀/文明相遇 D.歐洲/發(fā)現(xiàn),美洲/侵犯,全球史觀/文明相遇20. 武昌起義后,各地革命黨人即動員群眾剪辮。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tǒng)令內務部:“茲查通都大邑,剪辮者已多。至偏鄉(xiāng)僻壤,留辮者尚復不少!边@從根本上說明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政體已經發(fā)生改變C.專制思想深入人心D.民主政治生活開始21.《漢書?藝文志》稱先秦某一學派“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而不知別親疏。”這一學派應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2.《論語?為政》中記載:“《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想純正)!”這說明()A.《詩經》反映社會變革的趨勢B.《詩經》開創(chuàng)現(xiàn)實主義文學先河C.《詩經》具有社會教化的功能D.《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23.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尚書本是皇宮內廷秘書,中書依官名論,也即是在內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門下省長官)則是在宮中侍奉皇帝。魏晉時期,皇帝將宰相之權交由這些私屬代行……到唐代,則全由內廷官一變而為政府外朝的執(zhí)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職權正式分配給三省!边@種變化體現(xiàn)了( )A.唐代的相權一分為三B.唐代政府對皇室內廷干政的削弱C.唐代的皇權得以強化D.唐代中央機構完全沿襲魏晉時期24.1904年,商部頭等顧問張謇上書商部,提出劃定捕魚區(qū)建議,并區(qū)別近海和遠洋,主張“以內外漁界,定新舊漁業(yè)行漁范圍”,保護中國近海“本國自主之權”。后清政府繪浙江省龍游第二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99176.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杭州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七校聯(lián)考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