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否定句、詞序(倒裝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結構(習慣句式)。除了“疑問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在古代漢語中,判斷句一般是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為謂語而表示判斷的。判斷句是對人或事物表示斷定,斷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屬于什么的句式!
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資也。(……也)
3.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者,……)
4. 劉備天下梟雄。(……,……)
(這四種是由“者、也”表判斷的類型)
5.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者也)
6.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乃)
7. 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為)
8.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則)
9. 即今之縲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詞用,不表判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边@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迸袛嗑渲,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庇械呐袛嗑洌辉谥髡Z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痹诰淠┻B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 “非”,都不是判斷詞。
1、主語后面用“者”表示停頓,謂語后面用“也”表示判斷,形式為:“……者,……也!崩纾
、傥汗訜o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異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語后面不用“者”,只在謂語后面用“也”,形式為:“……,……也!崩纾
、購埡庾制阶,南陽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斷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晉鄙??宿將…… ②劉備天下梟雄……
4、用“乃”“為”“即”等表示判斷,也是常見形式。例如:
、俳窆佑屑保四顺夹镆。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斷動詞,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較晚。例如:
、倬奘欠踩恕 ②問今是何世……
、弁惺辏恢咎m是女郎。
關于更多2016年高考語文復習中判斷句知識專題請查看<<<高中語文頻道>>>,高中語文頻道2016年高考生及家長提供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學習方法以及高考語文答題技巧等,歡迎訪問,高考生的專屬網站。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