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語文
>
高三
>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詩歌的語言與表達技巧第二輪導練復習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2課時 鑒賞詩歌的語言與表達技巧
典例導練
(1)第三、四句中“卷”“吼”兩個詞有什么表達效果?請結(jié)合詩句簡析。(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結(jié)合全詩,賞析“雨勢驟晴山又綠”一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說,本詩第五、六句可以放在開頭,你認為好還是不好?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卷”從視覺角度,寫出了驟雨襲來時的迅猛態(tài)勢。“吼”從聽覺角度,寫出驟雨聲勢之大。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煉字的知識。解答時首先要字不離句。任何一個漢字都無所謂好壞優(yōu)劣之分,但一進入具體的語境中,則優(yōu)劣可辨。還要聯(lián)句分析。正因為字不離句,所以,在賞析某個字時,必須聯(lián)系其所處的相應句子來分析。
答案要有以下幾部分:形式上要點明或修辭、或活用、或手法等等;內(nèi)容上要分析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效果上可從詩中形象(詩人自己或詩中他人)角度分析效果表達得怎樣。
(2) 【答案】 “驟晴”寫雨來得急、去得快,暗扣詩題。“山又綠”寫出了下雨前后的景色變化,隱含牧童因雨停而輕松的心情。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煉句的知識。分析句子要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如本題的“驟晴”“綠”,深挖其內(nèi)涵和效果。
(3)【答案】 示例(1):不好。開篇寫暴雨驟至,先聲奪人,和結(jié)尾雨的驟然停止形成呼應,體現(xiàn)出作者謀篇布局的藝術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開頭,牧童就成了重心,沖淡了詩的藝術效果。示例(2):好。先寫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狀,襯托出驟雨突至的緊張場面,給讀者提供了一個視角,增強了身臨其境的藝術效果。而按照現(xiàn)在的順序,在表達上略顯突兀。
【解析】 本題考查詩歌構思技巧和章法方面的知識。雖說這類習題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主流的分析、專家的觀點我們絕對不可棄之一邊。分析要結(jié)合全詩進行,整體考慮。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寫牧童眼中的農(nóng)村夏日急雨之壯觀,富于生活情趣。牛尾的烏云如濃墨潑灑,牛頭的風雨急如水車,波涌軸翻。頃刻之間,怒濤洶涌卷上了沙灘,就像千軍萬馬,陣陣吼聲如飛瀑鳴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曲,清早騎牛去溪北放牧;琶χ忻坝甓上荡,沒想到暴雨驟停,又綠了群山。本詩語言不事雕琢。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覺得樸實清新;平淡無華的語言組合又極富有生活情趣。本詩給人的突出印象是一個“驟”字。暴雨來的“驟”,去的也“驟”。作者從視覺和聽覺的不斷轉(zhuǎn)換來描繪這壯觀的景色。夏日陰晴瞬息變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筆下自然地表述了出來,使人讀罷為之叫絕。
2 [2011?浙江卷]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題目。(7分)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1)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析畫線句的表現(xiàn)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總領全詞,點明主旨;議論開篇;奠定感情基調(diào)。
【解析】 本題考查對詩歌特點的把握與評析能力!敖窆藕由綗o定據(jù)”,言江山多更迭的興亡之感,開篇境界宏大,貫通古今,胸懷天下,更為全詞奠定了蒼涼悲愴的感情基調(diào);“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借景抒情,境界開闊,寫戰(zhàn)爭的頻繁和塞外的荒涼蕭索。此類題目,首先要理解詞句本身的意思,關注表現(xiàn)手法,分析表達效果,方能全方位地評價其特點。
(2)【答案】 ①以情相問,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為形象之景,增強了全詞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個意象連用,委婉地表達出詞人心中的孤寂、惆悵之情。
【解析】 本題考查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能力。“一往情深深幾許”是針對“情”的問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卻是寫景作答,化抽象之“情”為具體之景,形象生動。在寫景句中,三個意象疊加,營造了凄涼憂傷的氛圍,委婉地抒發(fā)了詞人的一腔惆悵。兩句詞,四個“深”字,加深了凄涼之感,讀來頗有意蘊,而無重復多余之感。做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題目,找準手法就找準了賞析點;另外,基本的鑒賞術語要掌握,結(jié)合詩歌分析是必須的。
點撥提升
一、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
①對表達技巧的鑒賞,不僅僅要知道表達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么”(這種表達技巧本身的表達效果)和“怎么樣”(這種表達技巧對表達詩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中,對表達技巧的鑒賞,重點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為什么”和“怎么樣”。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在辨識表達技巧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是什么”(敘)??“為什么”(析)??“怎么樣”(評)這一答題思路。②把握表達效果。表達技巧是為主旨服務的。因此,在分析表達技巧時,必須密切聯(lián)系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其中滲透的詩人的思想感情。應當結(jié)合各種表達技巧的特點和詩詞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重點評析其作用、效果。
答題思路:(1)指出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或手法。如果手法對應范圍是全詩,就直接指出全詩用了什么手法。如對應的是句子,就指出哪個句子用了什么手法。如“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2)分析怎樣用的。如上例,詩人把貪官污吏比作大老鼠,刻畫了貪官污吏膽大貪婪的無恥形象。(3)點出用這個手法有什么好處。要扣住塑造形象和表達主旨兩方面來說。如上例這個比喻形象傳神地塑造了貪官的形象,表達了人民對其的憎惡之情,批判了統(tǒng)治者的無恥。
答題模式:詩歌(詩句)用了(什么技巧),寫了什么景物或圖景,突出了(事物)什么特點,表達(抒發(fā))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二、語言鑒賞
詩歌語言從內(nèi)容的角度可分為意象語言、情感語言、象征語言、特定稱謂語言。意象語言是指詩歌中所描繪的被人們賦予了特定內(nèi)涵和承載了作者特定情感的物象,詩人常常借助它們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松”象征頑強不屈,“菊”則象征不畏霜凍的堅強,而“蓮”則代表潔身自好。情感語言指能直接表露詩人情感傾向的詞語,如“悲”“冷”“憂”等明顯帶有喜怒哀樂的情感色彩。象征語言指詩中含有象征意義的詞語或句子,如“落日”常常用來指事物即將結(jié)束、消亡,而“朝陽”則象征著新生的事物或力量。特定稱謂語言指那些具有特殊稱呼的詞語,如“秋水”指眼睛,“鴻雁”指書信,“盜泉”喻不義之財?shù)。弄清楚這些語言類型,一則有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二則有利于我們準確地把握鑒賞的側(cè)重點,以便更好地確定答題的方向。
詩歌語言的鑒賞有兩個層級的能力要求,一是對詩句字面意義的解讀,一是透過語言對詩歌思想內(nèi)涵和感情態(tài)度的把握。因此,鑒賞詩歌語言首先必須讀懂詩句,意思都不懂,又何談鑒賞呢?僅僅理解了詞語的字面意義是粗淺的,重要的是理解其言外之意,意外之味。其次要注意語言的組合,相同的詞語,其組合方式的不同,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是有千差萬別的。
答題思路:(1)該字詞(運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寫,沒有就不寫;或者解釋該字詞在詩中的具體含義)具體形象地刻畫了什么形象(景、物、人)特點。(2)把該字詞放入原詩句中簡要描述景象,注意突出特點。分值少的此點可省略。(3)點出該字詞收到了什么樣的表達效果,表達了什么情感。
答題模式:這個字詞的意思是什么(或者運用了什么手法),具體生動地刻畫了什么形象或景象,烘托了什么意境,表達了什么情感。
易錯提示
1.南轅北轍,答非所問。鑒賞詩歌的題干往往都有具體的要求,如果題干要求回答“怎樣表現(xiàn)”,而考生卻回答“表現(xiàn)什么”,這就是南轅北轍、答非所問!霸鯓颖憩F(xiàn)”也就是作者使用了何種方法、技巧、手段去表現(xiàn);而“表現(xiàn)什么”一般卻是思想情感一類的問題。
2.缺乏分析,無的放矢。不少考生在鑒賞表現(xiàn)技巧時,能準確指出詩詞運用了哪種技巧,但是不能結(jié)合具體詩句來分析,或不能結(jié)合該技巧的特點來分析,結(jié)果得分不全。如比喻的修辭手法,考生可能只是簡單地答運用了比喻,但不能明確分析詩詞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并進一步分析這樣比喻寫出了事物怎樣的特點,收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3.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比如語言的鑒賞需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對詞語內(nèi)容的正確理解,第二步是對其“表現(xiàn)力”也即表達效果的賞析。沒有正確理解也就談不上賞析評價;而正確的理解又來自對詩歌的整體閱讀和把握。也就是說,鑒賞詞語時眼里不能只有詞語,而應該兼顧全篇,胸有全局。否則就很容易使分析離譜走調(diào),造成只是分析了局部,而割裂了它和整體的聯(lián)系,從而犯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在整體把握上出現(xiàn)偏差,就會造成觀點的偏差或者要點的遺漏。
真題演練
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6分)
北齋雨后
[宋] 文同
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雙禽來占竹,秋深一蝶下尋花。
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
野興漸多公事少,宛如當日在山家。
(1)頷聯(lián)中的“占”能否改為“站”?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人為什么會有“宛如當日在山家”之感?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不能改。“占”是占有之意,雙禽占竹,寫出了鳥雀在竹間跳躍爭竹的活潑和歡喜得意。如改“占”為“站”,只寫鳥雀站在竹枝上,就缺少了動感和情趣,索然無味了。(3分,明確觀點1分,從正反兩面寫明理由2分。)
【解析】 本題考查語言的鑒賞,可結(jié)合上下詩句的意義,聯(lián)系兩個字的不同意蘊、不同作用來回答。
(2)【答案】 詩中所寫的清幽環(huán)境和與友人觀畫、品茗的生活,勾起了作者對過去山居生活的回憶。“宛如”二字表達了對仕途生活的厭倦與對山居生活的向往。(3分,結(jié)合詩歌分析1分,情感2分。)
【解析】 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主旨的理解。要結(jié)合北齋環(huán)境、雨后之景、閑適的樂趣、過去生活的回憶等內(nèi)容來作答。
【詩歌賞析】
起聯(lián)先總寫北齋環(huán)境的幽靜。北齋是作者在府衙內(nèi)讀書休憩的地方。庭院不大,園圃卻極清幽,因為作者非常喜愛這個地方,所么常常免去屬吏的例行參見,流連其中。這兩句總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聯(lián),即分別從景、事、情三個方面,作具體描繪。頷聯(lián)上承首句,扣住詩題,寫北齋雨后之景。鳥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睛,它們也最先出來活動,所以作者最先聽到竹上的鳥雀聲。“占”是占有之意,寫出鳥雀的歡喜得意神情,如改“占”為“站”,那就寫成死鳥,索然無味了。上面寫室外,下面轉(zhuǎn)到作者在室內(nèi)的生話。
他們交談時十分快樂歡暢。觀畫品茗,都是極其高雅之事,而一為獨處之樂,一為交友之樂,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閑適則相同。這清幽的景色和閑適的樂趣,勾起作者對過去山居生活的回憶,因而引出末聯(lián)。這句是倒裝句,是說因為公事稀少,所以野興漸漸多了起來,并不是說為了多些野興而少辦公事。而公事之少,又與作者的治理有方有關,這里含著一些得意心情。末句表達了對舊日山居生活的向往。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問題。(8分)
鷓鴣天
陸 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①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潎[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②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注】 ①玉瀣:美酒。②元:同“原”。
。1)這首詞上片了哪些生活畫面?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歌賞析】
上闋開頭二句把自己所居住的環(huán)境寫的是如此的優(yōu)美而又純凈。“蒼煙”猶青煙,字面已包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落照”這個詞里雖然沒有表示顏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讀者的多種的聯(lián)想。詞人以“蒼煙落照”四字點綴自己居處的環(huán)境,意在與齷齪的仕途作鮮明的對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點明住在這里與塵事毫不相關,可以一塵不染,安心地過著隱居的生活。這兩句的大意是說: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過了竹林;看完了《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一二句寫居處環(huán)境的優(yōu)美,三四句寫自己生活的閑適,體現(xiàn)了作者愜意的生活。
這幾句可以說是曠達到極點也消沉到了極點,可是末尾兩句陡然一轉(zhuǎn):“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這兩句可以說是對以上所寫的自己的處境作出了解釋。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他的心腸與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讓英雄衰老死去卻等閑視之。這難道不是在怨天嗎?但同時也是在抱怨南宋統(tǒng)治者無心恢復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
3.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
酬曹侍卿過象縣見寄
柳宗元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①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花不自由。
【注】 ①騷人:指友人曹侍卿。
(1) 請賞析詩中“碧玉流”一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說說“瀟湘意”的具體含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詩人用“碧玉”作“流”的定語,十分新穎,(1分)不僅準確地表現(xiàn)出柳江的色調(diào)和質(zhì)感,(1分)而且連那微波不興、一平似鏡的江面也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1分)
【解析】 此題考查煉字的能力。首先注意“碧玉流”運用的修辭手法,詩人把遠看平靜的江水比喻為一塊“碧玉”,這不算新奇,新奇的是“玉”怎么能流動呢?而作者卻偏在其后加了一個“流”字,如此修飾寫出了江流怎樣的特點呢?循此思路來思考,不難得出答案。
(2)【答案】 主要表現(xiàn)了作者懷念友人曹侍卿之情,(2分)但也包含了友人寄詩句表達對作者的懷念之意。(2分)
【解析】 這是一首懷人詩,其情感不外乎離愁別緒。值得思考的是,此詩是不是僅僅表達了作者的傷感呢?
【詩歌賞析】
詩一、二兩句,切“曹侍御過象縣見寄(經(jīng)過象縣的時候作詩寄給作者)”;三、四兩句,切“酬(作詩酬答)”!氨逃窳鳌敝噶鹘(jīng)柳州和象縣的柳江。
作者稱曹侍御為“騷人”,并且用“碧玉流”、“木蘭舟”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來烘托他。環(huán)境如此優(yōu)美,如此清幽,“騷人”本可以一面趕他的路,一面看山看水,悅性怡情;此時卻“遙駐”木蘭舟于“碧玉流”之上,懷念起“萬死投荒”、貶謫柳州的友人來!斑b駐”而不能過訪,望“碧玉流”而興嘆,只有作詩代柬,表達他的無限深情。
“春風無限瀟湘意”一句,的確會使讀者感到“無限意”,但究竟是什么“意”,卻迷離朦朧,說不具體。但如果細玩全詩,其主要之點,還是可以說清的。春風和暖,瀟湘兩岸,芳草叢生,?花盛開,朋友們能夠于此時相見,應是極好,然而卻辦不到。無限相思而不能相見,就想到采?花以贈故人。然而,不要說相見沒有自由,就是欲采?花相贈,也沒有自由。此句主要表現(xiàn)作者懷念“騷人”之情,但也包含“騷人”寄詩中所表達的懷念作者之意。
這首詩語言簡練,寫景如畫。從全篇看,特別是從結(jié)句看,其主要特點是比興并用,虛實相生,能夠喚起讀者的許多聯(lián)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7570.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比喻和比擬專題復習教案
下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習圖表與文字轉(zhuǎn)換教案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2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論述類文本閱讀
2013屆高三語專(人教版)題復習教案:論述類本閱讀(一). 【教學目標】 1、了解考綱關于論……
2012屆高考語文教學案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
當堂訓練 班級: 姓名: 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 下列詩詞中均有“愁”,請分析每一首詩中“愁……
《登岳陽樓》教學設計
〖目標〗 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體……
高考語文沖刺復習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高考語文沖刺復習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第2課時) 【目標】 1、掌握一些常見句式概念、特……
2012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與評價精講精
古代詩歌鑒賞(二)——詞、曲 1.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長相思雨 萬俟詠 一聲聲,一……
相關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考點專項歸納復習教
2012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
高三語文作文復習教案:學習肖像描寫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專項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知識點備考復習:詩歌分類
2012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習圖表與文字轉(zhuǎn)
高考語文沖刺復習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閱讀考點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教學案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正確使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