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課時作業(yè) 一、選擇題 1.(2014•無錫一中期末考試)下列關于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氧呼吸的終產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產生的[H]在線粒體基質中與氧結合生成水 C.無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有[H]的積累 D.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原經有氧呼吸徹底氧化后釋放的能量多 答案:D 2.(2014•無錫一中期末考試)下列有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均是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的 B.高等植物只能進行有氧呼吸,不能進行無氧呼吸 C.是否產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主要區(qū)別 D.有氧呼吸產生ATP最多的是第二階段 答案:A 3.(2010•威海模擬)在有氧呼吸過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別發(fā)生在( ) A.第一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 B.第二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 C.第三個階段和第一個階段 D.第三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個階段在水的參與下,丙酮酸被分解為CO2;第三個階段中,在氧的參與下將前兩個階段產生的[H]氧化生成H2O。 4.(2014•福建龍巖一中)現(xiàn)有一瓶摻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吸進氧氣的體積與放出二氧化碳的體積之比為3?5,這是因為( ) A.有1/2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B.有2/3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C.有1/3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D.有1/4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答案:C 5.(2014•荊州中學高一期末考試)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產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氧濃度(%)abcd 產生CO2的量(mol)0.91.31.53.0 產生C2H5OH的量(mol)0.90.70.60 A.氧濃度為a時,只進行無氧呼吸 B.氧濃度為b時,經有氧呼吸產生的CO2為0.6mol C.氧濃度為c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發(fā)酵 D.氧濃度為d時,只進行有氧呼吸 答案:C 6.葡萄糖在細胞內氧化分解釋放能量是( ) A.一次釋放,約有40%轉移到ATP中 B.一次釋放,約有60%轉移到ATP中 C.逐步釋放,約有40%轉移到ATP中 D.逐步釋放,約有60%轉移到ATP中 答案:C 解析:有機物逐步分解的過程中將其儲存的能量逐步釋放,一部分能量轉移到ATP中,一部分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徹底氧化分解1摩爾的葡萄糖,可釋放出2870kJ的總能量,其中約1161kJ的能量轉移到ATP中儲存(1161÷2870≈40%)。 7.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在下列裝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內有活酵母菌)其中適于產生酒精的裝置是( ) 答案:A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型生物,在有氧氣存在時進行有氧呼吸,氧化分解葡萄糖,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選項中無葡萄糖,不能進行無氧呼吸。因為氧氣抑制無氧呼吸,氧氣越少,越利于無氧呼吸,故選A。 8.(2010•上海)在人和植物體內都會發(fā)生的物質轉化過程是( ) ①葡萄糖徹底氧化、谄咸烟寝D化為乙醇、燮咸烟敲撍s合、芷咸烟欠纸鉃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細胞呼吸、人和植物體糖類代謝的比較。在人和植物體內都能進行有氧呼吸,將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第一步是將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在缺氧條件下,人和植物體都能進行短暫的無氧呼吸,但是人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而植物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植物和動物體的細胞內都能進行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多糖的過程,植物體通過光合作用合成單糖再形成淀粉等多糖,人體在肌細胞和肝細胞內可將葡萄糖合成為糖原。故只有過程②在人體內不能發(fā)生。 9. (2014•山東卷)某興趣小組在室溫下進行了酵母菌無氧呼吸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滴管中冒出的氣泡是反應產生CO2的結果 B.試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無氧環(huán)境 C.若試管中的水換成冷水,氣泡釋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轉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答案:D 解析: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轉移至ATP,其余以熱能形式散失。 10.(2010•上海)如圖為線粒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不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是( ) A.②處消耗水 B.①處產生ATP C.②處產生二碳化合物 D.③處發(fā)生H+與O2的結合反應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線粒體的結構與細胞的有氧呼吸過程,意在考查考生對細胞呼吸過程的理解。圖示中①為線粒體外膜和內膜間的空隙,②為線粒體基質,③為線粒體的內膜。A正確:三羧酸循環(huán)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B錯誤:線粒體中產生ATP的部位是線粒體基質和內膜。 11.(2014•福建龍巖一中)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產生的CO2是否一樣多的實驗中,有無氧氣和CO2的多少分別屬于( ) A.自變量和因變量 B.因變量和無關變量 C.自變量和無關變量 D.自變量和對照變量 答案:A 12.在溫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續(xù)的陰雨天氣,為了保證作物的產量,對溫度的控制應當( ) A.降低溫室溫度,保持晝夜溫差 B.提高溫室溫度,保持晝夜溫差 C.提高溫室溫度,晝夜恒溫 D.降低溫室溫度,晝夜恒溫 答案:A 解析:作物產量指有機物的積累量,等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量與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量的差值。陰雨天氣,作物光合作用強度大幅度降低,要保證作物的產量,就必須降低作物呼吸作用的強度。影響作物呼吸作用強度的最關鍵因素是溫度,溫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快,分解有機物越多,因而應降低溫室溫度,特別是晚上的溫度,因為晚上只有呼吸作用而沒有光合作用。 13.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a摩爾的CO2,人在正常情況下消耗同樣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 A.213a摩爾B.112a摩爾 C.6a摩爾D.3a摩爾 答案:D 解析: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反應式是: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即每消耗1摩爾葡萄糖,產生2摩爾二氧化碳。人在正常情況下進行有氧呼吸的反應式為: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即人體內每消耗1摩爾葡萄糖,產生6摩爾二氧化碳。所以消耗同樣的葡萄糖,人體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酵母菌的3倍。 14.貯藏水果和糧食時,充加CO2或抽取空氣能延長貯藏時間,主要是由于( ) A.抑制有氧呼吸B.促進有氧呼吸 C.抑制無氧呼吸D.促進無氧呼吸 答案:A 解析:有氧呼吸進行得快慢主要與氧的含量、周圍二氧化碳濃度的高低有關系:氧氣的含量低(抽取空氣),有氧呼吸進行得慢,CO2對呼吸作用有抑制作用。 15.播種前浸種時間過長,就會引起爛種和爛芽,其主要原因是( ) A.細胞二氧化碳中毒 B.細胞酒精中毒 C.細胞乳酸中毒 D.細胞無法進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種子較長時間浸沒在水中無法得到氧氣,但在缺氧條件下種子仍能無氧呼吸,獲得能量,一般的種子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不是乳酸。如果長時間以這種方式呼吸,酒精積累過多,就會毒害細胞,從而引起爛種和爛芽。 二、非選擇題 16.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濃度下CO2的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請據(jù)圖回答:(注:實線表示O2吸收量;虛線表示CO2釋放量) (1)在外界氧濃度為10%以下時,該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 (2)說明無氧呼吸強度與O2含量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 (3)實線和虛線相交于C點,對于B、C點,以下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__。 A.C點時,植物既進行無氧呼吸,又進行有氧呼吸 B.C點時,植物只進行有氧呼吸,此時無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點時,植物無氧呼吸強度最弱 D.B點時,植物呼吸作用最弱 (4)AB段表示CO2釋放量減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5)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6)當外界氧含量為4%~5%時,該器官CO2的釋放量相對值為0.6,而O2的吸收量相對值為0.4。此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對值約相當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倍。 (7)由此可見保存水果、蔬菜應注意( ) A.控制空氣流通,使氧含量保持在10% B.控制空氣流通,使氧含量保持在5% C.不讓空氣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風良好,抑制無氧呼吸 答案:(1)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無氧呼吸強度隨O2含量的升高而逐漸減弱 (3)B、D (4)氧氣含量逐漸升高到5%時,無氧呼吸逐漸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不同氧濃度下的無氧呼吸強度 (6)1.5 (7)B 解析:該植物既可進行有氧呼吸,又可進行無氧呼吸,用方程式表示如下: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由此可知,有氧呼吸中,氧氣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釋放量;無氧呼吸只釋放CO2,而不吸收O2,酵母菌在不同氧濃度含量下,CO2的總釋放量為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中CO2釋放量之和,而有氧呼吸中CO2的釋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所以無氧呼吸中CO2的釋放量等于總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之差。(1)氧含量為10%以下時,CO2的釋放量曲線高于O2的吸收量曲線,說明無氧呼吸、有氧呼吸兩種方式同時存在,如果只有有氧呼吸,則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相等,兩曲線應重合。(3)B點時,該器官釋放CO2的量最少,說明有機物分解得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C點時,CO2釋放量等于氧氣的吸收量,說明此時只進行有氧呼吸,此時的無氧呼吸強度為0,即無氧呼吸被完全抑制。因此將B點理解為無氧呼吸最弱是不對的,B點表示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之和最弱,即呼吸強度最弱。(5)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CO2總釋放量與O2吸收量的差值,即無氧呼吸釋放CO2量,因而可代表無氧呼吸的強度。(6)當外界氧氣濃度4%~5%時,該器官O2的吸收量相對值為0.4,所以有氧呼吸過程中CO2的釋放量相對值也為0.4,則無氧呼吸過程中CO2的釋放量相對值為0.6-0.4=0.2。由下式可分別求出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過程中消耗葡萄糖的相對值:x=0.1,y=115,xy=1.5。 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 12 x0.2 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16 x0.4 17.(2014•無錫一中期末考試)下圖是測定植物細胞呼吸的裝置,請據(jù)下圖回答: (1)A瓶內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那么B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D瓶內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2)C裝置用不透光的玻璃罩住植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將C裝置中的植株換成萌發(fā)的種子,C裝置可否換成透光的玻璃罩__________。 (4)如果將C裝置內的植物換成乳酸菌(無氧呼吸型生物)營養(yǎng)液則D中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檢驗通入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檢驗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2 (2)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3)可以 (4)不變渾濁 乳酸菌的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