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物理
>
高一
>
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3.1 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 學案(粵教版必修1)
1.形變:物體在力的作用下______發(fā)生改變的現象.
2.彈性形變:物體在形變后撤去作用力時能夠完全__________的形變.
3.彈性限度:當形變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不能完全恢復__________,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4.彈力:發(fā)生__________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力.
5.彈力的產生條件
(1)兩物體______;(2)發(fā)生____________.
6.常見彈力
平時所說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彈力,繩中的彈力通常稱為______.
7.彈力的方向
(1)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______于兩物體的接觸面.
(2)繩的拉力方向沿著繩且指向繩______的方向.
8.胡克定律
(1)內容: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2)公式:______,其中k為彈簧的__________,單位:牛頓每米,符號:____________,它的大小反映了彈簧的軟硬程度.
9.物理學中用一帶有________的線段來表示力,________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得到的圖稱為____________;用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線段的箭頭指向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得到的圖叫做__________.
一、彈性形變
[問題情境]
1.壓縮彈簧、海綿,用手彎曲竹片,我們能明顯地觀察到什么現象?
2.我們用力拉彈簧直到不能再伸長會看到什么現象?
[要點提煉]
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______發(fā)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形變.
2.物體發(fā)生形變后在撤去外力時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______形變.
3.彈性限度: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了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體就不能完全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彈簧在使用過程中不能超過其彈性限度.
二.彈力
[問題情境]
你用扁擔挑過水嗎?打過彈弓嗎?玩過蹦蹦床嗎?練過拉力器嗎?總結一下,在這些活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力?在物理學中把它們叫做什么力?
[要點提煉]
1.定義: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2.彈力產生的條件:(1)物體直接相互________;(2)物體發(fā)生__________.
3.彈力的方向:跟物體恢復形狀的方向______.
(1)一般情況:凡是支持物對物體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發(fā)生形變而對物體產生的彈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2)一般情況:凡是一根線(或繩)對物體的拉力,都是這根線(或繩)因為發(fā)生形變而對物體產生的彈力;拉力的方向總是沿線(或繩)的方向.
(3)彈力方向的特點:由于彈力的方向跟接觸面垂直,面面接觸、點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觸面的.
彈力的大。号c形變大小有關.一般來說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三、胡克定律
[要點提煉]
1.胡克定律: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______________成正比,即F=kx,其中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單位的符號是N/m.
2.注意的問題
(1)胡克定律的成立是有條件的,就是彈簧發(fā)生“__________”,即必須在彈性限度內.
(2)F=kx中的x是彈簧的________,是彈簧的伸長(或縮短)的長度,而不是彈簧的長度.
(3)F=kx中的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它反映了彈簧的軟硬程度,大小由彈簧本身的性質決定,與彈力的大小______.
(4)在應用F=kx時,要把各物理量的單位統(tǒng)一到國際單位制中.
(5)公式ΔF=kΔx可作為胡克定律的推論使用,式中ΔF、Δx分別表示彈力變化量和形變變化量.
(6)判斷彈簧彈力的方向時,要注意彈簧是被拉伸還是被壓縮或兩者均有可能,計算彈簧彈力大小的方法一般是根據胡克定律,有時也根據平衡條件來計算.
例1 關于彈力的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兩物體相接觸就一定產生彈力
B.只要兩物體相互吸引就一定產生彈力
C.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一定產生彈力
D.只有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才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彈力作用
聽課記錄
例2 如圖1所示,一個球放在“V”形兩光滑面AC和AB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畫出球所受的彈力.
圖1
變式訓練1 如圖2所示,光滑但質量分布不均勻的小球的球心在O點,重心在P點,靜止在豎直墻和桌邊之間.試畫出小球所受彈力.
圖2
例3 豎直懸掛的彈簧下端,掛一重為4 N的物體時彈簧長度為12 cm;掛重為6 N的物體時彈簧長度為13 cm,則彈簧原長為______ cm,勁度系數為______ N/m.
聽課記錄
圖3
變式訓練2 如圖3所示,A、B兩物體的重力分別是GA=3 N,GB=4 N.A用細線懸掛在頂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間輕彈簧中的彈力F=2 N,則細線中的張力FT及B對地面的壓力FN的可能值分別是( )
A.5 N和6 N B.5 N和2 N
C.1 N和6 N D.1 N和2 N
圖4
例4 如圖4所示,疊放的物體A、B靜止于水平地面上,物體A對物體B的壓力是10 N,試畫出這個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圖5
例5 如圖5所示,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球放在互成120°角的兩塊光滑平面之間,保持靜止狀態(tài),球與水平面AB相切于a點,與傾斜面AC相切于b點,試分析球的受力情況,畫出球的受力示意圖.
圖6
變式訓練3 如圖6所示,一小球用兩根輕繩掛于天花板上,小球靜止,繩1傾斜,繩2恰好豎直,則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 )
A.1個 B.2個
C.3個 D. 4個
【即學即練】
1.下列有關彈力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彈簧才有可能施加彈力
B.施加彈力的物體一定有形變
C.墨水瓶放在課桌上,墨水瓶對課桌施加了彈力,但墨水瓶并沒發(fā)生形變
D.壓力就是豎直向下壓的力
2.將一本書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B.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在數值上等于書受的重力
C.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書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D.書能靜止,是由于書的重力大于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3.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壓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彈力
B.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總垂直于接觸面
C.輕繩、輕桿上產生的彈力總是在沿繩、桿的直線上
D.輕桿不同于輕繩,彈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沿桿的直線上
4.畫出圖中小球或桿所受彈力的示意圖.
參考答案
課前自主學習
1.形狀 2.恢復原狀 3.原來的形狀
4.彈性形變 5.(1)接觸 (2)彈性形變
6.壓力 支持力 拉力 張力
7.(1)垂直 (2)收縮
8.(1)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 (2)F=kx 勁度系數 N/m
9.箭頭 箭頭 力的示意圖 力的圖示
核心知識探究
一、
[問題情境]
1.觀察到形狀或體積發(fā)生了改變.
2.彈簧被拉直后不能恢復原長.
[要點提煉]
1.體積 2.彈性
二、
[問題情境]
它們是壓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觸力,在物理學中叫彈力.日常生活中,推、拉、提、壓是彈力常見的表現形式.
[要點提煉]
2.(1)接觸 (2)彈性形變 3.相同
三、
[要點提煉]
1.伸長(或縮短)量x
2.(1)彈性形變 (2)形變量 (3)無關
解題方法探究
例1 D
例2如下圖所示.
解析 由于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一定與AB面和AC面相互擠壓,所以球一定受到兩斜面的彈力作用,彈力的方向與斜面形變的方向相反,分別垂直于AB面和AC面指向球體.
此題也可以用假設法判斷,假設去掉其中一個斜面則球都不能靜止,由此可知兩斜面對球都有彈力作用.
變式訓練1 如圖所示.
解析 由于彈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在A點,彈力F1應該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徑方向指向球心O;在B點彈力F2垂直于墻面,因此也沿半徑指向球心O.
例3 10 200
解析 彈簧下端懸掛物體時彈簧要伸長,由胡克定律得知:彈簧的拉力與彈簧伸長量成正比,即F=kx,其中k為勁度系數,x為彈簧伸長量,x在數值上等于伸長后總長度L減去原長L0,即x=L-L0.改變懸掛重物的重力,伸長量變化,這樣可以列出兩個方程,通過方程組可求出彈簧原長和勁度系數.
設彈簧的原長為L0,勁度系數為k,設掛G1=4 N的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L1,掛G2=6 N的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L2,則L1=12 cm,L2=13 cm,由胡克定律得:
G1=k(L1-L0)
G2=k(L2-L0)
代入數據解得:L0=10 cm,k=200 N/m
即彈簧原長為10 cm,勁度系數為200 N/m.
變式訓練2 BC
例4 見解析
解析 (1)畫力的圖示:
①選定標度:此題用2 mm長的線段表示2 N的力.
②從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線段,線段長短根據選定的標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線段上加刻度,如圖甲所示,也可以如圖乙所示,從O點(用O點代替B物體)豎直向下畫一段五倍于標度(即10 mm)的線段;
③在線段上加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2)畫力的示意圖:從作用點或從B的中心處沿力的方向畫一線段,并加上箭頭,表示方向,然后標明FN=10 N即可,如圖丙所示.
例5 見解析
解析 解法一 放在水平面上的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擠壓水平面,使水平面和球同時發(fā)生微小形變.水平面AB由于發(fā)生微小的壓縮形變后要恢復原狀,對球產生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彈力Fa.球與傾斜面AC相切于b點,球是否受到AC面對它的彈力作用呢?假設把AC面輕輕地從左側拆除,將觀察到球仍保持靜止狀態(tài).現球與AC面雖然在b點接觸,但不相互擠壓,不發(fā)生形變,故AC面對球沒有彈力作用.綜上所述,球受到重力G和水平面AB對它的支持力Fa兩個力的作用,保持靜止狀態(tài),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Fa=G,受力示意圖如圖甲所示.
甲 乙
解法二 假設法
假設所有與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都施加了彈力,畫出假設狀態(tài)下的受力圖,判斷受力情況與原有狀態(tài)是否矛盾.若矛盾,說明假設不正確,則兩者間無彈力產生;若不矛盾,說明假設正確,則有彈力產生.現用這種思路再分析上例.假設AC面和水平面AB對球體都產生彈力,分別為Fb和Fa.對球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Fb的存在顯然不能使球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與題設條件(球體靜止)相矛盾.故AC面對球體無彈力.
變式訓練3 B
即學即練
1.B 2.BC 3.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65221.html
相關閱讀:
必修一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學案
上一篇:
電場強度
下一篇:
力的合成
相關主題
必修一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學案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教學設計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探究物體運動與受力的關系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
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研究摩擦力
必修一 2.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學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
【學習目標】 1.知道豎直方向上的拋體運動是具有豎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時所……
機械能守恒定律
第5節(jié) 機械能守恒定律 【學習目標】 1.知道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適用條。 2.會應用機械能守……
6.3 萬有引力定律 學案(人教版必修2)
6.3 萬有引力定律 學案(人教版必修2) 1.假定維持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力與使得蘋果下落的力……
高一物理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導學案
【題名稱】 必修一考點總結 考點1: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
自由落體運動
2.4自由落體運動 學習目標: 1.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它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相關閱讀
描述圓周運動
必修一第三章 3、摩擦力 (學案)
力的合成與分解學案
6.6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學案(人教版必修2
高一物理上下冊教案(全)
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形變與彈力》學案
7.1 追尋守恒量 學案(人教版必修2)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