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教材插圖的教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 要: 插圖是生物教材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最直接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若能適時、有效的運用插圖,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幫助師生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等方面,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旨在通過一幅教材插圖的教學,探討如何發(fā)揮插圖作為課程資源的效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yǎng)。

 

關鍵詞: 生物課堂教學 教材插圖 能力培養(yǎng) 

 

插圖是實用性極強的直觀教材,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些重要的教學資源卻被束之高閣,成了老師學生遺忘的角落。教學中若能適時、有效的運用插圖,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幫助師生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等方面,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僅以一幅教材插圖的教學為例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下圖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第二章第四節(jié)“免疫調節(jié)”中的一幅插圖──“AIDS患者體內HIV病毒濃度和T細胞數(shù)量變化圖”。利用該圖可以完成“免疫調節(jié)”的復習教學,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綜合運用、獲取信息、歸納與分析、實驗設計等多方面的能力。

 

 

 

 

 

 

 

 

 

 

 

1.教材分析

 

《免疫調節(jié)》為人教版必修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第二章第四節(jié)內容,山東省2013年高考考試說明的考試要求為: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Ⅱ);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Ⅰ)。歷屆高考試題多以選擇題、圖解形式出現(xiàn),題目常與生活實際中的病例相結合,著重考查學生的審題、識圖、綜合運用、獲取信息、實驗與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本課內容知識點多而分散,學生記憶難度大任務重,概念模糊,線索不清晰。

 

2.教學目標

 

學生普遍掌握了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功能、抗原抗體的概念、艾滋病的發(fā)病原理和傳播途徑,但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還不是很清晰,各種淋巴細胞的來源和作用不能辨析,所以作為高三復習課,可以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概述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過程。

 

能力目標:利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示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歸納的能力;通過素材分析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與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艾滋病的素材分析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健康,確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關愛生命,關愛社會。

 

3.設計思路

 

復習課的首要任務在于使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網絡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復習課要源于平時教學、高于平時教學,有新的高度、新的內容、新的方式,讓學生有新的收獲。筆者設計了以解讀分析“AIDS患者體內HIV病毒濃度和T細胞數(shù)量變化圖”作為教學主線,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層層深入,利用學生原有知識搭建平臺,理清線索,使之形成知識網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在綜合運用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識記,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注重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一理念。教學主線如下:

 

4.教學過程

 

4.1播放“AIDS”相關資料,引入課題

 

艾滋病(英語: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譯為艾滋。,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的反轉錄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統(tǒng)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病原體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癥狀,統(tǒng)稱為綜合癥,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而這種綜合癥可通過直接接觸黏膜組織(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門等或帶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而傳染。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本段視頻既有助于學生了解AIDS的致病機理、患者死亡原因及防護措施,又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

 

4.2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及人體三道防線

 

“AIDS”全稱是什么?HIV的致病機理是什么?學生討論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HIV病毒侵入機體后機體怎么進行防衛(wèi)?初期患者體內HIV濃度為什么會升高?由學生表述出人體的三道防線。

 

4.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經過一段時間后患者體內HIV濃度為什么又下降了?由學生分組討論原因,總結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及相互關系。

 

4.3.1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

 

HIV病毒侵入機體后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共同起作用。首先由學生看課本上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圖,看圖表述并畫出概念圖,注重理清各種細胞的作用。通過繪制概念圖,培養(yǎng)學生圖文轉化能力、識圖析圖能力、文字信息處理分析能力和概括表達能力。

 

 

4.3.2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關系

 

再由學生列表比較細胞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如下表一)。 

項    目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作用對象

 

 

效應細胞

 

 

效應方式

 

 

相互關系

 

 

4.3.3免疫細胞的作用

 

由學生根據(jù)概念圖歸納總結各種免疫細胞的作用(如下表二)。

細胞名稱

來    源

功    能

吞噬細胞

 

 

B細胞

 

 

T細胞

 

 

漿細胞

 

 

效應T細胞

 

 

記憶細胞

 

 

 

4.3.4艾滋病的流行和預防

 

看圖分析HIV濃度與T細胞的數(shù)量關系圖表,討論為什么不同艾滋病患者最后的死因卻各不相同?由學生自己討論得出艾滋病的發(fā)病原理、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等等。預防艾滋病,我們該怎么做?教師滲透情感教育。

 

4.4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AIDS患者直接死因是什么?學生閱讀“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統(tǒng)受損的關系”,反推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4.5免疫異常引起的疾病

 

“AIDS”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免疫缺陷對人體健康不利,那么免疫功能過強對人是否有利?由學生總結免疫異常的兩類情況。了解兩類免疫異常的原理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會關愛生命,關愛社會。

 

4.6免疫學的應用

 

在比較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中重點分析T細胞的作用,得出T細胞既參與細胞免疫也參與體液免疫這一結論。后期T細胞數(shù)量減少與HIV濃度升高有何聯(lián)系?AIDS患者能否通過接種疫苗治愈?器官移植呢?若T細胞被破壞,則細胞免疫不存在,體液免疫也將大部分喪失,因此隨著T細胞數(shù)量的減少,HIV濃度會升高,而接種疫苗或器官移植均不是對AIDS患者有效地防療措施。但不涉及T細胞破壞的其他病原體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免疫預防和免疫治療的原理,并通過設計“證明胸腺與特異性免疫的關系”“證明抗體具有專一性”“證明血清抗體有治療作用”“證明二次免疫較一次免疫快而強”等相關實驗來強化對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5.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基于一幅教材插圖,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層層深入,構建起“免疫調節(jié)”知識網絡,并進行適度拓展。教材插圖在教與學的全程中都發(fā)揮著作用,是教師教學的主線,也是學生學習的線索。通過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分析曲線,在應用中深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增強了知識的連貫性、整體性,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和綜合運用的能力,通過四個自主探究實驗題,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設計的能力, 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主要參考文獻:

 

 《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64667.html

相關閱讀:第2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閱讀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