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生與電子的發(fā)現(xiàn) 由物理網資料整理
1884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瑞利因年老體衰而宣告辭職,他推薦年僅27歲的湯姆生做他的繼承人.盡管人們對此行動感到驚奇和不安,但是事實很快證明了這一決定是非常正確和明智的.人們隨即又贊楊起瑞利來了,說他具有識才的慧眼!
約瑟夫。約翰。湯姆生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國曼徹斯特,父親是一個專印大學課本的著書商,由于職業(yè)的關系,他父親結識了曼徹斯特大學的一些教授。湯姆生從小就受到學者的影響,學習很認真,十四歲便函進入了曼徹斯特大學。在大學學習期間,他受到了司徒華教授的精心指導,加上他自已的刻苦鉆研,學業(yè)提高很快。
1876年,即二十一歲時,他被報送進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1880年他參加了劍橋大學的學位考試,以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取得學位,隨后被選為三一學院學員,兩年后又被任命為大學講師。他在數物理學方面具有很高修養(yǎng)的第一批成果是《論渦旋環(huán)的運動》和《論動力學在物理學和化學中的應用》
1884年,湯姆生在瑞利的推薦下,擔任了卡文迪許實驗室物理學教授。1897年湯姆生在研究稀薄氣全放電的實驗中,證明了電子的存在,轟動了整個物理學界。
我們在做稀薄氣體放電的實驗中,如果繼續(xù)抽出利害內的空氣。在真空度較高的情況下接上高壓電源后,陰極就會發(fā)出一種射擊線來,它能使用權面對陰極的管壁發(fā)出錄色的熒光,這種射擊線被命名為“陰極射線”。陰極射線是由什么組成的?十九世紀末時,有的科學家說它是光波;有的科學家說它是由帶電的原子所驗成;有的則說是由帶陰電的微粒組成,眾主紛紜,一時得不公認的結論。英法的科學家和德國的科學家們對于陰極射擊線本質的爭論,竟延續(xù)了二十多年。最后到1897年,湯姆生的出色實驗結果面前,真相才得以大白。
湯姆生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他將一塊涂有硫化鋅的小玻璃片,放在陰極射線所經過的路途上,看到硫化鋅會發(fā)閃光。這說明硫化鋅能顯示出陰極射線的“徑跡”。他發(fā)現(xiàn)在一般情況下,陰極射線是直線行進的,但當在射擊線管的外面加上電場,或用一塊蹄形磁鐵跨放在射線管的外面,結果發(fā) 現(xiàn)陰極躬一都發(fā)生了偏折。根據其偏折的方向,不難判斷出帶電的性質。湯姆生在1897年得出結論:這些“射線”不是以太波,而是帶負電的物質粒子。但他反問自已:“這些粒子是什么呢?它們是原子還是分子,還是處在更細的平衡狀態(tài)中的物質?“這需要作更精細的實驗.當時還不知道比原子更小的東西,因此湯姆生假定這是一種被電離的原子,即帶負電的”離子“。他要測量出這種”離子“的質量來,為此,他充計了一第列即簡單又巧妙的實驗:首先,單獨的電場或磁場都能使用權業(yè)子偏轉,而磁場對粒子施加的力是與粒子的速度有關的。湯姆生對粒子同時施加一個電場和磁場,并調節(jié)到電場和磁場所造成的粒子的偏聽偏信轉互相抵消,即粒子仍作直線運動。這樣,從電場和磁場的強度比值就能算出粒子運動速度。而速度一量找到后,單靠磁偏轉或者電偏轉就可以測出粒了的電荷與質的比值,湯姆生又在陰極身線管的末端,放一個刻度標尺的硫化鋅小屏,使陰極身坶的偏聽偏信折量可以在屏上讀出來。當所加的磁場強:離了解”的速成電量和速度一定時,離子的質量越大,則偏折量反而越小。
湯姆生用這種方法來測定"微粒"電荷與質量之比值.他發(fā)現(xiàn)這個比值和氣體的性質無關,并且它的值107比起電解質中氫離子的值104這個以前已知的最大量要大得多.這說明這種粒子的質量比氫原子的質量要小得多.前者大約是后者的二千分之一.后來,美國的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在1913年到1917年考察了荷 電油滴在相反的靜電場和引力場之間的運動.精確地測出了新的結果:前者是后者的1836分之一.
湯姆生測得的結果肯定地證實了陰極射線是由電子組成的,人類首次用實驗證實了一種"基本粒子"----電子的存大."電子"這一名稱是由物理學家斯通尼在1891年采用的,原意是定出的一個電的基本單位的名稱,后來,這一詞被應用來表示湯姆生的"微粒".
自從發(fā)現(xiàn)電子以后,湯姆生就成為國際上知名的物理學者.在這之前,一般都認為原子是"不能分割的"的東西,湯姆生的實驗指出,原子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這個實驗標志著科學的一個新時代.人們稱他是"一位最先打開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學大門的偉人".1905年,被任命為英國皇家學院的教授;1906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16年任皇家學會主度;1919年被選為科學院外籍委員會首腦.他并沒有因此而停步不前,仍一如既往,兢兢業(yè)業(yè),繼續(xù)攀登科學的高峰.
湯姆生既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又是一位實驗物理學家,他一生所做過的實駔,是無法計算的.正是通過反復的實駔,他測定了電子的確良荷質比,發(fā)現(xiàn)了電子;雙在實驗中,創(chuàng)造了把質量不同的原子分離開來的方法,為后人發(fā)現(xiàn)同位素,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湯姆生在擔任卡文迪許實驗物理教授及實驗室主任的34年間,培培養(yǎng)了眾多的人才。在他的學生中,有九位獲得了諾貝爾獎金。湯姆生對自已的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要求學生在開始做研究之前,必須學好所需要的實驗技術。進行研究所用的儀器全要自已動手制作。他認為大學應是培養(yǎng)會思考、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人才的場所,不是用“現(xiàn)成的機器”投影造成出“死的成品”的工廠。因此,他堅持不讓學生使用現(xiàn)成的儀器,他要求學生不僅是實驗的觀察者,更是做實驗的創(chuàng)造者。
湯姆生的著述很多。如《電與磁的現(xiàn)代研究》、電與磁數學基本理論》等。在他成名之后,好多國家邀他去講學,但他從不輕易應允。如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曾幾度請他去講學,最后他才答案應去講六個小時。他講授的內容相當重要,對核物理有一定的價值。這足以說明他治學十分嚴謹,不講則已,講則要有新的創(chuàng)見。
1940年8月30日,湯姆生逝世于劍橋。他的骨灰被安葬在西敏寺的中央,與牛頓,達爾文、開爾文等偉大科學家的骨灰安放在一起。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