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三輪復習如何有效地進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考歷史三輪復習如何有效地進行?高三三輪復習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高三總復習階段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是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科能力、提高高考成績的關鍵階段,這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三輪復習的有效性。

整合知識,構建網(wǎng)絡體系,F(xiàn)行高中歷史教材是以模塊+專題,中外歷史混編的方式呈現(xiàn)的,教學跨度大,對學生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帶來較大障礙。雖說第一輪復習時已經(jīng)對考點進行了全面梳理,但容易遺忘,學生在做題時往往出現(xiàn)知識點混淆、漏答錯答、思路狹窄等問題,原因是復習時沒有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加工。解決的辦法應從不同的角度整合歷史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效地儲存并靈活運用知識。一是從大處著眼,宏觀把握,形成專題知識線。二是重視通史體系下的知識整合,準確把握歷史階段的特征。二輪復習要實現(xiàn)知識的連貫和系統(tǒng)化,就必須幫助學生抓好通史復習,構建知識體系。

用多元史觀指導復習,提高備考效率。綜觀近幾年來的江蘇高考試卷,都涉及史學研究這一領域,新史觀不斷涌現(xiàn)!犊荚嚧缶V》明確規(guī)定:歷史學科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潛力;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三學生在進行二輪復習時有必要了解多種史觀的內涵,并用多元史觀理解考點、解讀歷史,以提高二輪復習的有效性,從容應對高考。

關注高頻考點,追蹤社會熱點。要提高高三歷史二輪復習的有效性,必須多研究考點、考題,理清命題思路,善于捕捉高考新信息。研究2008-2014年江蘇歷年高考試題,不難看考查的核心考點有:必修一: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古希臘民主政治、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抗日戰(zhàn)爭、兩極格局的形成、新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設。必修二:中國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兩次工業(yè)革命、晚期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化和民族工業(yè)的興起、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從“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到“斯大林模式”、羅斯福新政、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經(jīng)濟體制改革、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必修三: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啟蒙運動。以上這些高頻考點值得我們在二輪復習中高度重視,也必定是復習的重點,必須加強復習。

精選試題,適度訓練,提高解題能力。在二輪復習階段,教師精選題目尤顯重要,要讓學生精練,教師可以多做題,而學生必須少做題。有價值的模擬卷教師先做,精心篩選后再讓學生練習,不要選難題、怪題,教師不會做的或看了答案以后也講不清楚的不要選,單純是教材知識再現(xiàn)的少選,盡量選一些具有典型、示范性(盡量模仿高考卷)的練習題,基礎薄弱的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教師幫助選擇一套試卷進行針對性練習。在習題訓練中,教師要遵照“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題指導思想,突出對“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考查。近年來,江蘇卷命題中創(chuàng)設了“新材料”“新情景”和小論文命題,以此來考查學生獲取有效信息、正確解讀信息、運用歷史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靈活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能力是練出來的。因此,二輪復習應該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為目標,尤其要突出對材料解析題的訓練。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流程包括粗讀材料,了解命題意圖;帶著設問逐一細讀材料,這個環(huán)節(jié)審題最重要,必須認真審讀解答問題、限定條件、答題依據(jù)、答題要求;最后是組織行文。答題形式要規(guī)范,按分答題,盡量用學科語言作答。

文章來源于精品學習網(wǎng)


專題推薦>>屆高考歷史5月學習指導高考歷史全程輔導全國學年高中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匯總全國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匯總全國學年初中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匯總全國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匯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87156.html

相關閱讀:高三學生致家長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