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知識點:導電性(單質、溶液、熔融狀態(tài)導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和導電能力:

1.金屬靠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而導電,屬于物理現(xiàn)象,溫度升高時電阻增大,導電能力減弱。電解質溶液靠自由離子的定向移動而導電。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電解質)在導電的同時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即被電解。
2.影響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
(1)自由移動離子濃度的大小(主要決定因素):溫度一定,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越強。
(2)溫度:溫度越高,導電能力越強(與金屬導電相反)。
(3)單個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電荷數(shù)越高,導電能力越強。例如:氨水中通入少量HCl,原來的氨水是弱電解質溶液,離子濃度較小,導電能力較弱,當通入少量HCl 轉變成NH4Cl時,因NH4Cl完全電離,離子濃度明顯增大,故導電能力增強。
3.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強。例如:較濃醋酸的導電能力比極稀HCl溶液強,這是由溶液中自南移動離子濃度大小決定的。又如:CaCO3雖為強電解質,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極稀,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太小,溶液導電能力極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12183.html

相關閱讀:一些致命元素和世界上十大知名最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