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外波段拍攝到的銀河系照片
據(jù)俄羅斯《紐帶》網(wǎng)8月16日報道,科學家們?nèi)涨霸谟^測銀河系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太空中氚(氫最重的同位素)的含量要遠遠高于人們先前估算的數(shù)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天文學家杰夫里?林斯基認為,這一最新發(fā)現(xiàn)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有關恒星和星系形成過程的基本理論。
林斯基介紹說,宇宙中的氚元素多隱藏在星際塵埃的后面并且不易被直接觀測到。
在此次觀測過程中,天文學家們利用了遠紫外線光譜探測儀(簡稱FUSE)傳回的數(shù)據(jù)。通過FUSE,科學家們清楚地看到了星際塵埃后氚原子所發(fā)出的特有光輝。
林斯基教授指出,先前科學家們曾認為,在宇宙誕生后形成的氚之中,幾乎有近三分之一都成為構成恒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通過分析FUSE觀測到的數(shù)據(jù),銀河系中氚的實際含量要比先前的估計值低大約15%,并且分布的也不均勻。
他表示,正是由于這一偏差,使得科學家們必須重新審視許多天文學領域的基本理論。
FUSE獲得的數(shù)據(jù)似乎表明,恒星在其形成過程中所消耗的氚的數(shù)量要遠遠低于以前的估計。這樣以來,就必須重新修訂有關銀河系化學演化過程的理論。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