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遐方怨?欹角枕》原文
欹角枕,掩紅窗。
夢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
湔裙歸晚坐思量。
輕煙籠翠黛,月茫茫。
溫庭筠《遐方怨?欹角枕》注釋
、欹角枕:斜靠著枕頭。欹(yi),通“倚”,斜靠著。角枕,角制或用角裝飾的枕頭。
2、博山:博山爐,香爐名。以蓋上的造型似傳說的海上博山而得名。又一說,像華山,因秦昭王與天神博于此,故名。
3、沈水香:即沈香,一種香料。
4、湔裙:古俗元日至月底,士女酹酒洗衣于水濱,?除不祥。又稱湔裳,湔衫。
5、翠黛:即婦女的眉毛,亦可指碧綠的遠山。
溫庭筠《遐方怨?欹角枕》翻譯
其疏慵倦怠,相思無緒的情態(tài)。白日已消匿,孤獨寂寞的夜晚又來臨了。詞人斜倚角枕,百無聊賴,而紅窗已掩,伊人難歸。于是只有睡覺,希冀在夢中與伊人相會。
溫庭筠《遐方怨?欹角枕》賞析
《遐方怨?欹角枕》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詞作品,小詞而能婉能深,自是妙品。此篇前二句為實出之筆,寫其疏慵倦怠,相思無緒的情態(tài)。接下去全寫夢境,于夢中見到伊人的情景。而伊人之行止也是情有所思的形象。雖只是幾句的描繪,但婉轉入深,尤其是結處二句,含蓄要眇之至。這種“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浦起龍《讀杜心解》)的寫法,將詩人的一往深情表達得極為深細動人。
溫庭筠,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贊賞這一聯,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的詞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