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序和跋 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名著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家》的序和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序和跋的文體特點,領會它的導讀作用。 2、體會自寫序、跋和為別人寫序、跋的不同特點。 3、了解作者青時期的思想軌跡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 《家》的序和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序和跋的文體特點,領會它的導讀作用。
2、體會自寫序、跋和為別人寫序、跋的不同特點。
3、了解作者青時期的思想軌跡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一、預習導學

1、生字識記
扉(
)
詛(
)
刪(
)
贅(
)
2、詞語識記
激流:
魔爪:
詛咒:
序跋:
序文:
跋:
3、預習思考:
1.《家》是一部什么樣的小說?
2.《〈家〉的序和跋》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
3.“有人說過,路本沒有,因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又有人說路是有的,正因為有了路才有許多人走。誰是誰非,我不想判斷。我還輕,我還要活下去,我還要征服生活。”從這句話中,你悟到了作者當時什么樣的思想?
4.“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這句話告訴了你什么信息?
二、合作探究
1、背記知識隨堂筆記
我有了生命以來,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僅僅經歷了二十幾個寒暑,但是這短短的時期也并不是白白度過的。這其間我也曾看見了不少的東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圍是無邊的
,但是我并不
,并不
。我無論在什么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
在動蕩,在創(chuàng)造它自己的道路,通過

中間。
2.文學常識:
(1)《家》的作者是
,現(xiàn)代作家,原名
,祖籍
,1904生于

(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
、

、
;愛情三部曲是

、

、



3、段落層次
《跋》
1.第1段:
2.第2段:
3.第3段:
4.第4、5段:
。
(三)寫作特點
表達方式:本文沒有曲折的故事,大篇幅的敘述是本文最突出的特點。
詞語運用:樸實的語言,不加雕琢,順手拈來,流暢自然,飽含真情。
中心表達:《序》反映
,《跋》表達了
。


寫作借鑒:
三、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詮釋
(一)重難點句子
1.“在這里我所要展開給讀者看的乃是過去十多生活的一幅圖畫。自然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我們已經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所構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動蕩了。”
分析:
2.“我的周圍是無邊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獨,并不絕望。我無論在什么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蕩,在創(chuàng)造它自己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 分析:
(二)對《跋》中第一段的詮釋

在《跋》的第一段中,作者講到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動機“我很早就說過,我不是為了要做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訴’。”也講到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體驗:“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塊兒受苦,跟一些人一塊兒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著那些可愛的輕的生命歡笑,也陪著他們哀哭。”正是由于巴金目睹了生活中那些悲慘的結局,目睹了那些可愛的輕生命橫遭摧殘,才使得巴金的《家》是那樣的感人,那樣的富有生活氣息。


.
當堂練習

1
.巴金的《家》的“序”和“跋”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2
.巴金把生活比作了什么?他對生活有什么態(tài)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5619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