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作者:佚名
譯文(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查看 。差役吼得是多么兇狠啊!老婦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憐!(作者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鄴城服役。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兩個兒子剛剛戰(zhàn)死了。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fù)生了!(老婦我)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因為有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他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讓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yīng)征,還能夠為部隊準(zhǔn)備早餐!夜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xù)的哭聲。(詩人)天亮臨走的時候,只同那個老翁告別。(老婦已經(jīng)被抓去服役了)
注釋、暮:在傍晚。、投: 投宿。、吏: 官吏,低級官員,這里指抓壯丁的差役。、夜: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夜里。、逾(yú):越過;翻過。、走:跑,這里指逃跑。、呼:訴說,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惱怒,兇猛,粗暴,這里指兇狠。、啼:哭啼。、苦:凄苦。、前:上前,向前。、致:對……說。、前致詞:指老婦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鄴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陽。、戍(shù):防守,這里指服役。、附書至:捎信回來。書,書信。至,回來。、新:最近,剛剛。、存:活著,生存著。、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暫且。偷生:茍且活著。、長已矣:永遠完了。已:停止,這里引申為完結(jié)。、室中:家中。、更無人:再沒有別的(男)人了。更:再。、唯:只,僅。、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孫子。、未:還沒有。、去:離開,這里指改嫁。、完裙:完整的衣服。、老嫗(yù):老婦人。、衰:弱。、請從吏夜歸:請讓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請:請求。從:跟從,跟隨。、應(yīng):響應(yīng)。、河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qū)(原河南省孟縣),當(dāng)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急應(yīng)河陽役:趕快到河陽去服役。、猶得:還能夠。得:能夠。、備:準(zhǔn)備。、晨炊:早飯。、夜久:夜深了。、絕:斷絕;停止。、如:好像,仿佛。、聞:聽。、泣幽咽:低微斷續(xù)的哭聲。有淚無聲為“泣”,哭聲哽塞低沉為“咽”。、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獨:唯獨、只有。、石壕:今河南三門峽市東南。
古今異義致詞 古:說話 今:為某種活動所做的演講前途 古:前面的道路 今:將來的光景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詩,寫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連年老力衰的老婦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殘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對安史之亂中人民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藝術(shù)上,精煉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jié)描寫自然真實。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接的時代。而杜甫,卻于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里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zhèn)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傊,寥寥五字,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huán)境。浦起龍指出這首詩“起有猛虎攫人之勢”(《讀杜心解》),這不僅是就“有吏夜捉人”說的,而且是就頭一句的環(huán)境烘托說的!坝欣粢棺饺恕币痪,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jié),都從這里生發(fā)出來。不說“征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于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xùn)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