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問題
1.物理學史不熟悉
第1題關于物理學家笛卡兒的貢獻不熟悉,把D選項當成了錯誤選項,使本題的得分率不高。
2.建模能力不夠強
第6題中線框的局部在磁場中勻速運動,忽略了線框的上邊在磁場中也要受到安培力作用,安培力的變化會影響到支持力和摩擦力也發(fā)生變化。本題綜合性較強,需要兩個維度的轉(zhuǎn)換,得分率低。
第9題由于中間鐵芯內(nèi)的磁場分布不清楚,導致不會判斷線框中磁通量的變化。其實從切割磁感線運動可以判斷線框中一直有感應電流,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可以反推出線框中的磁通量一定是變化的,不可能一直為零,因此D選項是錯誤的。
第14題中認為繩上的拉力等于物塊沿斜面方向重力的分力,其實由于有加速度,在物塊加速運動時繩上的拉力小于物體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第15題電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考慮了重力、進入磁場的速度用了v0以及畫不出運動軌跡的幾何關系而無法建立模型,這些都影響到本題的正確求解。
第18題誤認為物塊B下滑過程中劈A是不動的,B與彈簧碰撞后速度方向改變,沒注意矢量的方向性。
3.實驗復習不到位
游標卡尺的游標上有20個小格,誤當成10個小格來讀數(shù);多用電表和電流表的讀數(shù)掌握不好,有效數(shù)字的保留不清楚,說明對基本物理儀器的使用不熟練。光電門記時與物體運動的對應關系不明確,不清楚用什么方法得到滑塊受到的拉力;對電路構(gòu)成不清楚,忽略了多用電表的內(nèi)阻,導致電源電動勢求解不對,這些都是對實驗的原理不理解導致錯誤的。
4.答題用語不規(guī)范
計算題缺少必要的文字說明,不清楚研究對象及研究過程,導致所列表達不準確而使整個過程難得分。
如第14題中金屬棒的質(zhì)量m與物塊的質(zhì)量M混淆,金屬棒與導軌間有摩擦被誤認為物塊與斜面間有摩擦。
第17題中振動速度方向填“上”、“豎直向上”,畫光路圖不規(guī)范,不用尺作圖,光線不加箭頭。
5、選做內(nèi)容不清晰
選做模塊的第一題涉及的基本知識比較多,多是對書中概念規(guī)律的基本理解和基本應用,由于看書不細致,內(nèi)容掌握不熟練而丟分較多。
復習備考建議
1.記準科學家的貢獻
物理學史主要考查在前四本教材中提到的物理學家,記住幾個主要人物,如伽利略、笛卡兒、開普勒、胡克、牛頓、庫侖、奧斯特、法拉第、楞次、安培等,對他們的貢獻進行梳理,把人物、現(xiàn)象、方法和結(jié)果對應好。多加訓練,這類問題是容易得分的,不應該大意。
2.正確建立物理模型
明確物體受力與運動關系是建立正確物理模型的關鍵。要明確研究對象,進行隔離分析受力,畫受力圖,確定速度方向,通過合力與速度方向的關系就可以判斷物體的運動變化情況了。例如,若合力恒定且與速度同向,就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合力恒定且與初速度垂直,就做勻變速曲線運動,也就是類平拋運動。對于電場和磁場,要先理解場的矢量性,會用疊加原理分析電場或磁場的分布,再從電場或磁場對放入其中物體的受力分析入手進行建模。有了正確的物理模型,才能選擇合適的物理規(guī)律進行列式求解。建模能力是高中物理的難點,也是高考考查的核心,這方面應該多下功夫,注意習題歸類,積累解題經(jīng)驗,提高建模能力會使物理學習變得更輕松。
3.加強對實驗的分析
常用物理儀器是高考實驗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沒有實際操作,對物理儀器的使用方法是很難掌握的,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多用電表等應該平時放在教室中多用一用,熟練了就能掌握構(gòu)造、作用和讀數(shù)方法。
對實驗的分析要從目的入手,依據(jù)學過的相關規(guī)律來理解實驗原理,只有原理明確了才能進行實驗設計、數(shù)據(jù)處理等。如測動摩擦因數(shù),就要從壓力與滑動摩擦力的關系入手,尋找測得這兩個力的方法,常常會用到力的平衡、牛頓第二定律或功能關系等。
4.強化訓練規(guī)范答題
計算題要有必要的文字表述,包括設定物理量、確定研究對象、描述狀態(tài)與過程、選擇所用物理規(guī)律等。
畫受力圖、運動關系圖、電路圖、光路圖等,要虛實分清,標明箭頭,注明相應物理量符號。
計算結(jié)果是數(shù)值的,若不加特殊說明的應保留2~3位有效數(shù)字,注意寫清單位,標明矢量方向。結(jié)果要用字母表述的注意不要隨意代入數(shù)值,如位移x=0.5gt2,若把g=10m/s2代入寫成x=5t2就是錯誤的,因為5t2相當于時間平方的5倍,單位是s2,這不是位移的單位。
5.選做內(nèi)容多讀教材
通過練習查缺補漏,把習題內(nèi)容與選修3-3、3-4、3-5教材內(nèi)容進行對比,掌握正確的說法,才能進行分析、比較和判斷。如光電產(chǎn)效應中的遏止電壓與入射光的頻率是線性關系,圖線不過原點,不是正比例關系。
本次物理雙基試題遵守考試說明,體現(xiàn)能力要求,覆蓋學科主干,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建立物理模型的過程,注重考查物理思想方法。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答題情況分析得失原因,參考上面的分析和建議,明確復習方法,合理安排時間,一定能有效提高物理成績。
以上內(nèi)容來自:大連晚報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