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中生物
>
高三生物試題:細胞的生命歷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D單元 細胞的生命歷程
D1 細胞的增殖及有絲分裂實驗
31.D1 [2012•浙江卷] 請根據(jù)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制劑W對動物不同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的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
實驗材料:培養(yǎng)液、正常體細胞、癌細胞、W、胰蛋白酶。
(要求與說明:答題時不考慮加入W后的體積變化等誤差。提供的細胞均具有分裂,只進行原代培養(yǎng)且培養(yǎng)條件適宜)
請回答:
(1)實驗思路:
①取培養(yǎng)瓶若干個,分組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②各組樣品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一段合適的時間后,各取其中的幾個樣品,加入__________,搖勻,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分別計數(shù)并記錄細胞數(shù)。
③重復②若干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預測實驗結果(用坐標系和細胞數(shù)變化曲線示意圖表示):
31.(1)①A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體細胞。B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體細胞,加入W。C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癌細胞。D組:培養(yǎng)液中加入癌細胞,加入W ②胰蛋白酶、芙y(tǒng)計并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本題考查實驗,考查對實驗設計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要求具有一定的作圖能力。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W物質(zhì)對不同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所以在分組時一要注意不同細胞的分組實驗和空白對照組的設置。要將動物細胞分散成單細胞要用胰蛋白酶處理。實驗結果的觀察和處理:由于有多組重復實驗,要統(tǒng)計并分析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從題意理解體細胞的分裂速度小于癌細胞,加入W能促進細胞的分裂速度。所以實驗結果如答圖所示。
4.A3D1[2012•山東卷] 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nèi)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nèi)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
4.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實驗中用到的試劑和有絲分裂的有關。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鹽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主要作用是解離,故A錯;吡羅紅是用來染RNA的,故B錯;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觀察到的細胞是死細胞,不可能觀察到擴展的過程,故C錯;根據(jù)染色體的形態(tài),可判斷細胞所處的時期,故D對。
15.D1[2012•江蘇卷] 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解離和壓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散
B.先用低倍鏡找到分生區(qū)細胞,再換用高倍鏡觀察
C.顯微鏡下絕大多數(shù)細胞中能觀察到染色體
D.探究有絲分裂日周期性可為實驗取材時機提供依據(jù)
15.C [解析] 本題考查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知識。解離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壓片是為了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于觀察,故A項正確。因低倍鏡觀察范圍較大,所以應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qū)。高倍鏡放大倍數(shù)較大但觀察范圍較小,應先將需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再仔細觀察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分布,故B項正確。細胞有絲分裂周期中分裂間期占的比例很大,絕大多數(shù)的細胞處于分裂間期,分裂間期細胞中沒有染色體出現(xiàn),故C項錯。不同植物分裂周期不同,分裂的活躍時間也不相同,所以在實驗取材前應先探究了解植物的有絲分裂日周期性是必要的,故D項正確。
26.C6、D1 [2012•廣東卷] 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見下表。
葉片 發(fā)育
時期 葉面積
(最大面
積 的%) 總葉綠
素含量
(mg/g•fw) 氣孔相
對開放
度(%)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
A 新葉展
開前 19 - - -2.8
B 新葉展
開中 87 1.1 55 1.6
C 新葉展
開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葉已
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
(1)B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推測原因可能是:①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
(2)將A、D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的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________;D的葉肉細胞中,ATP含量將________。
(3)與A相比,D合成生長素的能力________;與C相比,D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shù)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________。
(4)葉片發(fā)育過程中,葉面積逐漸增大,是________的結果;D的葉肉細胞與表皮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差異顯著,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6.(1)氣孔相對開放度小 CO2吸收不足 (2)乙醇 增加
(3)較低 類囊體(基粒)
(4)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 基因選擇性表達
[解析] 光合作用的強度可以通過測定一定時間內(nèi)原料消耗或產(chǎn)物生成的數(shù)量來定量地表示。(1)影響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外因(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和內(nèi)因(葉綠素的含量、酶等),結合表格中的信息,B組葉綠素含量為1.1 mg/g•fw,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氣孔相對開放度為55%,開放度比較小,導致CO2吸收不足,因此B的凈光合較低。(2)A葉片的凈光合速率為-2.8 mg/g•fw,即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閉的容器,導致容器內(nèi)氧氣越來越少而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乙醇和CO2,積累乙醇。D葉片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且由于是密閉的容器,導致容器內(nèi)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暗反應減弱,而光反應不變,導致ATP增加。(3)相比成熟葉片,幼嫩的葉是合成生長素的主要部位之一;葉綠素分布在葉綠體中基粒的類囊體薄膜上,從表格中可推知,由于總葉綠素含量增長,因此,D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類囊體(基粒)明顯增多。(4)葉片發(fā)育過程中,葉片面積逐漸增大,是由于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使細胞的數(shù)量和體積增加;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D2 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
1.D2L9[2012•天津卷] 下列有關干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自體干細胞移植通常不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
B.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能增殖但不能被誘導分化
C.組織的細胞更新包括細胞凋亡和干細胞增殖分化等過程
D.造血干細胞具有分化出多種血細胞的能力,可用于治療白血病
1.B [解析] 本題考查干細胞的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干細胞是指動物和人體內(nèi)仍保留著少數(shù)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它們能夠通過增殖和分化產(chǎn)生各種功能的細胞,補充到相應細胞凋亡的動物體中, C正確;干細胞也可用于自體移植,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A正確;造血干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可用于治療白血病,D正確;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能增殖,并能被誘導分化形成新的組織細胞,B項錯誤。
3.D2[2012•山東卷] 細胞衰老和凋亡對維持個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及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普遍衰老會導致個體衰老
B.效應T細胞可誘導靶細胞發(fā)生凋亡
C.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衰老細胞內(nèi)染色質(zhì)固縮影響DNA復制和轉錄
3.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細胞衰老和細胞凋亡的相關知識。多細胞生物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并不同步,但是個體衰老是由細胞的普遍衰老引起的,故A對;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故C錯;我們確定了C錯后,就可以排除我們不熟悉的選項B、D。
2.D2[2012•課標全國卷] 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癌細胞在條件適宜時可無限增殖
B.癌變前后
高中化學
,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有明顯差別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fā)癌變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細胞發(fā)生異常增殖
2.D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的癌變,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細胞癌變的原因就是致癌因子(包括致癌因子、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而變成癌細胞。癌變后的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上與正常細胞有明顯的差異,所以A、B、C選項是正確的。原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負責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阻止細胞發(fā)生不正常的增殖,所以D錯誤。
1.D2[2012•課標全國卷] 同一物種的兩類細胞各產(chǎn)生一種分泌蛋白,組成這兩種蛋白質(zhì)的各種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順序不同。其原因是參與這兩種蛋白質(zhì)合成的( )
A.tRNA種類不同
B.mRNA堿基序列不同
C.核糖體成分不同
D.同一密碼子所決定的氨基酸不同
1.B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的分化,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細胞合成蛋白質(zhì)過程中,mRNA堿基序列直接決定著氨基酸排列順序,而同一物種中的兩類細胞內(nèi)tRNA種類和核糖體成分均相同,同一密碼子決定的氨基酸也是相同的,所以此題選B。
20.D2[2012•江蘇卷] 研究表明細胞癌變是細胞從已分化轉變到未分化狀態(tài)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癌細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細胞相近的細胞類型
B.癌細胞的分裂能力與分化程度成正相關
C.誘導癌細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癥治療的一種策略
D.癌細胞類似于胚胎細胞都脫離了細胞的正常分化
20.C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癌變和分化知識。癌細胞是從分化狀態(tài)轉變?yōu)槲捶只癄顟B(tài)的細胞,與正常分化細胞不屬于同一類型,故A錯。癌細胞能無限增殖,但不會發(fā)生分化,其分裂能力是由內(nèi)部基因突變引起的而與分化程度無關,故B錯。如果能誘導癌細胞發(fā)生正常分化,則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及可轉移特性發(fā)生改變,成為身體內(nèi)正常的體細胞,癌癥也就不治而愈,故C正確。癌細胞是脫離了正常分化的細胞,胚胎細胞并不是脫離了正常分化而是沒有發(fā)生分化或分化程度比較低的細胞,故D錯。
D3 細胞的生命歷程綜合
4.D3J2I3[2012•天津卷]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
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tǒng)計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zhì)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映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率
C.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實驗中,培養(yǎng)期內(nèi)共三次取樣測定密度,即可準確繪制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
D.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高濃度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一天后,觀察生根情況以確定最適濃度
4.A [解析] 本題考查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和α-萘乙酸生根的實驗,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可以代表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A項正確; NaOH進入瓊脂塊是擴散作用,其速率是一定的,跟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沒有關系,B項錯誤;要準確繪制出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應在培養(yǎng)期的不同時間點內(nèi)多次取樣,并且每個時間點取樣要取多次,以求平均值,C項錯誤;應用不同濃度梯度組的α-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幾個小時至一天,觀察生根情況來確定最適濃度,D項錯誤。
3.D3 [2012•安徽卷] 脊椎動物在胚胎發(fā)育中產(chǎn)生了過量的運動神經(jīng)元,它們競爭肌細胞所分泌的神經(jīng)生長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夠量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神經(jīng)元才能生存,并與靶細胞建立連接,其他的則發(fā)生凋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脊椎動物細胞凋亡僅發(fā)生在胚胎發(fā)育時期
B.一個存活的神經(jīng)元只與一個靶細胞建立連接
C.神經(jīng)元凋亡是不受環(huán)境影響的細胞編程性死亡
D.神經(jīng)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動的細胞死亡
3.D [解析] 本題考查細胞的生命歷程,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判斷能力。脊椎動物的細胞凋亡發(fā)生在個體發(fā)育的全過程,A項錯誤;一個存活的神經(jīng)元可以通過軸突分支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靶細胞建立連接,B項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生命活動,基因的表達與外界環(huán)境有關,C項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D項正確。
1.[2012•安慶質(zhì)檢]不同生物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的持續(xù)時間不同,下表為23~24 ℃時測得的四種高等植物分生組織的細胞周期的持續(xù)時間。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植物 細胞周期的時間/h
分裂間期a 分裂期b 全周期
1 11.7 2.5 14.2
2 12.8 1.2 14.0
3 10.4 2.3 12.7
4 16.5 1.9 18.4
A.細胞周期的持續(xù)時間取決于細胞類型,與外界因子無關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時期,能使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C.最好選用植物4觀察有絲分裂過程,因其細胞周期最長
D.a(chǎn)時期觀察不到染色體,此時細胞核中進行著轉錄和翻譯過程
1.B [解析] 細胞周期的持續(xù)時間既取決于細胞類型,也與溫度、營養(yǎng)等外界因子有關;秋水仙素作用于有絲分裂前期,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最好選擇分裂期所占比例較大的細胞,如表中的植物3;在間期發(fā)生轉錄和翻譯,進行旺盛的蛋白質(zhì)合成,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但翻譯在細胞質(zhì)中進行。
2.[2012•太原調(diào)研]如圖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一條染色體上的DNA含量變化圖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AB段主要進行蛋白質(zhì)的合成,細胞生長速度快
B.出現(xiàn)CD段變化的原因是細胞質(zhì)分裂
C.該細胞中,在BC段始終有染色單體存在
D.若該細胞是植物細胞,則CD段高爾基體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活動非常活躍
2.C [解析] AB段上升原因為DNA的復制,CD段下降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BC段可表示有絲分裂的前、中期。AB段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細胞生長速度快的時期是G1(A點之前),A選項錯。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形成細胞壁時,需線粒體提供能量,高爾基體也參與其中,D選項錯。
3.[2012•寶雞質(zhì)檢]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衰老和凋亡對機體的發(fā)育是有利的
B.細胞的正常分化能抑制細胞的癌變
C.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的蛋白質(zhì)合成
D.細胞破裂、釋放出內(nèi)容物屬于細胞凋亡
3.D [解析] 細胞的衰老是正常的現(xiàn)象,細胞衰老之后通過細胞凋亡,再被新細胞所代替,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fā)育,維持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A選項正確。細胞不分化意味著細胞可能發(fā)生癌變,B選項正確。細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過程,基因表達過程中會有新的蛋白質(zhì)合成,C選項正確。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它并不是病理條件下、自體損傷的一種現(xiàn)象,而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細胞破裂、釋放出內(nèi)容物屬于細胞壞死,D選項錯誤。
4.[2012•蘇北一模]如圖中甲、乙分別為植物和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為某生物體內(nèi)細胞分裂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1)若圖甲為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有______(填標號),藍藻與該圖所示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差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乙細胞是由______________細胞增殖、分化而成。該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在合成和分泌過程中,依次經(jīng)過的生物膜為____________(填標號)。
(3)若圖乙細胞發(fā)生癌變,則該細胞易擴散轉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丙細胞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有__________,具有染色單體的有______(填字母),D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
4.(1)②⑧ 藍藻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2)B細胞或細胞、邰撷
(3)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4)ABCE BCE 極體或次級精母細胞
[解析] (1)洋蔥根尖分生區(qū)是白色的、未成熟的細胞,無葉綠體⑧和液泡②。藍藻是原核細胞,其與真核細胞在細胞上最主要的差別是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2)題圖2所示細胞能產(chǎn)生抗體,為漿(效應B)細胞,其產(chǎn)生有兩種可能:B細胞直接增殖分化或同種抗原再次刺激記憶B細胞增殖分化。(3)癌細胞的特征之一: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黏著性降低。(4)由題圖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大小、數(shù)目、標出的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情況即可判斷。由于D細胞未標明來自雌性還是雄性個體,故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0917.html
相關閱讀:
高一生物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上一篇:
高三生物教案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下一篇:
高中生物實驗題的類型和解答
相關主題
高一生物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高考生物學生易錯知識總結
細胞全知道
高二生物下冊第一次模塊檢測試題
高中生物實驗復習策略: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
高中生物怎么學
高中生物知識點歸納2
生物高考拿高分先從吃透課本做起
高中生物結論性語句111條
高考生物知識點精簡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五步法助你梳理生物知識體系
的目標主要是透徹理解基……
2014年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從生物圈到細
一、相關概念、 高二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
高中生物常用三種記憶方法
學科雖然在課程中不是主要學科,但是學是二十一世紀最有發(fā)展前景的學科之一,它作為自然科……
高考生物高分考生的經(jīng)驗之談
綜合的考查離不開基礎,在時,應該靜下心來,把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的理解,并及時……
高考生物學生易錯知識總結
1.使能量持續(xù)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意義的部分 2.能量在2個營養(yǎng)級上傳遞在10%20% 3.單向流動……
相關閱讀
高二生物下冊學習效果反饋檢測試題
學好高中生物應該“八會”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zhì)基礎
新高三生物指導:新課與舊知并舉
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復習指導:植物的激素調(diào)節(jié)
高二生物下冊模塊學習效果檢測試題
高三生物試題:細胞的代謝
高二生物學學習方法
2011高考一輪復習必須知曉的生物錦囊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