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語文
>
高三
>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012屆高考語文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總復習教案
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
此項的難點在于考生要完全依據(jù)自己的鑒賞能力對作品進行鑒賞性分析,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答案。
●難點磁場
[試題](★★★★)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做題。
隴西行四首(其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此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列舉,并簡要說明。
答:
2.請賞析詩中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及藝術效果。
答:
●案例探究
[案例](★★★★)(2002年北京高考試題)
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登鸛雀樓
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塵世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注:鸛雀樓:唐朝時建于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層樓,是當時的登臨勝地,后廢毀。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br>A.詩人的視角在前后兩聯(lián)發(fā)生了轉換,前一聯(lián)寫俯視所感,后一聯(lián)寫縱目所望。
B.前一聯(lián)真實客觀地寫出了鸛雀樓聳入云天、飛鳥難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聯(lián)以天垂四野、黃河奔向遠方山谷的壯闊景象,映襯出鸛雀樓的雄偉氣勢。
D.運用對偶,給人以工整勻稱的美感,這是本詩寫作上的一個突出特點。
E.全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登上鸛雀樓憑高四望時胸中所涌起的壯志豪情。
2.唐代詩人王之渙曾經(jīng)寫下一首著名的同題詩作,與暢當?shù)脑娤啾龋踔疁o的詩顯然更勝一籌。你認為王之渙詩的優(yōu)勝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
答: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古典詩歌的鑒賞與評價。能力層級為E級。
知識依托:有關古典詩歌知識,能背誦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
答案:1.BE
2.王之渙的詩不僅寫出了在鸛雀樓上所望見的壯闊景象,而且包含著“登高才能望遠”這一人生哲理,境界顯得更加高遠。
錯解分析:未選B,“迥臨飛鳥上”并非講“鸛雀樓聳入云天、飛鳥難及”,注釋中有關內(nèi)容應引起注意,這是“一座三層樓”,詩中用了夸張的寫法。另一方面,“高出塵世間”也不屬于“真實客觀”地描寫。未選E,E項“抒發(fā)詩人……壯志豪情”不當。賞析這首詩的情感,主要應抓住“高出塵世間”這一句,詩人通過登高遠望,抒發(fā)了超俗脫塵、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方法技巧:關于比較賞析,可抓住兩個方面:一、景象描寫:暢當詩開篇寫樓的高峻!板摹憋@其高遠,“臨”顯居高臨下之勢,“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寫登樓遠眺的四周景象,比較一般;王之渙詩景象壯闊,視野無窮。二、思想內(nèi)涵:暢當詩以自己視覺的居高臨下,表現(xiàn)了自己孤傲灑脫的情懷,也寫出遠離人世塵俗的意象。詩人在進士及第之后,仕途多坎坷,而他又為人高傲,胸有大志,不甘寂寞,可以說,這首詩是詩人自身情懷的真實流露。王之渙詩,則在平常的寫景之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并給人以奮發(fā)向上的激情。
●錦囊妙計
古典詩詞寫作技法簡析
特點例句簡析
景與情
①即景抒情
②寓情于景
③虛設景象①(略)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③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①即由“景”生“情”。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抒情方式。②詩人懷著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這種景象自然帶上了詩人情感的色彩。③詩人以自己的感情為出發(fā)點,虛設出一種切合自己心境的景象。
托物言志陸游《卜算子?詠梅》即借描寫其他事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和品格。
動靜結合,
以動襯靜王維《鳥鳴澗》詩詞在描寫中常采用動靜結合,或以動顯靜的方式,給人以獨特的美感。
議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有些詩主要給人以啟迪,或者一首詩就是講一個道理,一首詩就是一個深刻哲理的形象化解說。
細節(jié)描寫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詩人觀察細致,抓住了別人未曾留意的一些細節(jié),以其真切、細致,為人稱道。
詩眼春風又綠江南岸
紅杏枝頭春意鬧詩眼只是一字、一詞,但卻是作品的點睛之筆,也是一首詩詞整體藝術境界的一個部分。
修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描寫雪景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夸張?描寫柏樹高大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擬人?描寫春雨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擬人?描寫景象
●殲滅難點訓練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按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1.詞的上片寫女子的寂寞,用了兩個動詞“引”和“按”;下片寫她對遠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寫她的裝扮,用了“碧玉搔頭斜墜”一句,試簡析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答:
(★★★★)欣賞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答:
3.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閱讀現(xiàn)面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②。
注:①折柳:即“折楊柳”,古樂曲名,多為傷春悲離之辭。②樓蘭:西漢時樓蘭的一個國王,曾屢次派人攔殺漢使,后被大將軍霍光派人用計殺掉。
4.本詩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答:
5.試從某一個角度,賞析本詩表達技巧上的特色。
答: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孤桐
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jù)《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6.前六句表現(xiàn)了桐樹怎樣的特點?
答:
7.對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簡要評價。
答: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按要求答題。
從軍行
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8.用簡要的語言分析本詩用什么樣的方法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
9.試從色彩、動靜的角度分析一下本詩所展現(xiàn)出來的詩情畫意。
答:
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 (參考)對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師場面與戰(zhàn)死疆場的壯烈場面對比,河邊“骨”與夢里“人”的對比。借代:貂錦,代指精銳部隊;春閨,代指春閨中人。婉曲:以漢喻唐。
2.第三句實寫戰(zhàn)場的慘烈場面,第四句虛寫親人的思念。這一虛一實形成鮮明的對比,產(chǎn)生了強烈的悲劇效果。
殲滅難點訓練
1.(參考)不直接描寫人物的感情,而是通過對動作的描寫表達她的百無聊賴,通過對裝束的描寫表達她的懶散和心緒不寧,使得這首詞含蓄而不直白,富有情味,令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大意對即可)
2. (參考)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借助于細節(jié)描寫傳達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詩中“復恐匆匆說不盡”是寫人的心理活動,“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則是一個有高度典型性的細節(jié),也是心理活動的必然結果。這個生動的細節(jié)使抽象的“鄉(xiāng)思”變得具體可見。
3. (參考)這首詩表達了一個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4. (參考)表達了對戍邊將士的報國精神的贊揚與自己殺敵報國的決心。
5. (參考)頷聯(lián)用典,也使用了反襯手法!暗阎新務哿,聽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楊柳”,自然引人想起家鄉(xiāng)的春色和親人,但眼前春色全無,親人遙遙不能相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士積極能戰(zhàn),英勇殺敵。頷聯(lián)言簡意賅,對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對國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襯托作用。
6. (參考)天生枝葉繁茂,雖孤獨卻樹干筆直高聳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強,越是暴曬越是茁壯。
7. (參考)表達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虛心扎實,堅強不屈(年齡越大、環(huán)境越惡劣越頑強),甘愿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8.(參考)用映襯的手法描寫了戍邊將士頂風冒嚴寒雪里行軍的壯闊場面,表達一種壯懷激烈,昂揚向上的思想感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9165.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下一篇:
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史傳類閱讀第二輪導練復習
第8時 史傳類閱讀 典例導練 既出,因時時隨諸兄后,聽其議論。一日伯兄斯年家,先生欲豫焉……
2012屆高考語文對照式鑒賞第二輪導練復習
典例導練 (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各異,《登城》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望海樓……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作文突破點題導練復
第9課時 作文突破二 點題 點撥提升 高考作文閱卷,時間緊、任務重,閱卷老師采用的是快速瀏……
2012屆高考語文考綱解讀正確使用詞語(包
【備考清單】 (一)易用錯成語379例 A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
2012屆高考語文備考沖刺專題復習
【高考預測】 “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真正體現(xiàn)了 “注重能力考查”!皽蚀_”較為……
相關閱讀
2012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
詩歌形象語言
2012屆高考語文文言句式總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語文知識點作文應試策略備考復
第4講 正確使用詞語2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考點專項歸納復習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閱讀導練復習
第4講 正確使用詞語3
高考語文沖刺復習 識記普通話常用字的字
2012屆高考語文第二復習名句名篇考點專題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