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基本原則,是實現(xiàn)歷史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學歷史考試特別是高考歷史考查的主要目標。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就是以“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編寫的,“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貫穿了整個教科書。學生學習歷史和考前訓練可以從教科書中體會領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
例如人教版選修1戊戌變法歷史意義的分析,教材提出了三個結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用相關的史實進行論證。
對第一個論點“戊戌變法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改革運動”,教材是從戊戌變法的時代背景和目標等史實展開論述的: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以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為目標,進行廣泛的宣傳鼓動,希望通過改革,使中國走向獨立民主和富強,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與欺凌,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國熱情。
對第二個論點“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教材是從變法的內容及政治經濟角度展開論述的: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變封建君主專制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只,在經濟上提倡興辦近代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
對第三個論點“戊戌變法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教材是從維新派的根本主張及變法過程等史實展開論述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猛烈的抨擊,為近代思想啟蒙運動的蓬勃興起開辟了道路,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維新派留下的許多遺產,諸如解放思想、變革觀念、創(chuàng)辦報刊、提倡女學、改易風俗,等等,更成為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從標題、歷史背景、發(fā)展過程、性質、特征(包括階段特征)、結果、影響(意義)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學習“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方法。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