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綱務(wù)本,突出重點
重點的確定,一要看內(nèi)容所占篇幅,二要看學生理解的難易程度,由此判斷:生物圈中的人?綠色植物、生物的生殖發(fā)育及遺傳變異等是教學的重點,肯定要讀懂,講透,練足。
2創(chuàng)新方法,增強實效
俗話說,思想決定方法,方法決定效果。這里所說的方法包括教法和學法。首先說教法。課堂教學是提高質(zhì)量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講練結(jié)合是復習教學的主旋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語言的生動性。在語言的準確性與簡潔性之間融合生動性,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盎然,讓學生從困倦學習中走出,做到學中樂,樂中學。如“血液”的教學,將紅細胞稱為“無私奉獻者”,將白細胞稱為“勇于獻身者”,將血小板稱為“稱職的防汛工兵”,學生們都露出開心的笑容,且快速記憶。②教具的直觀性。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圖?教學掛圖及實物,通過視覺吸引學生,并易于理解。如教學“血管”時,用上肢直接演示動脈和靜脈流向,兩手相連,形象地展示出動脈?毛細血管?靜脈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學生看得真切,記得牢固。再說學法。首先要給學生學習的時間。我給學生有這樣一個規(guī)定“:每課5分鐘,每周晚自習10分鐘!弊寣W生有時間去加深理解,消化吸收知識點。其次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初中生物知識需要記憶的成分比較重,理解固然重要,記憶必不可少。對記憶的方法作些指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jù)本人最近幾年的經(jīng)驗,證明以下幾種方法對于指導學生記憶是非常有效的。舉三種記憶方法:英語?拼音記憶法。如“血液成分”中紅細胞代碼為RBC,白細胞代碼為WBC,其同類項為BC,第一個字母R?W分別為紅細胞?白細胞英語單詞的第一個字母,血紅蛋白的代碼為Hb,分別為拼音“紅”“白”的第一個字母。2、諧音記憶法。微生物中營寄生生活的有細菌?真菌?病毒,將“細”用“飛白手法”換成“是”,記為“是真病”;微生物中屬于生產(chǎn)者的有藍藻?硫細菌?硝化細菌,諧音記為“難留肖”,意為姓肖的難以留住。3、配伍記憶法。缺生長激素患侏儒癥簡稱為“生侏”;幼年缺甲狀腺激素患呆小癥簡稱為“甲呆”,避免了兩類相似病例的混淆,遇到此類題目學生很快能做出判斷。在學習策略的指導方面,我還在學生中試過互測互檢法。學生不拘時間,不拘場合,在業(yè)余相互出題檢測,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尤其要記印象不深的內(nèi)容,結(jié)合別人的回答來記,效果比孤立地看書好幾倍。
3強化訓練,步步提升
“練”既是檢測的手段,也是鞏固的過程。在第一輪復習中運用課件向?qū)W生展示“考綱要求”,并結(jié)合用好《雙基優(yōu)化訓練》,這本配套練習“知識歸納”對學生宏觀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起了提綱的作用“;中考例題解析”“適應訓練”融基礎(chǔ)性?針對性?典型性于一體,聚廣度?新度?深度于一身,緊扣教材,聯(lián)系生活,梯度適中。學生處理練習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走出教材”?不看書?做有把握的題目;第二步“回歸教材”查缺補漏,不會做的題目查閱教材后完成;第三步核對答案,糾正錯誤。收閱后對自查自糾做得好學生給予肯定,對出錯率高的題目予以重點講解。第二輪專題復習以“科學探究、識圖解答、強化訓練”為重點,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再回顧,注重前后知識的銜接與照應。習題處理中要關(guān)注內(nèi)容和題型的拓展延伸,考試說明指出“不出舊題”,這就意味著出題的角度是可變的,涉及面會更寬。第三輪查缺補漏,落實知識的訓練之中要加強題型研究。從近幾年試題可以看出,單一題減少,綜合題居多。以下題型值得關(guān)注:①.圖表題。這類題目將教材內(nèi)容抽象化,學生根據(jù)圖表內(nèi)容分析綜合,進而得出結(jié)論。如《中考沖刺》P152第16題,此題涉及到肺?腎小球?組織細胞?消化道壁的血液循環(huán)。②.一個內(nèi)容多個知識點的綜合。如“骨?骨連結(jié)?骨骼肌在運動系統(tǒng)中的作用依次是??”考查了運動系統(tǒng)各部分的功能;如“以下對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收縮狀態(tài)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曲肘時收縮?舒張;B伸肘時舒張?收縮;C立正時兩手自然下垂舒張?舒張;D直臂提水時收縮?舒張;”此題考查了骨骼肌不同情況下的四種狀況,D項錯誤。③.實驗題?键c無非人物,過程,結(jié)論,或用課本知識解釋生物現(xiàn)象。復習中注重了題型變化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才會提高。
總之,復習教學豐富多彩,復習方法也是靈活多樣。只要教學靈活,科學合理,復習才能事半功倍,沖刺才會后勁十足,達到預期的效果。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