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黃庭堅《寄黃幾復》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寄黃幾復①
  
  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蘄③三折肱④。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詩作于神宗元豐八,其時詩人監(jiān)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zhèn)。黃幾復:詩人少時好友,時為廣州四會縣令。②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③蘄:同“祈”,祈求。④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為良醫(yī)的說法。詩中意思指黃幾復善治國。
  
  1.本詩頷聯(lián)被稱為“奇語”,請從它使用的藝術手法中選擇一種簡要賞析。(5分)
  
  2.詩歌最后兩聯(lián)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3.請結合詩歌的后四句,簡要概括黃幾復的形象特點。(3分)
  
  4.請賞析“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燈”的主要表現手法及思想情感。(4分)
  
  5.本詩的第二聯(lián)最為后人所稱道,試從表現手法上簡要賞析。(4分)
  
  6.詩歌最后兩聯(lián)從哪幾個方面寫黃幾復的品德和才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7.第二聯(lián)采用了什么手法?是怎樣具體運用的?請簡要分析。(4分)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感情?請簡要回答。(4分)
  
  參考答案
  
  1.①意象密集(意象并列)的手法,巧用六個意象排列出十間的情景。(1分)②這兩句詩,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后相思之深。不用動詞,用“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燈”6個意象,寫出了十前兩人相會于良辰美景的歡樂和十來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的凄苦。(3分)③有限的字數構成了豐富的畫面,跨越時空,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展現了耐人尋味的藝術韻味。(1分)
  
  或:①使用了對比的手法。(1分)②這兩句詩,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后相思之深!疤依畲猴L”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一杯酒”與“十燈”,這是“一”與“多”的對照!疤依畲猴L”而共飲“一杯酒”,歡會極其短促!敖褂辍倍鲗Α笆疅簟保h泊極其漫長。(3分)③“桃李春風一杯酒”的明媚歡快與“江湖夜雨十燈”的凄涼孤獨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2.贊揚了黃幾復的廉潔能干,也表達了對友人處境的不平和擔憂之情。(2分)②“持家四立壁”,作為一縣之長,家中卻徒立四堵墻壁,表現他清正廉潔。“不蘄三折肱”喻指他善“治國”。可惜這樣一個清貧自守發(fā)奮讀書到白頭的能干人卻只能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聽猿猴攀藤的哀鳴,得不到重用,只能在邊遠地區(qū)作一個小縣令。(4分)
  
  3.黃幾復為官清廉、有杰出的政治才干卻不得志、好學不倦。
  
 。ㄗ鳛榭h令,卻家徒四壁,見其清廉;“三折肱”說明他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卻屈居蠻荒之地,見其不得志;“讀書頭已白”見其好學不倦。每點1分。)
  
  4.運用對比(1分):上句追憶好友相聚之樂,“桃李”芳華、“春風”和暖,對酒暢飲;下句抒寫別后的艱辛孤寂,朋友各自流轉漂泊,“夜雨”之下、孤“燈”之旁,盡顯凄涼(1分)。抒寫了自己的寂寞凄涼以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或:名詞意象的組合、烘托等手法,能結合詩句分析亦可。)
  
  5.①巧用六個名詞排列出十間的情景,給讀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②寓情于景,“桃李春風”“江湖夜雨”等平常之景寄寓作者的濃濃深情。③“桃李春風一杯酒”的明媚歡快與“江湖夜雨十燈”的凄涼孤獨對比,凸顯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答出兩點即可)
  
  6.三個方面:為官清廉,富有政治才干,好學不倦。(2分)情感:贊揚了黃幾復廉潔干練,也表達了對友人處境的不平和擔憂之情。(2分)
  
  7.對比。十前與十后形成時間上的對比;桃李春風中與江湖雨夜中形成環(huán)境上的對比;相聚飲酒與孤坐燈下形成行為上的對比;相聚的快樂與離別的孤獨形成情感上的對比。
  
  說明:學生沒有答出“對比”,但在分析中含著對比的意思也要給分,如“過去相聚的歡樂,與現在離別的痛苦”。
  
  8.與友人相距遙遠,無法互通音信的傷感與無奈之情;與友人分別日久而產生的思念之情;對友人家境貧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潔品格的贊美之情;對友人老體衰、處于惡劣環(huán)境中的掛念與同情。
  
  參考譯文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托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墻,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醫(yī),我卻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fā)奮讀書,如今頭發(fā)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44411.html

相關閱讀:晏殊《踏莎行》(細草愁煙)閱讀及答案
《周書?宇文貴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蔣坦《秋燈瑣憶》閱讀練習及答案
元稹《高荷》閱讀練習及答案
朱熹《泛舟(昨夜江邊春水生)》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