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闡述三種校本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和設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對于生物科學科技前沿介紹,內(nèi)容的設計宜圍繞課本原理的應用,選擇生物科技典型事例,進行舉例和拓展,加強學生對課本原理及應用的理解,拓寬學生眼界。如轉(zhuǎn)錄翻譯的原理與基因重組技術和轉(zhuǎn)基因等,既加深了學生對轉(zhuǎn)錄翻譯過程的再理解和記憶,又知道了生物技術對這原理的應用,還向?qū)W生展示了更多的應用前景,使學生張開創(chuàng)意想象的翅膀,想象出更多的人需要的基因重組技術產(chǎn)品或轉(zhuǎn)基因產(chǎn)品,起到知識的遷移作用。如從抗蟲棉到是否糧食作物也可導入抗蟲基因進行育種,從基因工程產(chǎn)品胰島素到SARS病毒或艾滋病毒的免疫蛋白等。教師在引導時,要著重原理及應用,注意不要過于引導學生拘泥于技術過程的細節(jié),超出學生的知識背景,造成理解的困難,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
2.對于生物知識拓展類,教學設計的內(nèi)容可選擇圍繞重點、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提高上做文章。因為平時限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對于課本上的這些重點難點,學生或只有初步認識,或認識不到位,或感到難以理解。以前面提到的《花與花絮》為例,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定要和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適當拓展深化,盡量避免太多的新的術語出現(xiàn)。例如可選以下作為教學內(nèi)容:花的構造與果實種子的形成過程的動態(tài)想象;花的構造與雜交;花藥、花粉的構造與傳粉受精及無子果實、單倍體育種;花的構造、花的色彩和傳粉的關系及與適應性和進化;花的構造與植物分類等。
3.實驗思維能力和技能的提高方面,可做的有很多。如圍繞生物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如科學性原則、簡便和可操作性原則、單因子變量原則、平行重復原則和設立對照等),選擇實驗事例,對學生從設計思想、設計步驟,對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和如何下結(jié)論等方面的訓練,或針對學生設計思想的疏漏處進行探究等。實驗事例的選擇,應以課本實驗為基礎,應是學生課本所學的設計思想和設計原則的再應用,這樣,達到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實驗思維能力,并促進這種能力在新情境下的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對歷年高考題和生活中問題的探究,為教師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提供了豐富的事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10636.html

相關閱讀:無色無味氣體氡污染 已成肺癌重要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