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啟《田舍夜舂》閱讀答案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田舍夜舂
(明)高啟
新婦舂糧獨睡遲,夜寒茅屋雨來時。
燈前每囑兒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注釋:
[1]夜舂:夜間舂糧。
[2]新婦:長輩對晚輩媳婦的稱呼。亦可以是晚輩對長輩稱其妻或婦人自稱。
[3]每囑:一再囑咐。
[4]行人:出門遠行的人。指新婦的丈夫。早炊:早飯。

1. 本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生活畫面?此畫面反映了怎樣的生活現(xiàn)實?(6分)
2. 有人說此詩是對古代勞動婦女的一曲贊歌,你同意嗎?簡述理由。(5分)
參考答案
1. 參考答案:這首詩用最樸素的筆墨,描繪了一幅田舍夜舂的生活圖畫:(2分)一位村婦寒夜雨聲中舂米,年幼的孩子在臥具里不斷啼哭要媽媽,于是這少婦就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哄勸幼小的孩子。(2分)盡心盡力,任勞任怨,這就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辛勤勞動的寫照;夜深尚不得睡覺,為行人準備早炊,孩子無人看管,還得邊勞動邊哄孩子,同時也反映出底層勞動者生活的艱辛。(2分)

2.參考答案:同意。(1分)詩中少婦在此兼有為母與當家者的雙重身份。這兩個方面她都出乎本性地盡心盡責。對于孩子是慈愛的母親。孩子哭,她心疼,忘記了深夜的疲勞,風雨的寒意,慈母心腸體現(xiàn)在溫柔甜蜜的口吻上;同時又稱得上是一個能干的當家人,“行人”要一清早就出門上路,或作工,或遠游,需要早炊,少婦想要盡心盡力為他們作點貢獻。“明日行人要早炊”,也沒有一點怨苦,反而甘之若飴。(2分)綜上所述,這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辛勤勞動的寫照,是古代勞動女性的一曲贊歌,從中能體會到深厚的人情味。(2分)
不同意。(1分)從婦女夜深還在辛苦的勞動看出,古代勞動婦女的辛酸和痛苦。天寒地凍,茅屋苦雨,行人要早炊,不得已而為之作準備,孩子在一旁哭泣而無人照顧,可以看出其家庭生活的艱難。(2分)由此反映出底層勞動者生活的艱辛。(2分)

作者
高啟(1336—1374),字季迪,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避亂隱居吳淞江邊之青丘,埋頭讀書、作詩,混跡于農(nóng)夫、漁樵之間,自號青丘子。與楊基、張羽、徐賁齊名,稱“吳中四杰”。

賞析:
作者高啟,這首詩寫田家新婦連夜舂米,為行人準備早炊的情景,把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描繪得逼真?zhèn)魃,可愛可敬。家無儲糧,也見出農(nóng)家的貧寒。詩中寒夜、茅屋、夜雨、兒啼、夜舂等既寫出新婦的辛勞,也渲染了行人離去時的氣氛。從詩中的描寫可以見出作者對農(nóng)村生活有著切身的體驗和感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316262.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八級上冊《湖心亭看雪》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李生論善學》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晉書?華恒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溪居即事》《溪興》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后漢書?耿?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