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高中生尤其是高一新生,物理學科是最難的學科,怎樣才能學好高中物理學呢?吉大附中高中部物理教師郭兆兵從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出發(fā),給高中生提出了具有指導意義的建議。

  了解初高中物理的差異性

  郭老師介紹,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知識量劇增,知識難度明顯增強,思維深度、廣度、維度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從定性到定量,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從簡單的單因素邏輯推理到多因素復雜邏輯推理,對數學知識的要求和運用也提高了。初、高中物理這一很大的臺階,對于有些學生來說,逾越的時間可能會較長,如果對此認識不足,就會在開始階段被落下,造成后來跟不上學習節(jié)奏,最后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

  概念、規(guī)律應引起足夠重視

  郭老師指出,學習物理離不開概念和規(guī)律,很多同學只是機械地去記憶書本上的內容,而忽視概念和規(guī)律的來龍去脈、內涵、外延、適用條件和使用方法等,結果問到概念和規(guī)律都知道,可遇到具體問題還是不會解決。高中階段對物理知識要更加注意理解和應用,一定要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高中物理的關鍵

  郭老師說:“好的習慣能夠極大地影響人的學習效果,學習物理更是如此!

  首先,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積極動腦思考,這是關鍵,F在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毛病是懶于動腦去思考問題,而高中物理最重要的目的恰恰就是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習題教學中,至少有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在老師講解之前學生應有過一定的思考(不管對還是錯、會還是不會);二是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維過程與老師的分析講解做對比,找到思維上的差距和不足,而不是僅關注題目的結果;三是過后再做總結和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其次,要學會獨立做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教會學生物理知識和解題方法,但最終的目的是形成學生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最有效的途徑是實踐,在聽懂的基礎上,要嘗試獨立地解決有一定質量的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實現從不會思考到會思考、從慢到快的轉變,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只停留在聽得懂老師的講解、看明白參考書的解答而不去獨立思考和做題,永遠也形成不了自己的能力。

  最后,要善于積累和總結。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學習中要善于積累,比如記錄好題或好的解法的“好題本”,記錄自己易錯題的“錯題本”等,這些在以后復習中都會發(fā)揮作用;同時也要學會總結,每學完一個部分,要把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和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想活躍。

  郭老師給大家的建議是:“人的學習是有差異性的,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必須要結合自已的特點不斷地進行摸索和總結,最終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之路,然后堅持經常就可以學好高中物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55318.html

相關閱讀:考試時間來不及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