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教案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學設計

一 基本設計指導思想

根據(jù)《普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課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文學藝術的鑒賞和創(chuàng)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語文課程應關注情感的發(fā)展,讓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通過誦讀和學案導學的,會體會到文章的情感美、結構美、語言美。

二 教材教法分析

《琵琶行》是第三模塊第二單元的文章。教學本單元有一個要求就是啟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鑒賞詩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詩歌教學的重要內容。從審美方面說,審美對象的形式和內容是不可分的。沒有情感真空的形式美,也沒有不用包裝的情感美。誦讀是體會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使作者和讀者的情感融為一體 。學生通過學案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知人論世,為理解作者情感做準備,通過問題的設置,把握詩人的情感線索和結構線索。

三 教學目標定位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教學感受詩人的情感美

2利用學案分析文章結構把握詩歌的整體美

3通過語言品味領悟形象美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情境,感受詩人情感

四 教學過程主要環(huán)節(jié) (后附學案)

第一部分 導入:總結上節(jié)課所學,由琵琶聲入手,伴隨著琵琶聲一起走進詩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誦讀課文第一段感受第一次的琵琶聲應該是怎樣的?(學案)

第二部分 重點解讀琵琶聲

1誦讀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據(jù)旋律的變化分成四段樂曲,體會每一段樂曲中演奏者的情感,并說出思考過程。(學案)

分成四部樂曲

序曲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 悲涼傷感

第一樂曲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歡樂愉快

第二樂曲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幽愁暗恨

第三樂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悲憤不平

2找同學示范朗讀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變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對應的?(用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再次解讀琵琶女的演奏)(學案)

琵琶女的情感 琵琶女的身世

悲涼傷感 深夜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歡樂愉快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幽愁暗恨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故。

悲憤不平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高一,前月浮梁買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寒。

琵琶聲表達出演奏者的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是演奏者身世遭遇的寫照。

第三部分 解讀青衫淚

齊讀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詩人身世遭遇進行對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時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詩人兩個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學案)

琵琶女 詩人

京城女 ------- 身份 ------- 京城官

色藝雙全 ------- 昔日 ------- 才權并重

獨守空船 ------- 今日 ------- 謫居臥病

受侮辱的藝人形象 受排擠的分子形象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青衫淚因憐人悲己的兩重感情交融在一起積累沉淀而成,這淚水既是對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重利薄情、重色輕才的控訴。

第四部分 小結

總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詩人的行文思路,有利于充分把握詩人情感,更有利于課文的背誦。

三次琵琶聲:先是詩人送客聽到第一次琵琶聲,第二次請出琵琶女為自己彈奏一曲,彈奏結束后琵琶女又說了自己的身世經(jīng)歷,詩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動,也敘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第三次再請琵琶女彈奏,為她翻作《琵琶行》。

每段之間都有對應 。 第二段演奏依據(jù)旋律的變化分成四段樂曲,每一段樂曲表達琵琶女不同的情感對應著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變化,琵琶女的遭遇又是和第四段詩人的遭遇相對應的。

第五部分 作業(yè)

你怎樣理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詩的意蘊?(不少于100字)寫在作業(yè)本上。

五 板書設計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 ? 同是天涯淪落人 ? 憐人悲己 ?

琵琶聲 ←→ 琵琶女的身世 —— 詩人的身世 —— 青衫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2544.html

相關閱讀:簡簡單單得高分:高考文言文翻譯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