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知識與技能:1)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方法,能識別一些化學品安全標識。1.貼有下列危險品標志的藥品起火時,不能用水滅火的是A.6劇毒品 B.4遇濕易燃物品 C.8腐蝕品 D.6有害品(遠離食品)2)理解過濾和蒸發(fā)的原理,能夠使用過濾和蒸發(fā)的方法分離對應的混合物。2.下列關于粗鹽提純說法正確的是A.溶解粗鹽時,應盡量使溶液稀些,以保證食鹽完全溶解B.濾去不溶性雜質以后,將濾液移至坩堝內(nèi)加熱濃縮C.當蒸發(fā)到剩有少量液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液體蒸干D.將制得的晶體轉移到新制過濾器中用大量水進行洗滌3)結合具體實驗現(xiàn)象,能說出蒸餾、萃取和分液的基本原理,能夠通過模仿完成教材中的萃取和分液實驗。3.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種方法分離A.過濾 B.蒸餾 C.分液 D.萃取4.欲萃取碘水中的I2 ,不能作為萃取劑的是A.苯 B.酒精 C.CCl4 D.汽油5.根據(jù)混合物的特點,分離方法一般有過濾、蒸發(fā)、蒸餾……,欲把碘從碘水中分離出,可在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蕩后靜置,可觀察到現(xiàn)象 ,接著可用 方法將兩層液體分開,操作時用到的化學儀器叫 。6.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蒸發(fā)時,應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B.蒸餾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C.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D.萃取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水大4)能夠識別過濾、蒸發(fā)、蒸餾、萃取和分液過程中使用的儀器。7.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 過濾 ② 蒸發(fā)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轉移液體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8.下列儀器加熱時不需墊石棉網(wǎng)的是 A.燒杯 B.蒸餾燒瓶 C.錐形瓶 D.蒸發(fā)皿5)能夠說出檢驗SO42-的反應原理和實驗現(xiàn)象,并能獨立進行有關的操作。9.用可溶性鋇鹽檢驗SO42-離子的存在時,先在待測溶液中加入鹽酸,其作用是A.形成較多的白色沉淀 B.形成的沉淀純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陰離子及Ag+的干擾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陽離子的干擾第二節(jié)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知識與技能:1)知道“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集體的一個物理量,摩爾(mol)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1mol微觀粒子集體的規(guī)模大約是6.02×1023個,其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相對原子(或分子)質量。2)知道影響物質體積的三個因素是粒子數(shù)目、大小和距離。通過繪制微觀模型圖,理解三個因素對固體、液體和氣體體積的意義,能夠說出氣體的體積與粒子的數(shù)目、溫度、壓強的關系。10.已知3.01×1023個X氣體分子的質量為16g,則X氣體的摩爾質量是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質的量是科學上用表示物質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B.標準狀況下,22.4LCCl4是1molC.1mol硫酸鈉中含有6.02×1023個硫酸鈉分子D.同溫同壓下任何氣體的分子間距離幾乎相等3)能夠說出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知道特定條下,其數(shù)值約為22.4L,條改變,數(shù)值將發(fā)生改變。12.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 NAB.常溫常壓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離子數(shù)為0.02 NA C.通常狀況下,NA 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D.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的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shù)為 NA 4)知道表示溶液濃度的方法有多種,能夠說出物質的量濃度的表示方法。13.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2CO3溶液,正確的方法是① 將10.6 g Na2CO3 溶于100mL水中② 將28.6g Na2CO3•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釋至100 mL③ 將20 ml 5.0 mol/L Na2CO3溶液用水稀釋至100 mLA.①② B.②③ C.只有② D.只有③5)能夠進行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物質的量、物質的粒子數(shù)、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換算,領會上述各量之間換算的關鍵是經(jīng)過“物質的量”這一“橋梁”實現(xiàn)的。14.下列物質中所含分子物質的量最多的是A.4℃時2.7mL 水B.2.24L一氧化碳(標準狀況下)C.6.02×1022個氯化氫分子D.4.9g 磷酸15.同溫同壓下,等質量的下列氣體所占有的體積最大的是A.O3 B.CH4 C.CO D.N2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 mol H2O的質量為18g/mol B.CH4的摩爾質量為16g C.3.01×1023個SO2分子的質量為32g D.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物質體積均為22.4L17.0.5L 1mol/L FeCl3溶液與0.2L1mol/L Cl溶液中的Cl-的數(shù)目之比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18.兩個體積相同的容器,一個盛有一氧化氮,另一個盛有氮氣和氧氣,在同溫同壓下兩容器內(nèi)的氣體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總數(shù) B.質子總數(shù) C.分子總數(shù) D.質量6)知道定量配制溶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精確度要求,選擇所需儀器,獨立完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只要求會配制沒有明顯熱效用的溶液)。19.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1)若采用18mol/L的濃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濃硫酸的體積為 。(2)甲學生:量取濃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燒杯中,攪拌均勻,待冷卻至室溫后轉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將燒杯等儀器洗滌2~3次,每次洗滌液也轉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線定容,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①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確操作是 。②洗滌操作中,將洗滌燒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 ________。③定容的正確操作是 。④用膠頭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時,不小心液面超過了刻度,處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號)。A.吸出多余液體,使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B.小心加熱容量瓶,經(jīng)蒸發(fā)后,使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C.經(jīng)計算加入一定量的濃鹽酸D.重新配制(3)乙學生:用100 mL 量筒量取濃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攪拌均勻,待冷卻至室溫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線,再攪拌均勻。你認為此法是否正確?若不正確,指出其中錯誤之處 。7)知道溶液稀釋過程中溶質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20.實驗室需配制一種強酸溶液500mL,c (H+)=2mol/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A.取100mL5mol/LH2SO4,加入400mL水B.取200mL5mol/LHCl,加水稀釋至500mLC.取100 mL5mol/LH2SO4,加水稀釋至500mLD.取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釋至500mL第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一節(jié) 物質的分類☆知識與技能:1)初步認識分類的方法。了解樹狀分類法和交叉分類法是常見的分類方法。2)能根據(jù)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21.下列分類標準不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非離子反應(標準:是否在水溶液中進行)B.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濁液(標準:分散質粒子的大小)C.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非氧化還原反應(標準:元素化合價是否發(fā)生變化)D.化合物分為:電解質、非電解質(標準:溶于水或熔融狀態(tài)能否導電)22.下列物質既是鉀鹽又是無氧酸鹽的是A. Cl B. 2SO4 C. Na2CO3 D. OH 3)知道根據(jù)分散質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23.濁液、膠體和溶液的本質區(qū)別是A. 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B. 能不能透過半透膜 C. 能否透過濾紙 D. 有沒有丁達爾效應24.將飽和FeCl3溶液分別滴入下列液體中,能形成膠體的是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溶液 D. NaCl溶液25.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膠體外觀不均勻B. 膠體不能透過濾紙C. 豆?jié){是屬于膠體D. 膠體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的大小是大于100nm4)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具有丁達爾效應。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膠體和溶液。26.鑒別膠體和溶液最簡單的方法是A. 萃取 B. 蒸餾 C. 過濾 D. 丁達爾效應27.下列分離、提純、鑒別物質的方法正確的是A. 用丁達爾效應鑒別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B. 用過濾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膠體C. 用溶解、過濾的方法提純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D. 用加熱、蒸發(fā)的方法可以除去粗鹽中的CaCl2、gCl2等雜質第二節(jié) 離子反應☆知識與技能:1)理解電解質概念,知道電解質的概念是離子反應的基礎。28.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A. CuSO4 B. Al C. 石墨 D. 蔗糖2)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酸堿鹽的本質。29. 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Na+、H+和SO42-。下列對于NaHSO4的分類中不正確的是A.NaHSO4是鹽 B.NaHSO4是酸式鹽C.NaHSO4是鈉鹽 D.NaHSO4是酸3)知道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其表達方式是離子方程式。30.下列化學方程式中,不能用OH- + H+ === H2O 表示的是 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B. Ba(OH)2 + 2HCl === BaCl2 + 2H2O C. Cu(OH)2 + 2HNO3 === Cu(NO3)2 + 2H2OD. OH + HCl === Cl + H2O 31.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Na+、H+、CO32-、Cl- B.Na+、Ba2+、Cl-、SO42-C.+、 H+、SO42-、OH- D.Ag+、Al3+、NO3-、H+32.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哪種離子數(shù)目會減少A.CO32- B.Cu2+ C.SO42- D.Ba2+3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澄清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 Ca(OH)2 + 2H+ === Ca2+ + 2H2OB.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 OH- + H+ === H2OC.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D.氯化鎂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g2+ + 2OH- === g(OH)2↓34.下列各組物質相互混合后,能發(fā)生離子反應的是 A. C和CuO混合高溫加熱 B. 2SO4溶液和 gCl2溶液C. Na2SO4 溶液和鹽酸 D. NaOH溶液和Fe(NO3)3溶液4)會寫常見強酸、強堿和可溶性鹽的電離方程式。35.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NaOH === Na+ + O2- + H+ B. FeCl3 === Fe3+ + Cl3-C. Ca(NO3)2 === Ca2+ + 2(NO3) 2- D. H2SO4 === 2H+ + SO42-5)會書寫離子方程式。36.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碳酸鈉溶液中加入鹽酸 CO32-+2H+=H2O+CO2↑B. 稀硫酸中加入鐵粉 2Fe+6H+=2Fe3++3H2↑C. 碳酸鈣中加入鹽酸 CO32-+2H+=H2O+CO2↑D. 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硫酸 H++OH-=H2O37.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中為雜質),寫出所用試劑及離子方程式。(1)Na2SO4溶液(CuSO4)除雜試劑: ,離子方程式: 。(2)FeCl2溶液(CuCl2)除雜試劑: ,離子方程式: 。38.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按要求回答問題。(1)稀硫酸、稀鹽酸①可選用鑒別的試劑有(填編號)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Ba(OH)2溶液 ②鑒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三節(jié) 氧化還原反應☆知識與技能:1)根據(jù)實驗事實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39.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有氧元素的得失B、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元素化合價的升降C、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得失或偏移)D、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還原反應2)熟記常見物質的化合價,并能通過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判斷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性、還原性,被氧化、被還原。40.需要加入適當?shù)难趸瘎┎拍軐崿F(xiàn)的反應A.PCl3→PCl5 B.nO4--→n2+ C.SO3→HSO4- D.CO2→H2CO341.某元素從化合物中被置換成單質時,該元素的變化是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還原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還原 D. 既不被氧化,也不被還原42. 用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板上銅箔的反應是:2Fe3++Cu === 2Fe2++ Cu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Cu是還原劑,被腐蝕 B.Fe3+是氧化劑C.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D.該反應屬于離子反應43.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看(1)在制備下列三種氣體時,鹽酸起什么作用:(填序號) 制備H2 Zn + 2HCl == ZnCl2 + H2 ↑ 鹽酸起 作用 制備Cl2 nO2 + 4HCl == nCl2 + 2H2O + Cl2↑ 鹽酸起 作用 制備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鹽酸起 作用A.氧化劑 B.還原劑 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3)復習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以及從得氧、失氧角度劃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基礎上,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各種分類方法由于劃分的依據(jù)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圍。44.糕點等食品包裝入一個類似干燥劑的小袋??脫氧劑。其作用是吸收氧氣,使食物因缺氧而不變質、發(fā)霉等,從而長期保存食品。鐵脫氧劑就是利用鐵易被氧化的性質吸收氧氣,最終產(chǎn)物是Fe2O3∙3H2O。有關反應如下:① 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③ 2Fe(OH)3==Fe2O3∙3H2O (1)以上反應中,從是否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看,包括 和 兩種類型;從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角度看包括 和 兩種類型。(2)反應中作氧化劑的物質有 ,反應中Fe(OH)2是 劑。4)舉例說明生產(chǎn)、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45.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chǎn)、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生產(chǎn)、生活中的事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 金屬冶煉 B. 石灰水粉刷墻壁 C. 食物腐敗 D.燃放鞭炮 46.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與化學反應有關,下列現(xiàn)象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A.銅鑄塑像上出現(xiàn)銅綠[Cu2(OH)2CO3] B.鐵制菜刀生銹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蝕毀壞 D.鋁鍋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第三《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一節(jié) 金屬的化學性質☆知識與技能:1)了解Na、g、Al、Fe、Cu等常見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①了解鈉的物理性質(如:密度小于水,熔點低、硬度小等);了解鈉的保存;鈉與氧氣、鈉與氯氣、鈉與水的反應。 ②了解鎂是一種常見的金屬,具有金屬的一般特征(如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等),利用鎂的化學性質歸納金屬的共性。③能描述鋁的的物理性質,了解鋁與氧氣、酸、鹽溶液反應及其鋁與強堿溶液等化學性質;知道鋁的常見用途。④了解鐵的物理性質,認識鐵的化學性質。了解鐵與水反應。 47.下列有關鈉的物理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巽y白色金屬、谫|軟,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點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轃岷碗姷牧紝w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48.下列關于金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所有的金屬都是固態(tài)的 B.金屬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 C.活潑的金屬、或較活潑的金屬能與酸反應,但不能與堿反應 D.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態(tài)存在的49.下列物質中,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是A.碳酸鈉 B.氫氧化鋁 C.氧化鈣 D.碳酸鋇50.下列金屬在一定條下能夠與水反應,且生成金屬氧化物的是 A. B. g C. Fe D. Cu 51.下列有關鈉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鈉 ②金屬鈉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③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可以置換出銅 ④金屬鈉有強還原性⑤鈉原子的最外層上只有一個電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鈉的化合價顯+1價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2)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理解化學計量數(shù)比就是物質的量的比,能根據(jù)關于物質的量的比例式進行計算。(略)第二節(jié) 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知識與技能:1)了解幾種金屬氧化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①了解氧化鈉、過氧化鈉,認識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理解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等的反應,知道過氧化鈉的用途。②了解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氧化鋁與酸、強堿反應的性質,掌握知道氧化鋁的一些用途。③了解鐵的氧化物FeO、Fe2O3是堿性氧化物,具有堿性氧化物的通性。52.現(xiàn)在gCl2、AlCl3、CuCl2、FeCl3四種溶液只用一種試劑把它們區(qū)別開,這種試劑是A.氨水 B.AgNO3 C.NaOH溶液D.NaCl53.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敘述,正確的是A. 發(fā)酵粉中含有碳酸氫鈉,能使焙制出的糕點疏松多孔 B. 氧化鈉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為氧氣的C. 碳酸鈉的水溶液呈中性D. 硫酸鈉灼燒時火焰呈紫色54.下列關于鈉的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Na2O2是白色固體,和¬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B.Na2O2具有強氧化性C.Na2O有漂白作用D.都能與酸反應,生成含氧酸鹽,都是堿性氧化物55.下列物質中既能與稀H2SO4反應, 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a2CO3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56.對氧化鋁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 )A.酸性氧化物 B.堿性氧化物 C.兩性氧化物 D.不成鹽氧化物(像CO一樣) 2)了解幾種金屬氫氧化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知道金屬氫氧化物能與堿反應。①掌握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了解氫氧化鋁與酸、強堿反應,知道氫氧化鋁受熱分解(難溶性氫氧化物受熱分解)等性質。②了解鐵有兩種氫氧化物,它們分別由相對應的可溶性鹽與堿溶液反應制得。氫氧化亞鐵在一定條下轉化為氫氧化鐵。57.實驗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離子全部沉淀出,適宜用的試劑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鹽酸 D.氨水3)了解常見幾種鹽的性質。①知道Na2CO3與NaHCO3的物理性質。②能根據(jù)鹽的通性,認識Na2CO3和NaHCO3的化學性質。掌握碳酸鈉、碳酸氫鈉與酸反應,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等化學性質。掌握鑒別Na2CO3和NaHCO3的方法。③知道用可溶鹽與氨水制備氫氧化鋁。④通過對灰綠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2價鐵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質。理解Fe2+的還原性、Fe3+的氧化性,以及Fe3+和Fe2+的相互轉化。了解Fe3+的檢驗、鑒別方法。58.下列各組物質與其用途的關系不正確的是A.過氧化鈉:供氧劑 B.燒堿: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C.小蘇打:發(fā)酵粉主要成分 D.明礬:凈水劑59.下列各試劑中,不能用鑒別Fe2+溶液和Fe3+溶液的是A.NaOH 溶液 B.鹽酸C.NH4SCN 溶液 D.SCN 溶液60.下列有關Na2CO3與 NaHCO3 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熱穩(wěn)定性:Na2CO3 < NaHCO3B.堿性:Na2CO3 < NaHCO3 C.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 NaHCO3D.Na2CO3與 NaHCO3可相互轉化 61.下列關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鈉的溶解度,二者在一定的條下可以相互轉化B .二者熱穩(wěn)定性不同,碳酸鈉的熱穩(wěn)定性大于碳酸氫鈉的熱穩(wěn)定性C.二者都能與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但產(chǎn)氣量和反應快慢不同D . 碳酸鈉與石灰水反應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碳酸氫鈉則不能。62.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顏色不發(fā)生變化的是A.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B.硫酸鐵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鉀溶液C.鐵絲置于氯化銅溶液中一段時間 D.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還原性鐵粉63.在FeCl2、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濾出的不溶物中除銅粉外,還有少量鐵粉則濾液中A.肯定有Fe2+,可能有Fe3+ B.肯定有Fe3+,一定沒有Cu2+C.肯定有Cu2+,一定沒有Fe3+ D.肯定有Fe2+,一定沒有Fe3+和Cu2+64.下面關于Na2CO3和NaHCO3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熱時NaHCO3比Na2CO3穩(wěn)定B.在水中NaHCO3比Na2CO3溶解性大C.質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NaHCO3放出的CO2比Na2CO3多D.物質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放出的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65.要證明某溶液中不含F(xiàn)e3+而可能含有Fe2+。進行如下實驗操作時最佳順序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SCN溶液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66.物質有以下轉化關系:
根據(jù)上圖和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用化學式表示)(1)A是 ,B是 ,C是 ,X粉末是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67.Fe(OH)2很不穩(wěn)定,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F(xiàn)e(OH)2被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了獲得白色的Fe(OH)2沉淀,可以用不含F(xiàn)e3+的FeSO4溶液與用不含O2的蒸餾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應制備。(1)用硫酸亞鐵晶體配制上述FeSO4溶液時還需加入 。(2)除去蒸餾水中溶解的O2 常采用 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長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擠出NaOH溶液,這樣操作的理由是 。
4)了解金屬及其化合物都有焰色反應,能夠說出Na、的焰色反應現(xiàn)象。68.下列關于“焰色反應”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只有金屬單質才有焰色反應 B.只有金屬化合物才有焰色反應 C.只有某些金屬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應 D.只有金屬離子才有焰色反應第三節(jié)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知識與技能:1)了解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它們的合金。了解合金的種類和性能與成分有關。①能說出青銅的主要成分,鋼的主要成分。②能列舉出銅合金、鋼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6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人類歷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銅B.司母戊鼎是我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最重的青銅器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鋁合金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廣的合金是鋼70.鋁鎂合金因堅硬、輕巧、美觀、潔凈、易于加工而成為新型建筑裝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簾門、防護欄等。下列與這些用途無關的性質是A.不易生銹 B.導電性好 C.密度小 D.強度高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