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教學中的語言優(yōu)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的課堂教學,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課,教師把枯燥抽象的內(nèi)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既取決于教師對內(nèi)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取決于對語言的優(yōu)化。教師語言的優(yōu)化,應做到:1、表達的思路要非常清晰2、語言要簡潔、明了,不拖泥帶水,不含糊不清,3、語言要生動、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化難為易,變枯燥為有趣,并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海綿”作用。

例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基因的轉(zhuǎn)錄和翻譯”的過程,我用了如下的語言進行描述:

如果將整個細胞比喻為一個大工廠,則細胞核相當于這個工廠的指揮總部,基因就存在于這個總部中,核糖體相當于生產(chǎn)車間,蛋白質(zhì)就在這個“車間”里合成;蚴侨绾慰刂频鞍踪|(zhì)的合成的呢?

總部(細胞核中的DNA)發(fā)出的指令到“生產(chǎn)車間”(核糖體)后,開始進行生產(chǎn)(合成蛋白質(zhì)),這其中需要一個通訊員(mRNA)將“總部”的指令準確無誤地傳達到“生產(chǎn)車間”。

“通訊員”(mRNA)到達“生產(chǎn)車間”(核糖體)后,“搬運工”(tRNA)則把細胞中各種“原材料”

(游離的氨基酸)運輸?shù)健吧a(chǎn)車間”并連接起來。但是,氨基酸在核糖體上接合的順序是非常嚴格的,怎樣才能確保氨基酸按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呢???當“搬運工”(tRNA)把氨基酸運到核糖體上時,首先要和“通訊員”(mRNA)對“暗號”(堿基配對),如果“暗號”正確,氨基酸就在這個位置上“安家落戶”,否則,這個氨基酸就要到其它能夠與它對上“暗號”的位置去。氨基酸就按照一定的順序被固定下來,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鏈,最終形成蛋白質(zhì)。

那么,“通訊員”(mRNA)是怎樣接受并傳達“指令”(遺傳信息)的呢?“搬運工”(tRNA)與“通訊員”(mRNA)之間又是怎樣對“暗號”的呢?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兩個問題。

教學表明,這種生動的講解既有效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盎然,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無論從事哪個學科教學的教師,都應具有駕駑語言的高超技藝。不僅將自己的教學語言作為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清楚、準確地傳授知識的工具,而且應該達到生動形象、化難為易、化無形似有物、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優(yōu)化課堂教學,遠非上述的三兩點,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教師自身的因素,也有學生方面的影響,還有各種教學環(huán)境的制約。作為一個教師,應當不斷地學習和反思,不斷地探索和改進,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一步一步地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78262.html

相關閱讀:生命科學領域公司勢頭不減,23家公司排隊等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