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作者:旬邑縣清塬鎮(zhèn)中學 楊忠平

《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體,教學不只是忠實地實施教學計劃的過程,更是一個適合于學生個性主體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過程。明代學者陳獻章說:“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笔澜缰目茖W家愛因斯坦也講過類似的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后者僅僅是方法和實驗過程,而提問,則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要害。課堂提問的重要之處不僅在于切入學生的疑惑之點,設置懸念,從而激活學生的積極思維和主動探索的欲望,還在于激起學生探究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求知欲,為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創(chuàng)造機會,保證學生能夠保持相對長久的濃厚學習興趣。

教師若不諳熟發(fā)問的技術,他的教學工作是不易收效的。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有助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不斷調控課堂教學,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沒有抓準提問的契機,或者不懂提問的藝術,或者沒有設置好教學中的提問技巧,出現(xiàn)了不少提問的誤區(qū)。如提問次數(shù)過多,有些問題過于簡單而且沒有準確性,有些老師喜歡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等;提出的問題空泛、難度大、沒有教學的針對性,有些教師發(fā)問后,還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就要求立刻作答,這樣只會壓抑學生的思維訓練;提問沒有面對全體學生只顧優(yōu)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傷差生的積極性。以上種種提問的做法,都是不科學的,它不僅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扼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說鍛煉思維能力了。課堂提問是溝通教師、學生,聯(lián)系教材的橋梁,是師生進行信息交流與反饋的主要渠道,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重要手段。問題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情感的啟動、知識的掌握、思維的發(fā)展、學習方法的改進等,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及問點,保證各層次問題比例恰當通過改進課堂提問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善于等待,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掌握發(fā)問時機,將“追問”進行到底,叩開知識大門;善于利用提問,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課堂提問的方法。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有助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不斷調控課堂教學,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305104.html

相關閱讀:高考語文常識??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