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關漢卿《[雙調]碧玉簫》閱讀答案及解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雙調]碧玉簫
關漢卿
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有白衣勸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取他淵明醉。
(1)“秋景堪題”體現(xiàn)了作者對秋天怎樣的態(tài)度?“秋景”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
(2)請從景和情的角度對這首元曲中的五、六兩句作具體賞析。

參考答案 
(1)作者一反肅殺凄涼的悲秋情調,而以樂觀豪情去贊美秋景的磅礴絢麗和沛然生機。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色彩鮮艷明麗;清淺的山溪,幽邃的松徑,氛圍清新秀美。秋景如畫,自然會使詩人逸興遄飛,頓生靈感,欣然而嘆“秋景堪題”。
(2)值此絢麗宜人的秋景,正該是讓清樽斟滿、開懷痛飲的大好時機;難得與一伙布衣朋友相聚,正可舉觴相勸敘懷暢飲。表達了對歸隱大自然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清樽”“潑醅”“白衣”“酒杯”這些意象,又隱含著安貧樂道、浮云富貴、笑傲王侯之意。

解析 
(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情感態(tài)度的能力。作答時要明白第一問是建立在第二問基礎之上的,抓住元曲中的景象自然可以明確作者對秋天的態(tài)度。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和表達技巧的能力。作答時,明確“景”——“紅葉滿山溪”“黃菊繞東籬”等,“物”——“清樽”“潑醅”“酒杯”等,由此看出,清秋暢飲,布衣互酌,再結合最后幾句自然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二:
(1)這首小調的前四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何作用?
答:①前四句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嬌的秋山圖:金風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楓葉通紅似火,泉水清澈,蒼松蔭道,金菊繞園盛開。②這四句描繪的美麗畫面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美麗景色的贊美之情,也為后面的抒發(fā)作者超脫、隱逸的情志作了有力的支撐。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①用典。②最后一句借用陶淵明隱居山林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告別仕途、歸隱山林、借酒澆愁的激憤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1318292.html

相關閱讀:辛棄疾《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zhí)幐竿乒儋x》閱讀練習及答案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宋史?魏?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漢書?蕭望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諸葛亮《出師表》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