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后一個 “農夫-??提高歷史課堂效率的新嘗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提高課堂效率的新嘗試 ,是我在本屆高一進行的,產生這種想法是源于我首次面對上海新高考"3+3"模式下的高一歷史教學,深知不可能要求學生有更多時間課下做歷史作業(yè) ,可否不要作業(yè) ,以此來滿足新高考背景下學生對歷史課的期待呢?

不要作業(yè),學生相應的能力全在課上獲得,成敗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此,在高三教學結束到高一教學開始之間的3個月里 ,我對教學組織、學法引導、概論與考點的基礎教學 、課上能力訓練都全力改進 ,要把課上能用的招數(shù)都使出來,把全部重擔先壓到我自己身上 ,是否會有滿意的結果,我心里也沒底。

一、 初試后的收獲與感受

初試 ,效果很好,從課堂感覺和考試結果可看出。課上,一進教室,學生們圍坐在講桌旁成月牙形 ,更有部分學生坐在講桌旁的地板上,從亮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期許;期中考 ,我的6個普通班歷史科平均分超過年級平均分,其中高一 (9)班更以平均分高于優(yōu)中選優(yōu)的三個 "實驗班"59 的成績位列年級第一 ! 期末考和高一下半年期中考 ,平均分還是領先于年級平均分,特別是高一6B3班 (是高考等級考選考歷史的3班,在 "6"班上歷史課 ) 更以平均分高于年級選考歷史班級平均分6分的成績領先!這是在我不要作業(yè)、學校 "背靠背命題" (高二教師給高一學生出考題 ) 而另外7個班甚至每個學生要交兩本練習冊的情況下取得的,我的學生很開心,而我更多的是感慨,不容易!

二、改進教學的努力

開心 ,是課上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不要作業(yè) ,教師不輕松 ,我的功夫下在全力改進課堂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感覺比已往高三教學還要累。盡管很累 ,但努力對學生的成長很有用 ,讓我這個講桌前的勞動者也很開心。

1.跟我學,先坐過來——座位和氛圍的改變

要沖,先跟我來! 首次進教室,我要把學生引過來,坐到我身邊來 ,我說剛剛送走的高三歷史班最高分馬燕冉和上一輪考入北大的瞿思佳都坐第一排 ,前邊看得清、聽得清 ,我的課堂允許你坐到你感覺最舒適 、最開心的地方??學生聚攏過來 ,適合交心的距離和愉悅的氛圍有了。第一次課 ,我用這種方式引導你坐過來 ,以后,我要努力用歷史課的魅力把你引過來!

2.講不一樣的歷史——學科定位的調整

學科定位最重要,是我教學處理和努力的方向。我的定位是學有用的歷史,即發(fā)展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為其認識身處的社會乃至于現(xiàn)代世界提供幫助 ,為學生人生提供幫助,這與高考改革倡導的方向并不相悖。教學時更多地引導學生關注多角度分析的方法和論從史出、史由證來、孤證不立的原則,讓學生真切地感覺到課上學歷史有用。論嚴密的邏輯 ,比不上數(shù)學 ;論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比不過物理 ;但論對社會問題認識能力的獲取,我要讓學生感受到所有的學科都比不上我的歷史課! 這樣的歷史課,學生才可能看得起。

3.來 "圍觀"——學法上的 "暗示"

第一課學法引導,嘗試不直接告訴該怎么學,而是帶他們看學哥、學姐怎樣學,在類似 "圍觀"的過程中把我心里想講的學法"暗示"給學生。我從剛送走高三學生中選四種情形給他們看 ,如 "馬燕冉——學科狀元怎么學歷史" 、 "瞿思佳——后來居上靠什么" 、 "密文軒—— '玩'出來的后起之秀"、"郭靜宜——遲到的努力,曲折的惋惜"。

身臨其境和言之有據(jù),更有吸引力。介紹時,說到誰的學法、作業(yè)或考卷,立即把其照片展示出來;哪做得好,哪做得不如意,對著照片上作業(yè)本的頁面再"面批"—遍。

寄予希望,更有指向性。學法合適,"普通班 "學生完全可以做到比"實驗班"優(yōu)秀 ,如馬燕冉;基礎薄弱生也可變?yōu)橛懈偁幜Φ膬?yōu)秀學生,如瞿思佳、密文軒 ;學法不當或稍稍容忍惰性可能會出現(xiàn)本不該有的曲折,如郭靜宜。趨向于優(yōu)秀,學法不一 ,適合你的才是最合適的。

精神激勵,學法更有效。求真、求準的精神,馬燕冉做得好 ;為理想而拼搏甚至拼命的精神,瞿思佳做得好 ;用自己感覺決樂的方式持續(xù)努力,密文軒做得好 ;扭轉困境時骨子里有一種堅毅品格,郭靜宜后來做得就很好。

4.看準 "龍頭",再識 "龍身"——基礎教學理清歷史邏輯基礎教學,把相對嚴密的歷史邏輯放到特定時空中,豐厚時空意識和深化對關聯(lián)的理解 ,發(fā)展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觀察力,是我的努力方向。

單元教學 ,看準 "龍頭"是關鍵 ! 看似散亂的事件之間有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猶如一條龍,找到"關鍵點"后順著內在聯(lián)系把 "歷史邏輯"理清 ,是我課上全力挖掘的。

單元 "概論"教學 ,結合 "考綱"理清本單元的大 "邏輯"。教材上"概論"寫得好的就用,不好的改用自己整理的。如宋史 "關鍵點"是宋朝的建立是 "武將奪皇權",順著這個"龍頭"往下看 ,就是鑒于唐末五代以來武將威脅皇權的歷史教訓 ,確立"重文防武"國策 ,而"重文防武"的"文官體制"負面作用就是帶來冗官、冗兵 、冗費以及積貧、積弱的后果。北宋 "積貧、積弱",才有"多民族政權的并立"和被少數(shù)民族政權結束以及因為陸上商路的受阻而出現(xiàn)的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北宋 "積貧、積弱",才有北宋中期王安石為 "富國強兵"而進行的變法;由于 "重文",才有宋科技與宋詞的輝煌 。介紹邏輯時 ,結合看教材中標有時間范圍的三張圖—— "北宋"、 "南宋 "、宋 "海上絲綢之路"圖 ,具體的宋史 "考點"就易學了。

單元 "考點"教學時,要理清小 "邏輯",如宋史考點 "王安石變法", "關鍵點"是 "原因"中北宋中期 "積貧積弱"的 "困境",而這種 "困境"主要是宋 "重文防武"的國策導致,王安石在不能改變這一國策下謀求 "富國強兵"難上加難,這樣理清了,深化理解就容易多了。

5.先樹 "信心",后學 "方法"——能力訓練課上跟我來能力訓練 ,不做課下作業(yè) ,跟著我課上來完成! 這種訓練在單元基礎教學后立即進行,不是發(fā)試卷給學生單個做 ,而是帶學生看幻燈片上我提供的試題師生共同做。訓練分 "高考試題"與 "拓展訓練"兩步。

第一步,拿 "高考試題"樹 "信心"、學 "方法"。把本單元近十年上海高考考過的全拿來 ,先"選擇題 ",后 "材料題 "。有的很簡單 ,我不舍棄,是想借此樹立學生的 "信心";有的能力要求較高,我來講 "方法"。而我講,不是講高考題的答案如何對 ,而是針對問題該怎判斷 、怎表述,高考答案哪好、哪不好,還欠缺哪方面的觀察和判斷和哪方面的表述。如宋史,我選用2019"絲綢之路"題 ,用此題引出判斷材料的真實性、權威性和可靠性的方法以及文獻和考古材料相互印證的方法 ,對答案中欠缺的地方提出我的看法 ,而對2018年 "開國議政"一題 ,則一帶而過。對2019年以來考過的12道選擇題,則每3道做成一張幻燈片,全班一起做 ,做對了,立即鼓勵;不會做 ,則立即釋疑解難,幫助回顧基礎,引導方法。

第二步 ,做 "拓展訓練",圍繞重要考點。如宋史中 "文官體制"精心選擇和設計 "材料題"以拓展學生 "材料處理"和 "歷史闡釋"的能力;圍繞一般考點設計 "選擇題"拓展時空意識和深化對關聯(lián)的理解能力。題量選用,宜精不宜多。

三、期中考試后的擔心

高一上半年期中考試后的成績 ,給我和學生驚喜 ,我的嘗試有成效 ! 高興的同時,我更多的是擔心 ,因為課下作業(yè)在提高成績上是有用的,我如果還不要作業(yè) ,期末考試還能領先嗎? 考試分析時 ,分享喜悅和鼓勁的同時我說了我的擔心 ,同時把我不教的班級的作業(yè)堆照片給他們看 ,還特別選取 "實驗班 "幾個學生認真完成和訂正作業(yè)的頁面照片給他們看 ??我是 希望他們看到后,課上更努力!

我說我可以繼續(xù)不要你們的作業(yè),但我給你們講一個我上小學時看到的場景 :那年春天,老師帶我們看種地 ,看到一頭牛拉著犁杖耕地很吃力 ,后面的農夫拿皮鞭狠狠地抽打牛,牛身上都是汗,為了打得更疼,農夫還在鞭末梢處故意打了個很大的結,好可憐的牛! 再往前走,又看到一頭牛也拉著犁杖耕地,也是·身汗,但這個農夫只是時不時高揚起皮鞭在空中晃蕩 ,不往牛身上打。再看 ,這牛遇到硬地 ,拉不動犁杖 ,就一條前腿跪地甚至雙腿跪地拼命往前拉 ,鼻子里噴出白氣 ,這農夫把鞭子都晃圓了,還是沒打 。等犁過這一小段硬地牛站起來后,這農夫叫停了牛 ,上前順著牛毛撫摸牛......我當時很佩服這頭牛,其跪地耕田的拼命精神后來曾多少次激勵我不畏懼艱難 ,但今天,我更佩服這后一位 "農夫"! 我告訴你們 ,不要歷史作業(yè) ,我是想做后一個 "農夫",我希望你們在我的歷史課堂上能做后—個拼命耕田的 "牛"!

我的學生沒讓我失望 ,高一上半年期末考和下半年期中考不管是平均分還是班級 、個人排名,他們仍然領先!

四、嘗試后的隱憂

從三次考試成績看,不要作業(yè)的嘗試成功了,但高興之余 ,我心里更多的是隱憂 。我深知成績的取得是我和學生課上拼搏的結果 ,與我多方面改進教學、竭盡全力拼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關,但我此時最想 自問的是這樣不要作業(yè),成績還會持續(xù)領先嗎?

雖然高一三次考試領先 ,但第二次考試即高一上半年期末考試分析時,我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告訴他們 ,領先是領先 ,但領先幅度變小了,這與我告訴的考試范圍權重不準確有關 ("背靠背命題",世界古代史分數(shù)意外占50%,而我考前按以前慣例說只占不到l0%) ,更與另外班每人認真做兩本課下歷史作業(yè)的努力有關。另外 ,上半年高一歷史每周2課時,我可以竭盡全力擠出時間做課上相對完整的能力訓練,而下半年建平中學高考不選歷史的學生(只參加水平考 ) 每周減少為1課時,這種情況下我擠不出相對完整的課上時間訓練了,我再不要作業(yè)能行嗎?

上一輪高三 ,我有學生叫郭靜宜 ,第一次交作業(yè) ,她未交,問她怎沒交 ,她立即淚如泉涌,轉身望窗外 ,再轉過身來流淚更多? ··這么多的眼淚告訴我她有難處 ,我立即說不交就不交 ,只要你心里感覺歷史能會就行。她前三個月不交作業(yè),問就流淚,成績從班級前20名最后穩(wěn)定在約班級最后5名。約第4個月初找我,流淚,說老師我想交作業(yè)??我說只要你真努力,憑你的素質如果有拼命往前沖的想法 ,來得及。這樣,由于起步晚,盡管后來她有拼命的精神,但考前還是沒完成預想的復習,高考她的成績有提高,但依她的素質,本還可以有更好的成績。今年除夕夜幾乎就是在零點的那一刻,手機里來了拜年的短信 ,一看,第一個給我拜年的竟然是她 ,當時我突然有眼淚圍著眼圈轉的感覺 ,上一輪我唯一對不起的學生就是她啊 ! 如果第一次不交作業(yè),我就能說服她跟上 ,不就可以避免她的曲折和遺憾了嗎!可是,面對一個幾乎是瞬間就淚如泉涌的學生 ,作為歷史教師我更是人啊,我知道她確實是因為各科作業(yè)太多 、她寫字又慢,我能不同情她嗎!

作為教師 ,我深知適當?shù)淖鳂I(yè)有益 ,但靠多留作業(yè)占用學生課下學習時間來提高成績是教師的良心所不允許的,教師的良知讓我更知道在改進自身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才是正途。盡管下半年課時縮減一半 ,盡管三次考試中第二次平均分領先優(yōu)勢不明顯 ,我和我的學生都面臨新的嚴峻挑戰(zhàn),但我還是想繼續(xù)做后一位 "農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220388.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拿破侖滑鐵盧戰(zhàn)役失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