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數學學習方式的探索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作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轉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研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初中數學知識,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大類: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我認為,可以充分利用這四大塊內容的特性,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實現學習方式、方法和內涵上的整合,從而形成與新課標相適應的學習方式。本期在學習杜朗口經驗的教學中摸索出一種新型的數學學習方式。

  一、如何操作

  要求學生將前一章所學內容在全班同學面前以多種方式進行講解,其他同學或老師對其講述的內容進行質疑、補充與完善。

  第一步,先讓學生寫“講課”稿(類似于教師的教案或畫圖加文字說明),由教師批閱、同學互相批閱、交流后由學生自己修改。

  第二步,待學生寫“講課”稿漸趨成熟,讓學生依據“講課”稿,進行講解。當學生對需要講解的內容“成竹在稿”時,要求學生向全班講解,學生在說數學的過程中更能發(fā)現學習中的問題,而通過同學老師的質疑使問題進一步明晰,從而促進學生尋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第三步,要求學生脫稿講述。這一步應當是這種模式的最高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他們將自主探究、自由創(chuàng)造。學生要想“講”好一節(jié)課,必須在向老師和同學“講課”之前做好精心準備,這意味著學生要像老師一樣“備課”。在這個“備課”的過程中,學生除了要在課堂上認真聆聽老師的講解,課堂之外還必須仔細研讀剛學過的或以前學過的內容,必要時還要動手實踐、探索,以求得對數學問題以及數學結論的理解或找到使其他可以聽得懂的多種講解方式。在這個“備課”過程中,學生還會試著學會和同伴交流,以獲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以及講解的簡易方法。

  二、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由于學生所具備的知識水平及能力大多還達不到將新學知識講解透徹的要求,所以“講課”內容、形式選擇是很重要的,要求太高或太低,都會使學生對“講課”失去信心或失去興趣,進而影響“講課”的進行。在“講課”的內容上應從簡單到復雜再到富有挑戰(zhàn)性,在“講課”的形式上應從簡便易行到精煉精巧,在對學生“講課”的要求上應從低到較高級……總之,要遵循從較低的起點開始漸進到較高的原則,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切勿好高騖遠。

  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學生在不同時期的能力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但要注意對每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提出具有發(fā)展性的要求,使每個學生多得到發(fā)展、獲取成功。“講課”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鼓勵和適當的指導、幫助,并督促學生堅持不懈的進行,不可遇“難”卻步、半途而廢。

  三、操作過程中教師應擔當什么角色

  1、教師應是材料員,為了使“講課”能順利進行下去,教師必須認真地、仔細地設想可能出現的情況,去認真準備材料,并在學生迫切須要時予以幫助。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提供材料的時機應是學生需要的時候,而不能在學生需要前主動地提供。

  2、教師應是指導員,教師對“講課”的控制要比自己上課寬松的多。由于學生之間或學習小組之間的差異性是存在的,要使一節(jié)“講課”能達到即定的認知目標及情感目標,教師的指導是不可缺少的。

  當學生在“講課”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時候,當學生在“講課”過程中沒有頭緒出現混亂時,都需要教師做出一點指導,把討論和操作引導到適當的方向。學生收集材料、研究問題必須是自主的,作為教師應當控制住,不參與討論,除非學生確實需要你的幫助。教師還應避免告訴學生“你應該如何做”。

  3、教師應是管理員,在“講課”中,大部分時間是學生自己支配的,這就更需要教師的嚴格管理。課堂管理不單是紀律的管理,而是對學習環(huán)境的管理。它包括考慮每個學生的要求,合理地利用材料,提出好問題,觀察并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混淆和錯誤表現的跡象,有效地完成教學進度,保持學生的興趣,維護課堂紀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等等。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48802.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知識點: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