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學校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唐詩三百首
>
《詠懷古跡五首》譯文注釋_《詠懷古跡五首》點評_杜甫的詩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唐詩三百首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詠懷古跡五首
[唐] 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諸葛大名垂
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注釋】:
五溪:指雄溪、?溪、酉溪、?溪、辰溪,在今湘、黔、川邊境。庾信:梁朝
詩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賦》中述楚襄王游高唐,夢一婦人,自稱巫山之女,臨別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旦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陽臺,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明妃:即王昭君。據(jù)《西京雜記》:“元帝后宮既多,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昭君自恃其貌,獨不肯與,工人乃丑圖之,遂不得見。”后畫工毛延壽被殺。永安宮: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伊呂:指商朝伊尹,周朝呂尚,皆開國名相。蕭曹:指蕭何、曹參,均系輔佐劉邦建漢的名
臣。
【簡析】:
這五首詩是詩人游江陵、歸州一帶,訪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廟、武侯祠,因古跡懷古人并自我
傷感
而作,一氣貫成,為一組詩,亦可分首獨詠。第一首寫庾信。詩人一直是贊美庾信的,詩中由庾的遭遇聯(lián)系起自己的境況!扒椅催”既指自己不能從西南回長安,也指庾信不能從北朝回江陵。第二首寫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詩人崇拜他的詞章,又深感同樣的悲涼寂寞,感慨中對國運的興衰懷有諷喻。第三首寫王昭君,全詩從“怨”字落墨,并使發(fā)出無窮怨恨之聲的琵琶作為昭君的化身,別具一格。第四首通過老百姓對劉備崩駕地的四時祭祀之勤,表達了對劉備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時對詩人的飄泊
生活
不勝感慨,將荒涼的景象寫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對諸葛亮更高的評價,藝術(shù)感染力極強,不象是在發(fā)議論。
搖落深知宋玉悲, 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 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 舟人指點到今疑。
《詠懷古跡五首》是杜甫大歷元年(766)在夔州寫成的一組詩。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的古跡,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跡,懷念古人,同時也抒寫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感。這首《詠懷古跡》是杜甫憑吊楚國著名辭賦作家宋玉的。宋玉的《高唐神女賦》寫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歡會故事,因而傳為巫山佳話。又相傳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過巫峽,至江陵,不禁懷念楚國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在杜甫看來,宋玉既是詞人,更是志士。而他生前身后卻都只被視為詞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則遭誤解,至于曲解。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處,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為傷心處。這詩便是矚目江山,悵望古跡,吊宋玉,抒己懷;以千古知音寫不遇之悲,體驗深切;于精警議論見山光天色,藝術(shù)獨到。
杜甫到江陵,在秋天。宋玉名篇《九辯》正以悲秋發(fā)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其辭旨又在抒寫“貧士失職而志不平”,與杜甫當時的情懷共鳴,因而便借以興起本詩,簡潔而深切地表示對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時又點出了時節(jié)天氣。“風流儒雅”是庚信《枯樹賦》中形容東晉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語,這里借以強調(diào)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負的志士!耙辔釒煛庇猛跻菡f:“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閔惜其師忠而被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边@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師承宋玉,同時表明本詩旨意也在閔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聯(lián)接著就說明自己雖與宋玉相距久遠,不同朝代,不同時代,但蕭條不遇,惆悵失志,其實相同。因而望其遺跡,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淚。
詩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后半則為其身后不平。這片大好江山里,還保存著宋玉故宅,世人總算沒有遺忘他。但人們只欣賞他的文采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負和創(chuàng)作精神。這不符宋玉本心,也無補于后世,令人惘然,故曰“空”。就象眼前這巫山巫峽,使人想起宋玉的《高唐神女賦》。它的故事題材雖屬荒誕夢想,但作家的用意卻在諷諫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誕夢想,欣賞風流艷事。這更從誤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閹割成荒誕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為無謂詞人。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傷心。而最為叫人痛心的是,隨著
歷史
變遷,歲月消逝,楚國早已蕩然無存,人們不再關(guān)心它的興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負和創(chuàng)作精神,以至將曲解當史實,以訛傳訛,以訛為是。到如今,江船經(jīng)過巫山巫峽,船夫們津津有味,指指點點,談論著哪個山峰荒臺是楚王神女歡會處,哪片云雨是神女來臨時。詞人宋玉不滅,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獲際遇,身后為人曲解。宋玉悲在此,杜甫悲為此。前人或說,此“言古人不可復作,而文采終能傳也”,則恰與杜甫本意相違,似為非是。
顯然,體驗深切,議論精警,耐人尋味,是這詩的突出特點和成就。但這是一首詠懷古跡詩,詩人實到其地,親吊古跡,因而山水風光自然顯露。杜甫沿江出蜀,飄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計窘迫,境況蕭條,情緒悲愴,本來無心欣賞風景,只為宋玉遺跡觸發(fā)了滿懷悲慨,才灑淚賦詩。詩中的草木搖落,景物蕭條,江山云雨,故宅荒臺,以及舟人指點的情景,都從感慨議論中出來,蒙著歷史的迷霧,充滿詩人的哀傷,仿佛確是淚眼看風景,隱約可見,實而卻虛。從
詩歌
藝術(shù)上看,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富有獨創(chuàng)性。它緊密圍繞主題,顯出古跡特征,卻不獨立予以描寫,而使之溶于議論,化為情境,渲染著這詩的抒情氣氛,增強了詠古的特色。
這是一首七律,要求諧聲律,工對仗。但也由于詩人重在議論,深于思,精于義,傷心為宋玉寫照,悲慨抒壯志不酬,因而通體用賦,鑄詞熔典,精警切實,不為律拘。它諧律從乎氣,對仗順乎勢,寫近體而有古體風味,卻不失清麗。前人或譏其“首二句失粘”,只從形式批評,未為中肯。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huán)?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是《詠懷古跡五首》中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詩的發(fā)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據(jù)《一統(tǒng)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逼涞刂罚丛诮窈憋鰵w縣的香溪。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shù)百里,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fā)揮想象力,由近及遠,構(gòu)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本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杜甫寫三峽江流有“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這里則用一個“赴”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這可說是一個有趣的對照。但是,詩的下一句,卻落到一個小小的昭君村上,頗有點出人意外,因引起評論家一些不同的議論。明人胡震亨評注的《杜詩通》就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币馑际沁@樣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xié)調(diào)的。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則又是另一種看法。他說:“發(fā)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鐘靈毓秀,始產(chǎn)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驚天動地!币馑际钦f,杜甫正是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她。楊倫《杜詩鏡銓》說:“從地靈說入,多少鄭重!币嗯c此意相接近。究竟誰是誰非,如何體會詩人的構(gòu)思,須要結(jié)合全詩的主題和中心才能說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說。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鼻皟删鋵懻丫澹@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從這兩句詩的構(gòu)思和
詞語
說,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賦》里的話:“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guān)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钡,仔細地對照一下之后,我們應該承認,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nèi)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闭f得很對。但是,有神的并不止這兩個字。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huán)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xiàn)成的詞匯,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shù)匠心。在日常的語言里,黃昏兩字都是指時間,而在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間了,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它是那樣地大,仿佛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這里,這句詩自然就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空歸月夜魂!边@是緊接著前兩句,更進一步寫昭君的身世家國之情。畫圖句承前第三句,環(huán)?句承前第四句。畫圖句是說,由于漢元帝的昏庸,對后妃宮人們,只看圖畫不看人,把她們的命運完全交給畫工們來擺布。省識,是略識之意。說元帝從圖畫里略識昭君,實際上就是根本不識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環(huán)?句是寫她懷念故國之心,永遠不變,雖骨留青冢,魂靈還會在月夜回到生長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詞人姜夔在他的詠梅名作《疏影》里曾經(jīng)把杜甫這句詩從形象上進一步豐富提高:
昭君不慣胡沙遠,
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環(huán)月夜歸來,
化作此花幽獨。
這里寫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長安的漢宮特別動人。月夜歸來的昭君幽靈,經(jīng)過提煉,化身成為芬芳縞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是此詩的結(jié)尾,借千載作胡音的琵琶曲調(diào),點明全詩寫昭君“怨恨”的主題。據(jù)漢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晉石崇《明君詞序》說:“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琵琶本是從胡人傳入中國的樂器,經(jīng)常彈奏的是胡音胡調(diào)的塞外之曲,后來許多人同情昭君,又寫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樂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詩歌里就密切難分了。
前面已經(jīng)反復說明,昭君的“怨恨”盡管也包含著“恨帝始不見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xiāng)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鄉(xiāng)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話又回到本詩開頭兩句上了。胡震亨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的
詩句
只能用于“生長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長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適當,正是因為他只從哀嘆紅顏薄命之類的狹隘感情來理解昭君,沒有體會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吳瞻泰意識到杜甫要把昭君寫得“驚天動地”,楊倫體會到杜甫下筆“鄭重”的態(tài)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驚天動地”,何以值得“鄭重”的道理說透。昭君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身行萬里,冢留千秋,心與祖國同在,名隨詩樂長存,為什么不值得用“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樣壯麗的詩句來鄭重地寫呢?
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跡》,顯然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他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xiāng),處境和昭君相似。雖然他在夔州,距故鄉(xiāng)洛陽偃師一帶不象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里,但是“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洛陽對他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xiāng),正好借昭君當年相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后來諸家,總不能及。”這個評語的確說出了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shù)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而“獨留青冢向黃昏”、“環(huán)?空歸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劇形象,卻在讀者的心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 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志決身殲軍務勞。
這是《詠懷古跡五首》中的最末一篇。當時詩人瞻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發(fā)而為詩。作品以激情昂揚的筆觸,對其雄才大略進行了熱烈的頌揚,對其壯志未遂嘆惋不已!
“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曰宙,“垂于宙”,將時間空間共說,給人以“名滿寰宇,萬世不朽”的具體形象之感。首句如異峰突起,筆力雄放。次句“宗臣遺像肅清高”,進入祠堂,瞻望諸葛遺像,不由肅然起敬,遙想一代宗臣,高風亮節(jié),更添敬慕之情。“宗臣”二字,總領全詩。
接下去進一步具體寫諸葛亮的才能、功績。從藝術(shù)構(gòu)思講,它緊承首聯(lián)的進廟、瞻像,到看了各種文物后,自然地對其豐功偉績作出高度的評價:“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奔u,屈也。紆策而成三國鼎立之勢,此好比鸞鳳高翔,獨步青云,奇功偉業(yè),歷代敬仰。然而詩人用詞精微,一“紆”字,突出諸葛亮屈處偏隅,經(jīng)世懷抱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業(yè),亦只雄鳳一羽罷了!叭f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議論達情,情托于形,自是議論中高于人之處。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膽略,使人如見其羽扇綸巾,一掃千軍萬馬的瀟灑風度。感情所至,詩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的贊語。伊尹是商代開國君主湯的大臣,呂尚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有功,蕭何和曹參,都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初的名相,詩人盛贊諸葛亮的人品與伊尹、呂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從容鎮(zhèn)定的指揮才能卻使蕭何、曹參為之黯然失色。這,一則表現(xiàn)了對武侯的極度崇尚之情,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不以事業(yè)成敗持評的高人之見。劉克莊曰:“臥龍沒已千載,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許之。此詩儕之伊呂伯仲間,而以蕭曹為不足道,此論皆自子美發(fā)之。”黃生曰:此論出,“區(qū)區(qū)以成敗持評者,皆可廢矣!笨梢娫娙诉@一論斷的深遠影響。
最后,“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痹娙吮Ш逎h朝“氣數(shù)”已終,長嘆盡管有武侯這樣稀世杰出的人物,下決心恢復漢朝大業(yè),但竟未成功,反而因軍務繁忙,積勞成疾而死于征途。這既是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高尚品節(jié)的贊歌,也是對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嘆惋。
這首詩,由于詩人以自身肝膽情志吊古,故能滌腸蕩心,浩氣熾情動人肺腑,成為詠古名篇。詩中除了“遺像”是詠古跡外,其余均是議論,不僅議論高妙,而且寫得極有情韻。三分霸業(yè),在后人看來已是赫赫功績了,而對諸葛亮來說,輕若一羽耳;“蕭曹”尚不足道,那區(qū)區(qū)“三分”就更不值掛齒。如此曲折回宕,處處都是抬高了諸葛亮。全詩議而不空,句句含情,層層推選:如果把首聯(lián)比作一雷乍起,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頷聯(lián)、頸聯(lián)則如江河奔注,波濤翻卷,愈漲愈高,至尾聯(lián)蓄勢已足,突遇萬丈絕壁,瀑布而下,空谷傳響──“志決身殲軍務勞”──全詩就結(jié)于這動人心弦的最強音上。
【鶴注】此當是大歷元年夔州作!抖乓堋罚何迨赘饕还袍E,首章前六句,先發(fā)己懷,亦五章之總冒。其古跡,則庾信宅也。宅在荊州,公未到荊,而將有江陵之行,流寓等于庾信,故詠懷而先及之。然五詩皆借古跡以見己懷,非專詠古跡也。又云:懷庾信、宋玉,以斯文為己任也,懷先主、武侯,嘆君臣際會之難逢也,中間昭君一章,蓋入宮見拓,與入朝見拓者,千古有同感焉。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①。三峽樓臺淹日月②,五溪衣服共云山③。羯胡事主終無賴④,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⑤。
、佟肚f子》: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yǎng)其身,全其天年。注:支離,形體不全之貌。此詩作流離之意。《蜀志?許靖傳》:“漂泊風波,絕糧茹草!薄绢欁ⅰ繓|北純是風塵,西南尚留天地,下字皆不茍。吳邁遠詩:“西南窮天險,東北畢地關(guān)!雹邡Q曰:《峽程記》:三峽,謂明月峽、巫山峽、廣澤峽,其有瞿唐、滟?、燕子、屏風之類,皆不在三峽之數(shù)。此云三峽,蓋指巫山為第三峽,非兼明月、廣澤而言。下章蜀主幸三峽,亦同此義!抖乓堋罚簶桥_,指西閣言。蕭懿詩:樓臺自相隱。③《后漢?南蠻傳》:武陵五溪蠻,皆盤瓠之后。盤瓠,犬也,得高辛氏少女,生六男六女,織績衣皮,好五色衣服!稊⒅輬D經(jīng)》:五溪諸蠻,遙接益州西郡,故先主伐吳,使馬良招五溪諸蠻,授以官爵!端(jīng)注》: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溪、酉溪、沅溪、辰溪也,在今湖廣辰州界。《左傳》:“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辈嚏姡骸霸粕饺f里兮歸路遐。”
、堋妒酚涀ⅰ罚航g,謂小兒多作狡猾為無賴。⑤《庾信傳》:信在周,雖位望通顯,常有鄉(xiāng)關(guān)之思,乃作《哀江南賦》以致其意,其辭曰:“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亂離,至于沒齒。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又云:“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提摯老幼,關(guān)河累年!庇帧秱馁x》:“對玉關(guān)而羈旋,坐長河而暮年。”末二句,即用其賦語。庾信初在江南,江關(guān)正其地也!逗鬂h書》:岑彭破荊門,長驅(qū)入江關(guān)。
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①,風流儒雅亦吾師②。悵望千秋一灑淚③,蕭條異代不同時④。江山故宅空文藻⑤,云雨荒臺豈夢思⑥?最是楚宮俱泯滅⑦,舟人指點到今疑⑧。
、偎斡瘛毒呸q》:“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雹阝仔拧犊輼滟x》:“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nèi)知名!薄旧圩ⅰ匡L流,言其標格。儒雅,言其文學。宋玉以屈原為師,杜公又以宋玉為師,故曰亦吾師!肚f子》:“吾師乎?”③謝?詩:“寒煙悵望心!辈苤苍姡骸盀I滿?抱!雹芾盍陼骸氨L蕭條!笔挆l,嘆人亡也。太白《懷張子房》詩:“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敝x靈運詩:“異代可同調(diào)!睗h武帝讀相如《子虛賦》,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⑤陶潛詩:“江山豈不險!薄冻o》:“爾何懷乎故宅!壁w曰:歸州荊州皆有來玉宅,此言歸州宅也。曹植論:“耽思乎文藻之場圃!雹匏斡瘛陡咛瀑x》:昔先王常游高唐,夢見一婦人,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旦為行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敝x?詩:“歸夢相思夕。”豈夢思,言本無此夢。⑦俱泯滅,與故宅俱亡矣!妒勒f》:王大將軍云:“最是臣少所知拔!薄跺居钣洝罚撼䦟m,在巫山縣西二百步陽臺古城內(nèi),即襄王所游之地。陽云臺,
高一
百二十丈,南枕長江。張正見詩:“忽聽晨雞曙,非復楚宮歌。”鐘會檄
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①,生長明妃尚有村②。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③。畫圖省識春風面④,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⑤。千載琵琶作胡語⑥,分明怨恨曲中論⑦。
(此懷昭君村也。上四記敘遺事,下乃傷吊之詞。生長名邦,而歿身塞外,比足該舉明妃始末。五六,承上作轉(zhuǎn)語,言生前未經(jīng)識面,則歿后魂歸亦徒然耳,唯有琵琶寫意,千載留恨而已。朱瀚曰:起處,見鐘靈毓秀而出佳人,有幾許珍惜。結(jié)處,言托身絕域而作胡語,含許多悲憤。曲中訴論,正指昭君怨詩,不作后人詞曲。黃生曰:怨恨者,怨己之遠嫁,恨漢之無恩也。陶開虞曰:此詩風流搖曳,杜詩之極有韻致者。)
①鮑照《舞鶴賦》:“雪滿群山。”《世說》:“千巖竟秀,萬壑爭流!雹凇稘h書注》:文穎曰:昭君,本蜀郡秭歸人也。《漢書》:王嬙,字昭君。石崇《明君詞序》:“明君,本昭君,觸晉文帝諱改焉!薄兑唤y(tǒng)志》: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③薛道衡詩:“一去無消息!薄秳e賦》:“明君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guān)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崩钌谱ⅲ骸白吓_,即紫宮也!薄旧圩ⅰ繚h宮名。朱瀚曰:此詩連字,即無極意。青冢句,即蕪絕意。謝惠連《雪賦》:“朔漠飛沙!薄稜栄拧罚骸八,北方也!薄墩f文》:“漠,北方流沙也!薄稓w州圖經(jīng)》邊地多白草,昭君冢獨青,鄉(xiāng)人思之,為立廟香溪。《一統(tǒng)志》:昭君墓,在古豐州西六十里!肚俨佟罚赫丫凶釉皇肋`,單于死,世違繼立。凡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問世違曰:“汝為漢也,為胡也?”世違曰:“欲為胡耳!闭丫送趟幾詺ⅰ!痘茨献印啡罩劣轀Y,是謂黃昏。④《莊子》:“宋元君將畫圖!薄段骶╇s記》:元帝后宮既多,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宮入皆賂畫工,昭君自恃其貌、獨不與,乃惡圖之,遂不得見。后匈奴來朝,求美人為閼氏,上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后宮第一,帝悔之。窮按其事,畫工韓延壽棄市。瀚曰:省,乃省約之省,言但于畫圖中略識其面也。⑤江總《和東宮故妃》詩:“猶憶窺窗處,還如解佩時。若令歸就月,照見不須疑!卞,環(huán)佩句,乃總括其語!妒酚洝罚骸澳献迎h(huán)佩,玉聲?然!睗h章帝詔:“想望歸魂于沙漠之表。”⑥庾信《昭君詞》:“胡風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調(diào)琴上曲,變?nèi)牒章!卞唬号镁洌巳诨湔Z!夺屆贰芭,本邊人馬上所鼓也,推于前曰琵,引卻曰琶。”石崇《明君詞序》:“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聲!薄肚俨佟罚骸罢丫谕猓薜凼疾灰娪,乃作怨思之歌,后人名為《昭君怨》!薄墩丫埂吩娫疲骸扒锬酒嗥啵淙~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頡頏。雖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長。嗚呼哀哉,優(yōu)心惻傷!雹摺妒酚?始皇紀》:“貴賤分明。”《前漢?郊祀志》:“天下怨恨!扁仔旁姡骸敖K是曲中啼。”韓子蒼《昭君圖敘》:《漢書》:竟寧元年,呼韓邪來朝,言愿婿漢氏,元帝以后宮良家子王昭君字嬙妃之,生一子株累,立,復妻之,生二女。至范氏書,始言入宮久不見御,積怨,因掖庭令請行單于。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顧影裴徊,辣動左右。帝驚悔,欲復留,而重失信外夷。然范不言呼韓邪愿婿,而言四五宮女,又言字昭君,生二子,與前書皆不合。其言不愿妻其子,而詔使從胡俗,此自烏孫公主,非昭君也!段骶╇s記》又言:元帝使畫工圖宮人,皆賂畫工,而昭君獨不賂,乃惡圖之。既行,遂按誅毛延壽!肚俨佟酚盅裕罕君R國王穰女,端正閑麗,未嘗窺看門戶。穰以其有異,人來之,不與。年十七,進之,帝以地遠,不幸。欲賜單于美人,嬙對使者,越席請往。后不愿妻其子,吞藥而卒。蓋其事雜出,無所考證。自信史尚不同,況傳記乎。要之,《琴操》最?牾矣。按:昭君,南郡人,今秭歸縣有昭君村,
人生
女,必灼艾灸其面,慮以色選故也。
張?曰:代宗嘗以仆固懷恩之女,號崇徽公主,下嫁回紇,歐陽公詠其手痕云:“故鄉(xiāng)飛鳥尚啁啾,何況悲笳出塞愁。青冢理魂知不返,翠崖遺跡為誰留?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野草自春秋!敝煳墓^玉顏肉食一聯(lián),以詩言之,第一等詩,以議論言之,第一等議論。文公蓋亦感傷時事,故有契于歐公之作耳。
錢塘瞿佑《詩話》:詩人詠昭君者多矣,大篇短章,率敘其離別怨恨而已。唯白樂天云:“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苦問妄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此不言怨恨,而倦倦舊主之思,過人遠甚。
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①。翠華想像空山里②,玉殿虛無野寺中③。古廟杉松巢水鶴④,歲時伏臘走村翁⑤。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⑥。
、佟惧X箋】《水經(jīng)注》:石門灘北岸有山,山上合下開,洞達東西,緣江步路所由。先主為陸遜所敗,走徑此門,追者甚急,乃燒鎧斷道。孫桓為遜前驅(qū),斬上夔道,截其要徑。先主?山越險,僅乃得免,忿恚而嘆曰:“吾昔至京,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于此!八彀l(fā)憤而薨!度A陽國志》,先主戰(zhàn)敗,委舟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為永安。明年正月,召丞相亮于成都。四月,殂于永安宮!跺居钣洝罚合戎鞲聂~復為永安,仍于州之西七里別置永安宮。梁簡文帝《蜀道篇》:“建平督郵道,魚復永安宮。”②《楚辭》:“思故舊以想像兮。”③【原注】殿今為臥龍寺,廟在宮東。謝莊《送神歌》:“璇庭寂,玉殿虛!薄渡狭仲x》:“乘虛無,與神俱!雹堋段骶╇s記》:高松植。應?《靈河賦》:“長杉峻?。”《抱樸子》:“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于木,其未干歲者,終不能集于樹上!薄洞呵锓甭丁罚骸鞍Q知夜半!弊ⅲ骸苞Q,水鳥也,夜半,水位感其生氣,則益喜而鳴!
、輻類痢秷髮O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雹迌(nèi)宮外殿,君廟臣祠,有次第。王褒《四子講德論》:“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而成!
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①,宗臣遺像肅清高②。三分割據(jù)紆籌策③,萬古云霄一羽毛④。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⑤。運移漢祚終難復⑥,志決身殲軍務勞。
(此懷武侯也。上四,稱其大名之不朽。下四,惜其大功之不成。三分割據(jù),見時勢難為。萬古云宵,見才品杰出。俞浙曰:孔明人品,足上方伊呂,使得盡其指揮,以底定吳魏,則蕭曹何足比論乎?無如漢祚將移,志雖決于恢復,而身則殲于軍務,此天也,而非人也。五六,承萬古云霄。七八,承三分割據(jù)!緷芍蓐惣以鬃ⅰ课浜钤谲姡瑖L綸巾羽扇。遺像清高,其氣象猶可想見。按:俞氏云:一羽毛,如鸞鳳高翔,獨步云霄,無與為匹也。焦?則云:昔人以三分割據(jù)為孔明功業(yè),不知此乃其所輕為,正如云霄間一羽毛耳。此說非是。當年漢軍雜耕渭濱,魏人畏蜀如虎,孔明一死,而漢事遂不可為,此真天運之無可如何者。志決身殲,即《出師表》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者。軍務勞,即《蜀志》所云“巨細咸決”及“南征北伐”之類。紆,屈也。一,獨也。殲,盡也。
①《一統(tǒng)志》:武侯廟,在夔州府治八陣臺下。《史記?越世家》: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莊子》:外不觀乎宇宙!段淖印罚骸八姆缴舷轮^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②《漢書》贊:“蕭何、曹參,位冠群后,聲為一代之宗臣!弊ⅲ骸把詾楹笫乐鹧觥!薄妒裰?武侯傳》注:張儼曰:一國之宗臣,伯主之賢佐。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序》:“徘徊路寢,見先生之遺像!薄陡呤總鳌罚亨崢阈薜漓o默,世服其清高。③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标憴C《辯亡論》:“割據(jù)山川,跨制荊吳。”是言偏霸一方。又班固《漢?高帝贊》:割據(jù)河山,保此懷民。亦可言興王事業(yè)矣!独献印罚骸吧朴嫴挥没I策。”《史記》:高帝曰:“運籌策帷幄中!雹荜?詩:“萬古信為儔!薄稌x書?陶侃傳》:志凌云霄,神機獨斷。蔣氏曰:云霄羽毛,正與清高相應。梁簡文帝《與劉孝儀令》:“威風一毛!薄稄V絕交論》:“競羽毛之輕!
⑤魏文帝《典論》:“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迸?《獄中與諸葛亮書》:“足下乃當世伊呂!薄蛾惼絺鳌罚赫\能去兩短,集兩長,天下指揮即定矣!侗獋髻潯罚焊咦骈_基,蕭曹為冠!惧X箋】張輔《葛樂優(yōu)劣論》:也明包文武之德,殆將與伊呂爭儔,豈徒樂毅為伍?后魏崔浩著論:“亮不能為蕭曹亞匹。”謂陳壽貶亮,非為失實。公以伊呂相提而論,乃伸張輔之說,而抑崔浩之黨陳壽也。⑥宋文帝詩:“運移矜物化!辈嚏逗涨罚骸拔疑鬂h祚衰!苯鸷戮又小额}五丈原武侯廟》詩:“籌筆無功事可哀,長星飛墮蜀山摧。三分豈是平生志,十倍寧論蓋世才。壞壁丹青仍白羽,斷碑文字只蒼苔。夜深老木風聲惡,猶想褒斜萬馬來!卑矗喝秩f古,以虛對實,郝氏將十倍對三分,全用實事,乃仿公意而參酌者。
劉克莊曰:臥龍沒已千載,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許之。此詩儕之伊呂伯仲間,而以蕭曹為不足道,此論皆自子美發(fā)之。考亭、南軒,近代大儒,不能廢也。
張?曰:見伊呂而失蕭曹,稱之無乃過乎?曰:此少陵有見之言也。蕭曹佐漢開基,不能致主王道,建萬世之長策,使帝王以來之制度,蕩然而不復見,至今有遺憾焉?酌鞲吲P隆中,三顧而起,固耕莘釣渭之遺風也。文中子稱其無死,禮樂其有興乎?然則指揮若定,誠非蕭曹所能班矣,夫豈過哉。
黃生曰:此詩先表其才之挺出,后惜其志之不成,武候平生出處,直以五十六字論定。前后諸人,區(qū)區(qū)以成敗持評者,皆可廢矣。
盧世曰:杜詩《諸將》五首、《詠懷古跡》五首,此乃七言律命?根柢。子美既竭心思,以一身之全力,為廟算運籌,為古人寫照,一腔血悃,萬遍水磨,不唯不可輕議,抑且不可輕讀,養(yǎng)氣滌腸,方能領略。人知有《秋興》八首,不知尚有此十首,則杜詩之所以為杜詩,行之不著,習矣不察者,其埋沒亦不少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tangshi/1196450.html
相關(guān)閱讀:
《古柏行》譯文注釋_《古柏行》點評_杜甫的詩詞
《金陵圖》注解+賞析+譯文
送友人?李白_翻譯注釋賞析
唐詩《尋隱者不遇》賈島賞析
《麗人行》譯文注釋_《麗人行》點評_杜甫的詩詞
上一篇: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譯文注釋_《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寄韓諫議
登岳陽樓翻譯
望月懷遠?張九齡_翻譯注釋賞析
竹里館?王維_翻譯注釋賞析
《酬郭給事》譯文注釋_《酬郭給事》點評_王維的詩詞
《古柏行》譯文注釋_《古柏行》點評_杜甫的詩詞
唐詩《秋夕》賞析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_翻譯注釋賞析
《出塞》王昌齡(注釋,翻譯,點評,賞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翻譯
推薦閱讀
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黃云隴底白云……
唐詩《集靈臺?日光斜照集靈臺》張祜賞析
集靈臺 張祜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太真含笑入簾來。 注解 1、……
隋宮·乘興南游不戒嚴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注釋 ①.張《箋》編此……
《賦得暮雨送李曹》注解+賞析+譯文
作者: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辛未七夕 李商隱詩詞賞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
相關(guān)閱讀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
喜見外弟又言別?李益_翻譯注釋賞析
《遣懷》譯文注釋_《遣懷》點評_杜牧的詩
秋夕?杜牧(注釋_翻譯賞析)
詠懷古跡·其一
春泛若耶溪?綦毋潛_翻譯注釋賞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的七言詩
唐詩《 過故人莊》孟浩然 賞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江雪》譯文注釋_《江雪》點評_柳宗元的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