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xùn)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dǎo)圖
學(xué)習(xí)方法
學(xué)習(xí)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xùn)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考
|
小學(xué)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xué)習(xí)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shè)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xué)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xùn)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xué)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xué)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xué)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xué)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xué)習(xí)
高二學(xué)習(xí)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xué)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xué)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xué)習(xí)
高三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xué)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xué)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xué)習(xí)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shè)計
>
語文
>
高三
>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專項復(fù)習(xí)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M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專項復(fù)習(xí)教案
第五單元 古文閱讀(下)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3—26題。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從擊黥布軍,為都尉。孝文時,嘉遷御史大夫。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國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廣國!睆V國賢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馀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隆愛幸,賞賜累巨萬。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丞相奏事畢,因言曰:“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于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罷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蓖ㄖ霖┫喔,免冠,徒跣,頓首謝。嘉坐自如,故不為禮,責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吏今行斬之!”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節(jié)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编囃戎粒瑸槲牡燮唬骸柏┫鄮讱⒊。”
嘉為丞相五歲,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錯為內(nèi)史,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謫罰侵削諸侯。而丞相嘉自絀①所言不用,疾錯。錯為內(nèi)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垣②。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至朝,丞相奏請誅內(nèi)史錯。景帝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绷T朝,嘉謂長史曰:“吾悔不先斬錯,乃先請之,為錯所賣。”至舍,因歐血而死。謚為節(jié)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jié)矣,然無術(shù)學(xué),殆與蕭?曹?陳平異矣”。
[注]①絀:不足,此處指不滿。 ②?垣:宮外的墻。
2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恐天下以吾私廣國 私:偏愛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暫且
C.此吾弄臣,君釋之 弄臣:帝王親近狎玩之臣
D.晁錯為內(nèi)史,貴幸用事 用事:憑感情做事
2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 ②其意常在沛公
B.①不來,且斬通 ②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C.①而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 ②山巒為晴雪所洗
D.①乃先請之,為錯所賣 ②今其智乃不能及
2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申屠嘉“剛毅守節(jié)”的一組是 ( )
①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 ②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
③嘉責曰:“……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④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⑤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 ⑥因歐血而死。謚為節(jié)侯。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2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申屠嘉早年隨高帝征戰(zhàn),孝文帝時,舊大臣已多過世,余下的沒有合適人選,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竇廣國而招來非議,才讓申屠嘉當了丞相。
B.申屠嘉為人廉直,不畏權(quán)貴。鄧通在朝廷上傲慢無禮,皇上對他寵愛有加,申屠嘉不顧皇上袒護和求情,發(fā)文叫來鄧通,嚴加斥責,并依法斬首。
C.皇上重用晁錯,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見卻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錯過失,奏請皇上懲處,皇上不同意誅殺晁錯,申屠嘉后悔沒有先斬了晁錯,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馬遷對申屠嘉做了評價,肯定了申屠嘉的剛毅守節(jié),但又認為申屠嘉缺乏韜略學(xué)識,因此難與蕭何、曹參、陳平齊名。
(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7—31題
辛公義,隴西狄道人也。公義早孤,為母氏所養(yǎng),親授書傳。周天和中,選良家子任太學(xué)生,以勤苦著稱。武帝時,召入露門學(xué)①,令受道義。每月集御前令與大儒講論,數(shù)被嗟異,時輩慕之。
從軍平陳,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養(yǎng),孝義道絕,由是病者多死。公義患之,欲變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檢部內(nèi),凡有疾病,皆以床輿來,安置廳事②。暑月疫時,病人或至數(shù)百,廳廊悉滿。公義新設(shè)一榻,獨坐其間,終日連夕,對之理事。所得秩俸,盡用市藥,為迎醫(yī)療之,躬勸其飲食,于是悉差,方召其親戚而諭之曰:“死生由命,不關(guān)相著。前汝棄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臥其間,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兒復(fù)差!汝等勿復(fù)信之。”諸病家子孫慚謝而去。后人有遇病者,爭就使君,其家無親屬,因留養(yǎng)之。始相慈愛,此風遂革,合境之內(nèi)呼為慈母。
后遷牟州剌史,下車,先至獄中,因露坐牢側(cè),親自驗問。十余日間,決斷咸盡,方還大廳。受領(lǐng)新訟,皆不立文案,遣當直佐僚一人,側(cè)坐訊問。事若不盡,應(yīng)須禁者,公義即宿廳事,終不還閣。人或諫之曰:“此事有程, 使君保自苦也!”答曰:“刺史無德可以導(dǎo)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罪人聞之,咸自 款服。后有欲諍訟者,其鄉(xiāng)閭父老遽相曉曰:“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痹A者多兩讓而止。 (《隋書?循史傳》)
注:①露門學(xué):古代學(xué)校名稱。 ②廳事:官府辦公的地方
2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解的一項是 ( )
A.數(shù)被嗟異 數(shù):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職
C.盡用市藥 市:買 D.訟者多兩讓而止 兩:再次
2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北京)
A.
C. D.
29.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解的一項是 ( )
A.(母氏)新授書傳 B.(辛公義)以勤苦著稱
C.(遇病者)爭就使君 D.(辛公義)側(cè)坐訊問
30.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直接寫辛公義勤政愛民的一組是 ( )
①以勤苦著稱 ②公義患之,欲變其俗 ③所得秩俸,盡用市藥
④其家無親屬,因留養(yǎng)之 ⑤因露坐牢側(cè),親自驗問 ⑥罪人聞之,咸自款服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31.下列對原語言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辛公義早年即失去了父親,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義用實際行動改變了岷州親屬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風氣。
C.辛公義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監(jiān)獄中不再有積壓的案子。
D.辛公義的行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動,誠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七)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2—36題。
王羆字熊羆,京兆霸城人。羆質(zhì)直木強,處物平當,州閭敬憚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將軍,稍遷雍州別駕,清廉疾惡,勵精公事。后以軍功封定陽子,除荊州刺史。梁復(fù)遣曹義宗圍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數(shù)版。時既內(nèi)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遺羆鐵券①,云城全當授本州刺史。城中糧盡,羆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每出戰(zhàn),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日:“荊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國家,使箭中王羆額;不爾,王羆須破賊!睂医(jīng)戰(zhàn)陣,亦不被傷。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xùn)|宵濟襲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閣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shù)琅P,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zhàn)破之。軌遂投城遁走。文帝聞而壯之。時關(guān)中大饑,征稅人間谷食,以供軍費;螂[匿者,令遞相告,多被?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羆信著于人,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諸州,而無怨?。文帝以華州沖要,遣使勞羆,令加守備。及神武至城下,謂羆曰:“何不早降?”羆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羆家,死生在此,欲死者來!”神武不敢攻。羆性儉率,不事邊幅。嘗有臺使③至,羆為設(shè)食,使乃裂去薄餅緣。羆曰:“耕種收獲,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爾之選擇,當是未饑!泵笥页啡ブJ拐咩等淮髴M。又客與羆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羆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蜕趵⑸P杂謬兰,嘗有吏挾私陳事者,羆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每至享會,自秤量酒肉,分給將士。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羆舉動率情,不為巧詐,凡所經(jīng)處,雖無當時功跡,咸去乃見思。 (節(jié)選自《北史?王羆列傳》)
[注]①鐵券:古代皇帝頒賜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種特權(quán)的憑證。②?:怨恨。③臺使:六朝時朝廷使者。
3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軌遂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xùn)|宵濟襲羆 濟:渡河
C.時既內(nèi)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憂慮,憂患
D.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祟
33.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伺的一組是 ( )
A.咸去乃見思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羆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 相如聞。不肯與會
C.羆為設(shè)食 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
D.天若不佑國家,使箭中王羆額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34.以下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王羆“舉動率情,不為巧詐”的一組是 ( )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來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 ④每至享會,自秤量酒肉,分給將士
⑤爾之選擇,當是未饑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3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王羆為官清廉,辦事公允。當荊州被圍,城中糧盡時,他和將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會,他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
B.王羆雖是性情中人,卻為人小氣。他請臺使吃飯時,竟因?qū)Ψ剿喝ケ★炦厓憾啡ナ澄铮贿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來臺。
C.王羆性格質(zhì)樸正直,倔強急躁,別人總是對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屬挾帶私心跟他談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來擊打?qū)Ψ健?br>D.王羆作戰(zhàn)勇猛;出戰(zhàn)時經(jīng)常不穿鎧甲,不戴頭盔;面對敵人的偷襲,他英勇殺敵;鎮(zhèn)守華州時,他竟欲與神武帝拼命。
3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乃遺羆鐵券,云城全當授本州刺史。 (2)唯羆信著于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諸州。
(八)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37—40題。
何遠字義方,東海郯人也。遷任武昌太守。遠本倜儻,尚輕俠,至是乃折節(jié)為吏,杜絕交游,饋遺秋毫無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遠患水溫,每以錢買人井寒水。不取錢者,則?①水還之,其它事率多如此。車服尤弊素,器物無銅漆。江左多水族,甚賤,遠每食不過干魚數(shù)片而已。
后為武康令,愈厲廉節(jié),除淫祀,正身率職,人甚稱之。太守王彬巡屬縣,諸縣皆盛供帳以待焉。至武康,遠獨設(shè)糗②水而已。彬去,遠送至境,進斗酒支鵝為別。彬戲曰:“卿禮有過陸納,將不為古人所笑乎?”。高祖聞其能,擢為宣城太守。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そ(jīng)寇抄,遠盡心綏理,復(fù)著名跡。期年,遷始興內(nèi)史。時泉陵侯淵朗為桂州,緣道剽掠,入始興界,草木無所犯。
遠在官,好開途巷,修葺墻屋,民居市里,城隍廄庫,所過若營家焉。田秩奉錢,并無所取,歲暮,擇人尤窮者充其租調(diào),以此為常。遠處職,疾強富如仇讎,視貧細如子弟,特為豪右所畏憚。
遠性耿介無私曲,居人間,絕請謁,不造詣。與貴賤書疏,抗禮如一。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居數(shù)郡,見可欲終不變其心,妻子饑寒,如下貧者。及去東陽歸家,經(jīng)年歲口不言榮辱,士類益以此多之。其輕財好義,周人之急,言不虛妄,蓋天性也。
《梁書?列傳第四十七?良吏》
注釋:①?:提 ②糗:干糧
3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盛夏遠患水溫 B.遠盡心綏理,復(fù)著名跡
C.遠性耿介,無私曲 D.居人間,絕請謁,不造詣
3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39.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何遠“清公”的一組是 ( )
①不取錢者,則 水還之 ②郡經(jīng)寇抄,遠盡心綏理
③好開途巷,修葺墻屋 ④田秩奉錢,并無所取
⑤其所會遇,未嘗以顏色下人 ⑥見可欲終不變其心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
4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何遠任職后順應(yīng)時勢改變倜儻灑脫的本性,他杜絕交游,厲行節(jié)儉,服飾用品簡樸破舊,身居水族之鄉(xiāng),每頓飯也僅吃數(shù)片干魚而已。
B.何遠堅持清廉的節(jié)操:出錢買百姓的井水,從簡接待太守王彬,俸祿分毫不收。他先后出任數(shù)郡太守,從不為物欲而改變廉潔之心。
C.何遠上任以來,從廢除繁多的祭祀活動、處治盜賊到為民開辟街巷、修治集市等,都能恪盡職守,從而凈化了民風,并受到皇上的賞識。
D.何遠為人耿直,對豪強富戶嫉恨如仇,對貧民百姓視為子弟;與人交往,既不盛氣凌人,也不低聲下氣,因而受到豪強及庸俗之士的嫉恨。
(九)閱讀下文,完成第41—45題。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被腹唬骸昂喂?”對曰:“以臣名之!被腹唬骸敖褚暪畠x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之?”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牛①,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被腹弧肮\愚矣!夫何為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過也。使堯在上,咎繇③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為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③咎繇:人名,法官。
4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以臣名之 名( )(2)臣故畜?牛 畜( )(3)公誠愚矣 誠(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
42.下列句中“為”字用法與另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
A.是為何谷 B.何為以公名之 C.以臣為愚 D.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
4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使堯在上,咎繇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 (2)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
44.從全文看,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認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認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不是愚者。D.桓公認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認為他是愚者。
45.管仲“請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________,“修政”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
(十)、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49題。
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姑年老壽終。,女 弟 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yǎng),加鴆其母,列訟縣庭?げ患訉げ欤旖Y(jié)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太守不為理。嘗哀婦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后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澤時降。宜戮訟者,以謝冤魂,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钡闹,即刑訟女而祭婦墓,天應(yīng)澍雨,谷稼以登。嘗后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大守?げ划a(chǎn)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 比境。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于交 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餓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fù)還,百姓皆反其業(yè),商貨流通,稱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當還,吏民攀車請之。嘗既不得進,乃載鄉(xiāng)民船夜遁去。隱處窮澤,身自耕傭。鄰縣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時,尚書同郡楊喬上書薦嘗曰:“嘗安仁弘義,耽樂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絕群。前更守宰,移風改政,去珠復(fù)還,饑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財產(chǎn)易積,掌握之內(nèi),價盈兼金,而嘗單身謝病,躬耕壟次,匿景藏采,不揚華藻。臣不敢茍私鄉(xiāng)曲,竊感禽息2,亡身進賢!眹L竟不見用,年七十,卒于家。 (節(jié)選自《后漢書?孟嘗傳》)
[注]①澍雨:及時降雨。②禽息:春秋時秦國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殺而死。
4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上虞有寡婦至孝養(yǎng)姑 至孝:極為孝順。
B.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 禱請:向神靈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 訪問:咨詢,打聽。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 行旅:旅行,游覽。
4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郡不加尋察,遂結(jié)竟其罪 自投汩羅以死
B.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 遂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C.宜戮訟者,以謝冤魂 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D.即刑訟女而祭婦墓 太守歸而客從也
48.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孟嘗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一組是 ( )
①嘗先知枉狀,備言之于太守 ②因謝病去,婦竟冤死 ③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
④宜戮訟者,以謝冤魂 ⑤庶幽枉獲申,時雨可期 ⑥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 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孟嘗品性正直。上虞寡婦婆母壽終后,受小姑誣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嘗代為洗白冤情,最終“天應(yīng)澍雨”,五谷豐登。
B.孟嘗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貪鄙因而“珠漸遷徙”,孟嘗“革易前敝”,“移風改政”,以致“去珠復(fù)還,饑民蒙活”。
C.孟嘗因他的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在他將要離任時,當?shù)乩裘駹客熘能囎诱埱笏粝,他只能登上鄉(xiāng)民船趁著夜晚偷偷離去。
D.尚書楊喬極為賞識孟嘗,認為他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絕倫,因而竭力向皇帝舉薦。 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最終老死于家中。
十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0—54題。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嘗抑之曰:“汝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課彰讀《詩》《書》。彰謂左右曰:“丈夫一為衛(wèi)、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qū)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嘗問諸子 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為將!碧嬖唬骸盀閷⒛魏?”對曰:“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丸反。以彰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臨發(fā),太祖戒彰曰:“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動以王法從事,爾 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數(shù)千騎卒至。時兵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騎數(shù)百匹。用田豫計,固守要隙,虜 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戰(zhàn),射胡騎,應(yīng)弦而倒者前后相屬。戰(zhàn)過半日,彰鎧中數(shù)箭,意氣益厲,乘勝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長史諸將皆以為新涉遠,士馬疲頓,又受節(jié)度,不得過代,不可深進違令輕敵。彰曰:“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jié)度乎?胡走未遠,追之必破。從令縱敵,非良將也。”遂上馬,令軍中:“后出者斬!币蝗找灰古c虜相及,擊,大破之,斬首獲生 千數(shù)。彰乃倍?拼筚n將士,將士無不悅喜。時鮮卑大人軻比能將數(shù)萬騎觀望強弱,見彰力戰(zhàn),所向皆破,乃請服。北方悉平。時太祖在長安,召彰詣行在所。彰自代過鄴,太子(曹丕)謂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yīng)對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歸功諸將。太祖喜,持彰須曰:“黃須兒竟大奇也!”
太祖東還,以彰行越騎將軍,留長安。太祖至洛陽,得疾,驛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與諸侯就國。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立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謚曰威。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曹彰傳》)
5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課彰讀《詩》《書》 課:督促。 B. 應(yīng)弦而倒者前后相屬 屬:連接。
C. 一日一夜與虜相及 及:達到。 D. 召彰詣行在所 詣:前往。
5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52.下列記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為曹操“黃須兒竟大奇也”這一評價的主要依據(jù)的一組是( )
① 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② 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
③ “丈夫一為衛(wèi)、霍,將十萬騎馳沙漠,驅(qū)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 “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jié)度乎?”⑤ 彰乃倍常科大賜將士。⑥ 如太子言,歸功諸將。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5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曹彰年少時,善于射箭、騎馬、駕車,本領(lǐng)高強,力量超人,能徒手擊殺猛獸。
B. 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將軍,主張賞必行,罰必信,在日后的戰(zhàn)斗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初衷。
C. 在敵人處于優(yōu)勢的情況下,曹彰臨危不懼,善于聽取下屬意見,制定正確策略,堅守要道,使敵軍退散。
D. 曹彰用兵有方,戰(zhàn)功卓著,曹操大為贊賞并封他為任城王。
5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
(1)意氣益厲,乘勝逐北
譯文:
(2)從令縱敵,非良將也。
譯文:
(3)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yīng)對常若不足者。
譯文:
(十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5—59題。
(許)君諱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偽唐,為監(jiān)察御史。李氏國除,以族北遷。獻其文若干篇,得召試,為汲縣尉冠氏主簿。遷秘書省校書郎、知縣事,數(shù)上書論北邊事。是時趙普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甕中,甕滿輒出而焚之,未嘗有所肯可,獨稱君為能,日:“其言與我多合。”
又二歲,拜太仆寺丞,磨勘錢帛糧草,監(jiān)永城和糴,知海陵監(jiān)。三歲,用監(jiān)最遷大理寺丞,賜緋衣銀魚。遷太常丞、知鼎州。州雜蠻 ①,喜以攻劫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為名號,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惡之,莫敢指。君至而嘆日:“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惡,則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盜皆亡入他境,約君去乃還。遷國子博士,奉使兩浙、江南,言茶鹽利害,省州縣之役,皆稱旨。
出知興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舊溉民田四萬余頃,世傳漢蕭何所為。君行壞堰,顧其屬日:“ 侯②方佐漢取天下,乃暇為此以溉其農(nóng)。古之圣賢,有以利人無不為也。今吾豈宜憚一時之勞,而廢古人萬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墜,傷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歲谷大豐。
遷尚書主客員外郎、京西轉(zhuǎn)運使,徙荊湖南路。荊湖南接溪洞諸蠻,歲出為州縣患。君日:“鳥獸可馴,況蠻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訖三歲,不以蠻事聞朝廷。君罷來朝,真宗面稱其能。會有司言荊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員外郎、知府事。荊南鈐轄北路兵馬,于荊湖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選以材,用員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選司封員外郎,賜金紫,徙知揚州。州居南方之會,世之仕宦于南,與摹死而無歸者,皆寓其家于揚州。故其子弟雜居民間,往往倚權(quán)貴,恃法得贖,出入里巷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曰:“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學(xué)問為善人,風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時。其孝謹聞于其族,其信義著于其友,其材能稱于其官,是皆可書以傳。
【注】①蠻( )(dàn):南方少數(shù)民族名。②?(cuó)侯:漢蕭何的爵號。
5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浙江B)
A.世家歙州 家:定居。 B.君行壞堰 壞:使……毀壞。
C.遷秘書省校書郎、知縣事 知:主持、執(zhí)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甕中 可:符合、適合。
5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世之仕宦于南,與其死而無歸者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B.至君特選以材 以金籠進上
C.甕滿輒出而焚之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D.乃暇為此以溉其農(nóng)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57.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許逖“材能稱于其官”的一組是 ( )
①少仕偽唐,為監(jiān)察御史②君政既行,盜皆亡人他境③堰成,歲谷大豐④堰水舊溉民田四萬余頃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學(xué)問為善人⑥訖三歲,不以蠻事聞朝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5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趙普為相時,獨對許逖贊賞有加,因為他們的見解經(jīng)常不謀而合。
B.因為許逖在海陵監(jiān)任上政績考核優(yōu)秀,被升遷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舊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許逖擔任荊南知府。
D.定居于揚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權(quán)勢,經(jīng)常橫行不法,最終落得家破人亡。
5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
(1)言茶鹽利害,省州縣之役,皆稱旨。
譯文: 。
(2)乃召其酋豪,諭以禍福,諸蠻皆以君言為可信。
譯文: 。
(3)其孝謹聞于其族,其信義著于其友。
譯文: 。
第五單元
23.D 24.C 25.A 26.B 27.D 28.A 29.D 30.B 31.D 32.A 33.C34.D 35.B
36.(1)于是就頒賜給王羆鐵券,說只要荊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職。(重點:“遺”、“全”)(2)只有王羆能取信于民,所以沒有隱匿的人,他征收的糧食不比各州少。
37.C耿介:正直,古今意義相同。A水溫:古義,水熱;今義,水的溫度。B著名:古義,顯露功名;今義,一般指聞名,有名。D造詣:古義,走訪,往訪;今義,學(xué)問、藝術(shù)等所達到的水準。
38.D者: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A所:助詞,與“為”組成固定格式表被動/助詞,放在動詞前,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B之:代詞,這樣的情況/結(jié)構(gòu)助詞,賓 語前置的標志。C焉:語氣詞,用于句末,一般不譯/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那里。
39.B②③⑤都不是表現(xiàn)何遠清廉公正的品格的。②反映何遠盡職守。③何遠為百姓做實事。⑤表現(xiàn)何遠待人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40.C“凈化民風”,文中無此信息。
41.(1)命名(2)養(yǎng)(3)確實(或:真)(4)使……正(或:整理好)
42.B 43.(1)假使堯在上主政,咎繇當法官,怎么會有奪人馬駒的呢? (重點詞:“使”“理”“安”,
兼顧全句) (2)如果有人像這個老人—樣被欺負,也—定不會給他馬駒的。(重點詞:“見”“暴”
“與”,兼顧全句)
44.C 45.獄訟不正 完善法制 46.D 47.C 48.B 49.D 50.C 51.B 52.D 53.D 54.(1)精神更加振奮,趁著勝利追擊敗兵。(2)服從命令而放跑敵人,不是好的將領(lǐng)。(3)你剛剛有了功勞,現(xiàn)在往西去謁見主上,不應(yīng)自我夸耀,要在交談中時時表現(xiàn)出好像做得不夠的樣子。55.B 56.A 57.C 58.D 59.(1)(許逖)陳述茶制和鹽制的利弊,減少州縣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2)于是召集他們的首領(lǐng),把禍福(利害關(guān)系)告知(他們),各部落都認為許逖的話是可信的。(3)他的孝順恭謹在他的族人中得到傳揚,他的信用道義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56786.html
相關(guān)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fù)習(xí)教案
上一篇:
《登高》教案
下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標點符號專題學(xué)案
相關(guān)主題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項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fù)習(x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2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作文突破點題導(dǎo)練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擴展語句專題學(xué)案
2012屆高考語文擴展語句和壓縮語段精講精練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閱讀專項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精講精練復(fù)習(xí)圖表與文字轉(zhuǎn)換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詩歌的語言與表達技巧第二輪導(dǎo)練復(fù)習(xí)教案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文章閱讀復(fù)習(xí)專題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文章閱讀復(fù)習(xí)專題教案 論述類、實用類文章閱讀之分析綜合 二、重點 1、分析……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5) 表意不明 課前預(yù)習(xí)案 一、成語積累 81. 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
2012屆高考語文同義詞專題復(fù)習(xí)教案
同義詞的選擇使用 [知識要點] 同義詞的差別,表現(xiàn)在意義、色彩、用法三個方面: 一、意義 1……
201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病句辨析總復(fù)習(xí)教案
高考對“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主要考查要點是: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gòu)混……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鑒賞古詩表達技
鑒賞古詩表達技巧之篇章結(jié)構(gòu) 課前預(yù)習(xí) 一、篇章結(jié)構(gòu) 考點解讀: 古詩詞的結(jié)構(gòu)是體現(xiàn)詩歌形……
相關(guān)閱讀
君子三戒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分析詩歌的思想感情
2012屆高考語文考點歸納復(fù)習(xí):容易讀錯的
古代詩歌鑒賞復(fù)習(xí)學(xué)案
2012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fù)習(xí) 正確使
2012屆高考語文考點歸納常見18個文言虛詞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dǎo)練復(fù)習(xí)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