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唯物論知識點總結
1.自然界的客觀性
(1)【世界觀】: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是客觀的。
具體內容:
①自然界先于人、人的意識而存在。
②人類出現(xiàn)后,自然界仍然是具有客觀性(注意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是對立統(tǒng)一(聯(lián)系)的: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不斷地影響改變著自然界,使自然界發(fā)生變化;但是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生存發(fā)展的基礎,人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和規(guī)律為前提。
反面內容:自然界既不是神的意志的產物,也不是人的意識的產物。(唯心論)
(2)【方法論】:人們改造自然以承認自然的客觀性為前提
具體內容:①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3)【應用范圍】:說明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從自然。
(4)【關鍵詞】自然界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 人類社會的客觀性
(1)【世界觀】: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客觀的。
具體內容:①從社會的產生來看,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②社會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客觀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③社會存在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
反面內容:①社會的發(fā)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動機決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識起著決定性作用;(客觀唯心主義)
②神靈天意決定著社會的變體和人間的禍福(主觀唯心主義)
(2)【方法論】:人們變革社會的活動要以承認社會的客觀性為前提。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