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陸鴻漸不遇 唐?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注:帶郭,意思是靠近外城。【小題1】“欲去問西家”一句中詩人“欲去”還“問”,表示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2分)【小題2】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作品從哪兩個方面刻畫這一形象?(3分)
答案:
【小題1】詩人自己未尋見友人的惆悵與迷茫。(1分)急切想知道友人近況的關切之情。(1分)【小題2】詩中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問塵世的高人逸士形象。(1分)一是前四句,通過對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陸鴻漸新居的處所與環(huán)境,通過“野徑入桑麻”“籬邊菊”“無犬吠”等)來表現(xiàn)主人的心態(tài),間接襯托陸鴻漸的高雅不俗(遠離塵俗,崇尚隱逸)(1分);二是后兩句,由西鄰敘述陸的行蹤,表明他又是一個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高人。(1分)
答案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詩人去敲朋友的門,不但無人應答,連狗吠的聲音都沒有。此時的詩人也許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轉去,似有些眷戀不舍,還是問一問西邊的鄰居吧,可見作者對友人近況很關切。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點評:本題實際上是體會詩人“欲去”時和“問”時各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可以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相信每個同學都會有這種經歷。【小題2】試題分析:陸鴻漸把家遷徙到了城郭一帶,鄉(xiāng)間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鄰人報說他是到山里去了,回來時總要西山映著斜陽。詩人選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種養(yǎng)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閑的隱士形象。考點:鑒賞人物形象。點評:鑒賞人物形象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對人物的直接描寫,二是側面描寫,很顯然本題只能從側面進行分析,即周圍環(huán)境和鄰居對他的了解。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