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序讀書法: 即按較優(yōu)的次序讀。作者→書名→內(nèi)容提要→目錄→序言→結(jié)語
2.層次讀書法: 即有重點逐步由淺入深地讀書。書的內(nèi)容往往不能一次讀懂,這就需要層次,一般可分為瀏覽、通讀、精讀、評讀、重讀多層。當然這僅限于經(jīng)典著作或科技書中。
3.比較讀書法: 任何文獻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其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通過比較閱讀,就知異同,見優(yōu)劣。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任何東西,凡是我們拿來和別的東西比較時,顯得高出許多的,便是偉大。” 曾寫過《魏書》的夏候諶聽人稱贊陳壽寫的《三國志》,便找來細讀再三,認為《三國志》確比自己的《魏書》好,當即燒掉了自己的書稿。 用對比讀書法,能開闊視野,有助于鑒別、驗證和判斷書的真?zhèn)巍?yōu)劣和好壞,提高理解、接受和運用的能力,東晉女詩人謝道韞有一個雅號“詠絮才”便是對比定優(yōu)劣的一個例子。
4.質(zhì)疑讀書法: “尺信書,不如無書”讀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梢芍鉄o時不介,可疑之書,層出不窮,屈原《無問》,王充《論衡》都是質(zhì)疑的精華。
5.循序讀書法: 即由簡至繁,由淺入深讀書,古人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常采用此法,朱熹說“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理在于此。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