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中生物
>
高三生物試題:細胞與化學組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A單元 細胞與組成
A1 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糖類和脂質
9.J4A1[2012·天津卷] 夏初,在某河口多地點采集并測定水樣,結果表明,各采樣點無機氮濃度相近,而無機磷濃度差異較大。按無機磷濃度由低到高的順序,繪制各采樣點對應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密度曲線,結果如下圖。
據圖回答:
(1)磷元素進入浮游植物細胞后,以________分子的形式成為細胞膜支架的成分;在細胞內,磷元素通過參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寫反應式),保持細胞內ATP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
(2)分析發(fā)現,P1、P2采樣點浮游植物種類差別非常明顯,從進化角度分析,這是____________的結果。
(3)無機磷濃度高于P1的采樣點,浮游動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樣點低,下列有關其原因的分析,不可能的是________(單選)。
A.可被浮游動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種類較少
B.水體溶解氧較高
C.浮游動物的捕食者數量較多
D.水體有害物質濃度較高
(4)請用箭頭補充完成該河口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圖。
9.(1)磷脂
ADP+Pi+能量酶1酶2ATP
(2)自然選擇
(3)B
(4)
[解析] 本題考查生物與環(huán)境綜合的相關內容,考查的綜合分析。(1)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磷參與了ATP與ADP相互轉化的反應,兩者相互轉化才保持了細胞內ATP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2)從進化角度分析,P1、P2采樣點浮游植物種類差別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決定進化的方向。(3)若水體中溶氧較高,則對大多數動物而言是有利的,不應是減少的原因,而可被浮游動物取食的浮游植物種類較少、浮游動物的捕食者數量較多或水體有害物質濃度較高(富集作用)均可使無機磷濃度高于P1的采樣點時,浮游動物的密度反而比P1采樣點低。(4)該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是經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從生物群落流向無機環(huán)境的;大型消費者指向分解者的箭頭已標出,所以圖中不用再標。
2.A1 [2012·北京卷] 從生命活動的角度理解,人體的結構層次為( )
A.原子、分子、細胞器、細胞
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
C.元素、無機物、有機物、細胞
D.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2.B [解析] 本題考查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考查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和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故而人(個體)體內的結構層次只有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B說法正確。
A2 蛋白質和核酸
A3 細胞中糖類、蛋白質、脂質及核酸的實驗
4.A3D1[2012·山東卷] 某小組進行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鹽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堿性染料吡羅紅(派洛寧)可用于染色體染色
C.觀察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D.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
4.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實驗中用到的試劑和有絲分裂的有關。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鹽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主要作用是解離,故A錯;吡羅紅是用來染RNA的,故B錯;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觀察到的細胞是死細胞,不可能觀察到擴展的過程,故C錯;根據染色體的形態(tài),可判斷細胞所處的時期,故D對。
19.A3[2012·江蘇卷] 下表中有關人體細胞化合物的各項內容,正確的是( )
編號化合物實驗檢測檢測試劑顏色反應組成單位主要功能①脂肪蘇丹Ⅲ染液橘黃色脂肪酸儲存能量②糖原斐林試劑磚紅色葡萄糖提供能量③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氨基酸承擔生命活動④核酸甲基綠染液綠色核苷酸攜帶遺傳信息 A.① B.②
C.③ D.④
19.C [解析] 本題考查人體細胞中化合物顏色反應及鑒定實驗知識。脂肪的基本組成單位不是只有脂肪酸還應該包括甘油,故A錯。糖原不能和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故B錯。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能和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生成紫色的絡合物,故C正確。核酸包括DNA和RNA,染色試劑分別是甲基綠和吡羅紅,故D錯。
3.A3 [2012·廣東卷] 分析下表,可推測( )
溶液雙縮脲試劑碘液斐林試劑甲+--乙-++-甲、乙混合+++注:“+”顯色,“++”顯色更深;“-”不顯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還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3.D [解析] 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某些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雙縮脲試劑、碘液、斐林試劑分別檢測蛋白質、淀粉和還原性糖。據表可以推測,甲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顯色反應,含有蛋白質,但不能確定是否為淀粉酶,A錯誤。乙遇碘液變色,含有淀粉,B錯誤;旌先芤号c碘液顯色,說明含有淀粉,C錯誤。甲和乙混合能夠產生還原性糖,證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將淀粉分解產生還原性糖,D正確。
1.A3 [2012·安徽卷] 某同學以新鮮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為材料,經不同處理和染色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
B.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
C.經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
D.經蘇丹Ⅲ染色,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狀的蛋白質
1.C [解析] 本題考查物質的鑒定實驗,考查學生的識記與理解能力。甲基綠能將DNA染成綠色,吡羅紅能將RNA染成紅色,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A、B項錯誤;健那綠可將線粒體染成藍綠色,C項正確;蘇丹Ⅲ可以用來鑒定脂肪,不能用來鑒定蛋白質,D項錯誤。
A4 細胞與化學組成綜合
1.A4[2012·江蘇卷] 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一種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細胞中的脫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動運輸機制有助于維持細胞內元素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
D.細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極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1.C [解析] 細胞中各元素都有其特有的作用,所以任一種元素的功能都不能由其他元素替代。細胞中的脂肪酸不含氮元素,但脫氧核苷酸中含氮元素。細胞通過主動運輸選擇性吸收周圍某些物質,有利于維持細胞內各元素的相對穩(wěn)定。細胞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的劃分是依據其含量而不是依據其作用,或可以說細胞中的元素不管是大量的,還是微量的,其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1.[2012·煙臺一模]下列對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探索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可用斐林試劑替代碘液進行檢測
B.檢測試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蔗糖,可加入適量斐林試劑后,搖勻、水浴加熱并觀察顏色變化
C.在過氧化氫酶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的混合液,搖勻后,觀察到溶液由藍色變成紫色
D.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色素的實驗結果表明,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1.D [解析] A選項中,探索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不可以用斐林試劑替代碘液進行檢測,因為用斐林試劑檢測需水浴加熱,這樣會改變已設定的溫度。B選項中,蔗糖為非還原糖,它與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無顏色反應。C選項中,雙縮脲試劑的使用應是先加雙縮脲試劑A液,搖勻后,再加雙縮脲試劑B液。D選項中,紙層析法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經層析,葉綠素b位于濾紙條的最下端,說明它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低,擴散速度最慢。
2.[2012·江南十校聯考]下列對組成細胞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水稻細胞中由C、G、T、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有6種
B.激素、抗體、酶、載體蛋白發(fā)揮作用后均將失去生物活性
C.各種有機分子都因物種不同而存在結構差異
D.碳元素是各種大分子化合物中質量分數最多的元素
2.A [解析] 水稻細胞中含有DNA和RNA, C、G、T三種堿基參與合成DNA的核苷酸,C、G、U三種堿基參與合成RNA的核苷酸,共有6種,A選項正確。激素一經發(fā)揮作用后就會失去活性,抗體與抗原結合后被吞噬細胞吞噬,酶和載體可重復利用,B項錯誤。有的有機分子不因物種不同而不同,如葡萄糖、氨基酸等,C選項錯誤。碳不是各種大分子化合物中質量分數最多的元素,如在組成人體細胞的元素中,占細胞鮮重的質量分數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選項錯誤。
3.[2012·鄭州質檢 ]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為C13H16O5N2,則甜味肽是一種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學式是C8H14O5N2,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為-CH3)和另一種氨基酸X,則X的化學式應該是C5H9O4N
D.n個氨基酸共有m個氨基,則這些氨基酸縮合成的一個多肽中氨基數為m-n
3.D [解析] n個氨基酸縮合成的一個多肽,形成肽鍵數n-1個,那么就有n-1個氨基被破壞,則剩余的氨基數量為m-(n-1)=m-n+1個。
4.[2012·寧波模擬]若“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體內糖類的某些轉化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此生物是動物,因為能將淀粉轉化為糖原 ②上述關于糖的轉化不可能發(fā)生在同一生物體內,因為淀粉和麥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動物特有的糖、鄞松镆欢ㄊ侵参铮驗樗芎械矸酆望溠刻恰、艿矸酆吞窃际莾Υ婺芰康亩嗵牵溠刻鞘嵌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B [解析] 糖原是動物特有的多糖,由此可判斷該生物一定是動物;“淀粉—麥芽糖—葡萄糖”是消化過程,“葡萄糖—糖原”是糖原的合成過程,可發(fā)生于肝臟細胞、肌肉細胞等處,兩過程可以發(fā)生在同一生物體內;淀粉和糖原分別是儲存能量的植物多糖和動物多糖,麥芽糖是植物細胞才有的二糖,故①④的描述內容正確。
5.[2012·廈門期末]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雙鏈DNA分子中嘌呤數等于嘧啶數
C.脫氧核糖核酸可以通過核孔自由進入細胞質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遺傳物質
5.B [解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別是脫氧核糖和核糖,A選項錯誤。DNA的組成堿基是A、T、G、C,雙鏈DNA分子中嘌呤數等于嘧啶數,B選項正確。核孔并不是單純開放著的孔,而是有選擇地進行物質的通過,如處于細胞核中的DNA并不能自由出入細胞核,但含有RNA的大顆粒物質可從核內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另外,病毒的DNA也可以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C選項錯誤。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選項錯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3209.html
相關閱讀:
高一生物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上一篇: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達知識點歸納
下一篇:
高中生物實驗分析的方法
相關主題
高一生物下冊第一次月考試卷
高考生物學生易錯知識總結
高二生物下冊第一次模塊檢測試題
高中生物實驗復習策略: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
高中生物怎么學
生物高考拿高分先從吃透課本做起
高考生物知識點精簡
高中生物知識點歸納
生物實驗常用縮寫符號中英對照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達知識點歸納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高三生物教案 細胞、細胞的分子組成
教案 細胞、細胞的分子組成 走近細胞、細胞的分子組成 1.內容: (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Ⅰ ……
生物:強化實驗 培養(yǎng)技能 理性看待熱點
復習備考應對策略 1.立足基礎,強化能力,構筑學科知識體系 基礎知識永遠是立足之本,所以……
2012年高考沖刺輔導之生物重點知識點(2)
2012 高考 生物復習重點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第一節(ji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名詞:……
高考生物學生易錯知識總結
1.使能量持續(xù)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意義的部分 2.能量在2個營養(yǎng)級上傳遞在10%20% 3.單向流動……
高考生物學知識內容各單元考情分析
第一單元 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在高考3+X的模式中,試題的命制已由過去的以知識立……
相關閱讀
高一生物生物的變異測試
高中生物減數分裂知識點總結
生物學習方法
高三生物指導:新課與舊知并舉
高一生物教案 人體的營養(yǎng)和健康
高三生物教案 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關系
高中生物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高考狀元筆記:生物課堂“三記三不記”
高考生物實驗題應試策略
高二生物下冊第一階段考試卷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