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經典詩句
>
“落地為兄弟 何必骨肉親”的意思及作者全詩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譯文]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緣之親呢?
[出典] 晉 陶淵明 《雜詩》其一
人生
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
人生在世,原本就是無根無蒂;到處漂泊流浪,猶如路上的灰塵。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情、血緣之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風華正茂的歲月不會重來,猶如一天里頭不會有兩個早晨。年紀輕的時候,要勉勵自己及時努力;否則,歲月一去不回,它是不會停下來等待人的。
賞析: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于同一年內。據(jù)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句意,證知作于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有八年。
這組《雜詩》,實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嘆萬端,第八首專嘆貧困,余則慨嘆老大,屢復不休,悲憤等于《楚辭》。”可以說,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
這種關于“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嘆喟,是在《詩經》《楚辭》中即已能聽到的,但只是到了漢末魏晉時代,這種悲傷才在更深更廣的程度上擴展開來,從《
古詩
十九首》到三曹,從竹林七賢到二陸,從劉琨到陶淵明,這種嘆喟變得越發(fā)凄涼悲愴,越發(fā)深厚沉重,以至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這種音調,在我們今天看來不無消極悲觀的意味,但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卻反映了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
“人生無根蒂”四句意本《古詩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感嘆人生之無常。蒂,即花果與枝莖相連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沒有著落,沒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由于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地改變著人,每一個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
詩人
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陶淵明雖然“少無適俗韻”,懷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宏大抱負,但他生值晉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仍,國無寧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計,他幾度出仕,幾度退隱,
生活
在矛盾痛苦之中,終于在四十一歲時辭職歸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態(tài),如此經歷,使他對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雖然在他的隱逸詩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曠達超然之志,平和沖淡之情,但在他的內心深處,蘊藏著的是一種理想破滅的失落,一種人生如幻的絕望。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承前而來,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這一層意思出自《論語》:“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也是陶淵明在戰(zhàn)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閱歷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于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這在他的詩中表露得非常明確:“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雜詩》其五)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轉向仕途榮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這種歡樂平淡沖和、明凈淳樸。“斗酒聚比鄰”正是這種陶淵明式的歡樂的寫照,在陶淵明的詩中時有這種場景的描述,如:“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這是陶淵明式的及時行樂,與“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古詩十九首》)有著明顯的差異,體現(xiàn)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fā)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若對此四句詩作此理解,也未嘗不可。但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么短促,人生是這么不可把握,社會是這么黑暗,歡樂是這么不易尋得,那么,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
歷史
條件下加以考察,“它實質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tǒng)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fā)現(xiàn)、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了純凈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系,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發(fā)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zhí)著地在生活中尋找著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平常,質如璞玉,然而內蘊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fā)人深省。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
這一層意思出自《論語》:“子夏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也是陶淵明在戰(zhàn)亂年代對和平、泛愛的一種理想渴求。人生在世,猶如無根浮萍,四處漂泊,就像瓜落地,又似風中之塵,輾轉再輾轉,滄海桑田,這個人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人身難得今已得,既得之,何不善用之?所以,不必有血親關系,所有的人,從他瓜瓜落地開始,就是算一家人了。美好光陰一去不返,一天一天過去,及時做一些事吧,歲月從不等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831158.html
相關閱讀: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關于養(yǎng)生的詩句
贊美蘇州園林的詩句
“山雪銀屏曉,溪梅玉鏡春”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上一篇: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翻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燈照露花何所似,館娃宮殿夜妝臺!钡囊馑假p析
關于愛情的傷感的唯美詩句
詠籠鶯 納蘭性德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聽彈琴》全詩翻譯賞析
食畢當漱口數(shù)過,令牙齒不敗口香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讀《巫山一段云》)原文_翻譯和賞析_
有關山的詩句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迸碎 《酒泉子》全詞翻譯
酒文化詩句
推薦閱讀
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王守
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
莊生曉夢迷蝴蝶全詩
李商隱的 《錦瑟》全詩是: 錦瑟無端五十弦, 經典臺詞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尋扁舟
人生 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尋扁舟 【出處】出自唐李白《宣州謝胱樓餞別校書叔云》 【釋義】……
關于草原的古詩
[導語]1、《 賦得古原草送別 》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
李白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古詩,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① 故人西辭②黃鶴樓, 煙花③三月下④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⑤, 唯……
相關閱讀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春節(jié)的詩句
“草礙人行緩,花繁鳥度遲”全詩鑒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文_翻譯和賞析_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贊美黃山的詩句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