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萍
怎樣進行朗讀教學呢?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悟文入境
語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多種情景,讓學生觸景生情,喚起學生的情感。恰當?shù)那榫笆桥囵B(yǎng)學生豐富健康的情感體驗的重要前提。因此,課堂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精心設置情境,使學生深入其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以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二、文本帶動,激發(fā)情感
教師在授課之前要認真分析蘊含在課文中的情感,用心、用情感挖掘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因素,找出“激發(fā)點”,以便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如教學《孔乙己》一文時,我先找準“激發(fā)點”——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以此激起學生對孔乙己的同情。在品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感悟到孔乙己在特定的處境下,只能是不幸死去,進而探討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根源。由此,教學中我注意及時準確地把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隨字、詞、段、篇,并通過朗讀、閱讀、講讀等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引導、點撥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把作者的情感引發(fā)到學生的心坎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促使其參與認識活動,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中心的理解,進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三、教師引領,情動學生
于漪老師曾說過:“教師要把課上得情思橫溢,使學生學得有勁頭,學有所得,首先自己要進入角色。”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范讀這一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學《最后一課》一文,我備課時就事先做好了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情感蓄積,再想方設法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我用憤怒的表情、悲傷的語調范讀韓麥爾先生上課時的那一片段。學生被我真摯的情感感染了,也被主人公表現(xiàn)出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同時也更激發(fā)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四、指定目標,入情入景
朗讀既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目標,又是全面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標的一種有效手段。所以,朗讀,不僅僅是大聲讀,更不是濫讀。我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沒有給學生一定的任務和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時,老師不但沒有仔細聽,反而是忙著板書或自己思考著下一個教學步驟。這樣一來,老師對于學生的朗讀情況自然就心中無數(shù)了,所以也無法對學生的朗讀情況進行指導性的評價。這樣的朗讀只是一種形式。
教師授課時每一次的朗讀,都應該給學生一定的要求。如在初讀課文之前,我總是提出簡單明了的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對于課堂上的個人自讀,我總是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從不走過場,草草收兵。對于精讀,我要求學生做到聲情并茂,不僅要讀準字音、節(jié)奏和語調,還嚴格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并注意把握好朗讀的速度。這樣的朗讀,學生就能進入語境,體驗文章的語言美和情感美。在分角色朗讀時,先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要求學生讀出人物的個性。朗讀時,為其他學生布置任務,使他們邊聽邊思考。對于集體朗讀,我首先就要求學生讀得整齊而有氣勢,其次要求讀出感情。
這樣,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在每個朗讀的環(huán)節(jié)都有不同的要求。學生在整個朗讀過程中,思維始終在活動。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速度加快了,對文章理解的深度也加深了。
五、方法多樣,靈活運用
在教學中,我們應采用多種朗讀形式以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如: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配樂讀等等。誠然,各種形式的朗讀均有其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教師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又不盡相同,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又如美讀,往往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當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已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背誦某些精彩的語段或全篇,這樣就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增強語感,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