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徐恪,字公肅,常熟人!遍喿x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8 ~ 10 題 徐恪,字公肅,常熟人。成化二進士。授工科給事中。中官欲出領(lǐng)抽分廠,恪等疏爭。中官怒, 請即遣恪等,欲摭其罪,無所得乃已 。出為湖廣左參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8

10


徐恪,字公肅,常熟人。成化二進士。授工科給事中。中官欲出領(lǐng)抽分廠,恪等疏爭。中官怒,請即遣恪等,欲摭其罪,無所得乃已。出為湖廣左參議,遷河南右參政。陜西饑,當轉(zhuǎn)粟數(shù)萬石。恪以道遠請輸直,上下稱便。

弘治初,歷遷左、右布政使;胀醺蟹钏具`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賜書誡王。河徙逼開封,有議遷藩府三司于許州者,恪言非便,遂寢。四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喪,遣中官致祭,所過擾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復(fù)之。恪請如先帝制,并條上汰冗官、清賦稅、禁科擾、定贖例、革抽分數(shù)事,多議行。戶部督逋
急,恪以災(zāi)變請緩其事。御史李興請于鄖陽別設(shè)三司,割南陽、荊州、襄陽、漢中、保寧、夔州隸之。恪陳五不可,乃止。

恪素剛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為巡撫,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嚴,宗人多不悅。平樂、義寧二王遂訐
恪減祿米、改校尉諸事?睙o驗,坐恪入王府誤行端禮門,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無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責(zé),命湖廣巡撫韓文與恪易任。吏民罷市,泣送數(shù)十里不絕。屬吏以羨金

,揮之去。至則值岐王之國,中使攜私鹽數(shù)百艘,抑賣于民,為恪所持阻不行。其黨密
構(gòu)
于帝。居一歲,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日:

“大臣進用,宜出廷推,未聞有傳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進,請賜罷黜”。帝慰留,乃拜命。勢要家濫索工匠者,悉執(zhí)不予。十一考績?nèi)攵,得疾,遂致仕,卒?br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戶部督逋


逋:拖延、推遲

B
.遂訐
恪減祿米、改校尉諸事

訐:斥責(zé)、揭發(fā)

C
.屬吏以羨金贐
,揮之去

贐:送行的禮物

D
.其黨密構(gòu)
于帝

構(gòu):設(shè)計陷害
10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徐恪剛正的一組是(
3
分)





①中官欲出領(lǐng)抽分廠,恪等疏爭

②恪以道遠請輸直,上下稱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違制置吏,恪革之

④戶部督逋急,恪以災(zāi)變請緩其事

⑤吏民罷市,泣送數(shù)十里不絕

⑥勢要家濫索工匠者,悉執(zhí)不予

A
.①②⑥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11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成化末,王府有人喪,朝廷派中官致祭,經(jīng)過之處騷擾百姓;实奂次唬謴(fù)過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辦。

B
.徐恪上奏,請求汰除冗官、清查賦稅、禁止科擾、制定贖例、革除抽分等幾件事,這些事經(jīng)過討論大多得以施行。

C
.御史李興請求在鄖陽分別設(shè)置三司,割南陽、荊州、襄陽、漢中、保寧、夔州隸屬它。徐恪陳述五點理由反對,此事最終被罷止了。

D
.徐恪被調(diào)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晉升任用,應(yīng)出于朝廷推薦”為理由請賜罷黜,皇帝寬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12
.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1
分)


1
)請即遣恪等,欲摭其罪,無所得乃已。(
3
分)

譯文:


2
)降敕切責(zé),命湖廣巡撫韓文與恪易任。(
3
分)

譯文:

3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2
分)
譯文:

4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
分)
譯文:
參考答案:
8

C

A
項搭配不當,應(yīng)為“傳遞……夢想”“促進……友誼”;
B
項成分殘缺,應(yīng)在“添加劑”的后面加上“的專項活動”;
D
、“將近”與“左右”矛盾)
9


A
.拖欠
10

B
(②表現(xiàn)獻計獻策④表現(xiàn)體恤民情,也有不畏朝廷之意⑤表現(xiàn)百姓對他的愛戴)
11

A
(應(yīng)為“成化末,開始就地派王府承辦到皇帝即位,又恢復(fù)過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12
.(
1
)請求立即驅(qū)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證,無所得才作罷(
3
分“遺”“摭”“已”三個得分點)

2
)下敕令(或“頒詔書”)嚴厲斥責(zé),命令湖廣巡撫韓文與徐恪交換任地(
3
分“降敕”“切責(zé)”“易任”三個得分點)

3
)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一家一國。

4
)現(xiàn)在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都活下來。我這樣退讓的原因,是以國家的利益為先而以個人恩怨為后啊
【參考譯文】

徐恪,字公肅,常熟人。成化二考取進士。授官工科給事中。中官想出掌收稅的部門,徐恪等上疏規(guī)勸。中官惱怒,請求立即驅(qū)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證,無所得才作罷。調(diào)離京城,任湖廣左參議,晉升河南右參政。陜西饑荒,應(yīng)當轉(zhuǎn)運幾萬石糧食。徐恪以路遠為由請求撥給與糧食等值的錢款,上下稱便利。

弘治初,歷次升任左、右布政使;胀醺蟹钏具`反定制設(shè)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胀跎献嘈煦∏址肝耆瑁实圪n書告誡徽王。黃河改道逼迫開封,有人建議遷藩府三司到許州,徐恪說不便,于是停止。四,任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

舊例,王府有大喪,派中官致祭,經(jīng)過之處騷擾百姓。成化末,開始就地派王府承辦。到皇帝即位,又恢復(fù)過去的做法。徐恪請求按先帝舊制,逐一列出問題,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賦稅、禁止科擾、制定贖例、革除抽分等幾件事,大多經(jīng)討論而得以施行。戶部督責(zé)拖欠賦稅很急,徐恪以災(zāi)變?yōu)橛烧埱髮捑徠涫。御史李興請求在鄖陽分別設(shè)置三司,割南陽、荊州、襄陽、漢中、保寧、夔州隸屬它。徐恪陳述

五不可

,于是罷止。

徐恪向來剛正。所到之處抑制豪強,去除奸弊。到擔(dān)任巡撫,因管轄范圍內(nèi)多有王府,持法尤其嚴厲,皇室的人多不高興。平樂、義寧二王于是揭發(fā)徐恪減少祿米、改任校尉等事。經(jīng)查勘沒有證據(jù),判徐恪入王府時誤行端禮門,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实壑佬煦]有其他過失,而因二王幼,下敕令嚴厲斥責(zé),命令湖廣巡撫韓文與徐恪交換任地。吏民因此而罷市,哭著送行幾十里而不斷絕。屬吏用剩余的金錢贈送,徐恪將他們趕走。到任時正遇上岐王到封國,中使攜帶幾百艘船的私鹽,降低價格賣鹽給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其同黨秘密向皇帝誣陷他。過了一,宮中直接下旨將徐恪改調(diào)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恪上疏說:

大臣晉升任用,應(yīng)出于朝廷推薦,沒有聽說有內(nèi)宮直接下令得官的。臣生平不敢由別的途徑晉升,請求賜罷黜。

皇帝寬慰挽留,他才受命。權(quán)要人家濫索工匠的,徐恪都堅持不給。十一,因考核政績?nèi)刖┏,得病,于是辭職,(不久)去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48166.html

相關(guān)閱讀:“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閱讀答案
《溫序字次房》閱讀答案及翻譯
《蔡孝子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始皇尊寵蒙氏,信任之”閱讀答案
“桓公問治民于管子”閱讀答案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