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土地沙化,要以防為主,防治兼顧,做到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結合。2004年5月20日,在全國這些組織的“水與沙漠化”研討會上,國家林業(yè)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就土地沙化的現狀及對策作了發(fā)言。他說,當前,除自然因素外,造成我國土地沙化的主要人為因素是“五濫”,即濫墾、濫伐、濫牧、濫采和濫用水資源。要遏制土地沙化繼續(xù)擴展的勢頭,必須做好預防工作,“防”首先體現在加強對“五濫”的管理,杜絕人為破壞因素。第一,應防止盲目開墾。濫墾是我國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自50年代以來,我國出現了4次大開荒,僅草原開荒就達2.08億畝,其中1億畝已撂荒成為沙地。1994年至1999年,全國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開墾的耕地達1.7萬平方公里,其中變成流動和半固定沙地的面積約占50%。第二,應以草定畜。目前,我國大部分草場放牧大大超過其承載能力。全國草場理論載畜量為4.5億羊單位,截至1997年底,全國存欄大牲畜已達1.4億頭,羊2.6億只,折合8.6億羊單位,超載近一倍。第三,應控制樵采。濫砍濫伐和過度樵采一直是沙區(qū)植被的大敵,它不僅直接減少林草覆蓋面積,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和諧的森林、草原環(huán)境。從1994年到1999年,青海省共和縣沙珠玉鄉(xiāng)因樵采破壞沙生植被達600公頃,新疆和田地區(qū)近5年因樵采共破壞以胡楊林、灰楊為主的天然荒漠林3800公頃。第四,應嚴禁亂采濫挖。自1994年至1999年,內蒙古全區(qū)因摟發(fā)菜破壞草原面積達1.95億畝,其中6000多萬畝已經沙化。陜西省榆林地區(qū)僅煤田開發(fā)一項,就使26萬畝植被被毀,30萬畝土地沙化。近兩年,國家頒布法律和規(guī)章,通過執(zhí)法,摟發(fā)菜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濫挖中草藥和無序采礦破壞植被的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第五,應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資源造成土地沙化的現象十分普遍。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50年代以來上游不斷超量用水,造成下游270公里河道斷流,530萬畝胡楊林枯死,100萬畝草場退化,25萬畝農田被迫棄耕。造成土地沙化、生態(tài)惡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沙化土地的治理上,突出綜合治理。要按照植物演替自然規(guī)律辦事,以恢復沙區(qū)林草植被為核心,要多管齊下,林業(yè)措施、農牧業(yè)措施和水利措施綜合運用,要因地制宜實施造林種草、退耕還林、退牧還林還草;耕地要大力推行保護性耕作方法,推廣免耕法和作物留茬。對于水資源,要合理開發(fā)利用,做到開源與節(jié)流相結合,除保證必要的工業(yè)用水、人民生活用水外,還應重點保證生態(tài)用水。覆蓋我國90%以上沙化土地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都綜合考慮了因害設防、因區(qū)施策,進展順利,效果明顯。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