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教室有多長(自選長度單位的測量)目標1. 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教室長度的過程,體會測量方式、測量工具的多樣性。2. 積累測量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度量意識和能力。3. 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交流、成功的樂趣。重點難點重點:學會用實物測量,體會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難點: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準備PPT、書、鉛筆、尺子、橡皮。教學過程一次備課 二次備課一、情境引入1. 說一說。師:我們班有多少人?我們的教室有幾扇門?2. 揭示課題:師:我們的教室有多長呢?(板書)哪里是教室的長?(請生演示)
二、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1.小組討論:我們能用哪些方法來測量教室的長度呢?2.活動一:量一量(1)組內(nèi)商量選擇的方法(2)嘗試用字的方法進行測量(3)匯報結(jié)果:教室有( )本數(shù)學書長;教室有( )把尺子長。(4)交流測量結(jié)果:剛才同學們匯報了各自的測量結(jié)果,你們對剛才測量的結(jié)果有什么疑問嗎?(5)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6)小結(jié):雖然我們測量的都是教室的長度,但使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測量的結(jié)果也不一樣。(7)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8)小結(jié):統(tǒng)一測量工具。 3.活動二:游戲——比一比,看誰擺得高。
三、鞏固練習1. 說一說出示課本第50頁2題。師:這是怎么回事呢?作業(yè)設計A. 50頁3題;B. 50頁4題。板書設計
課 題課桌有多長(認識厘米)教學目標1. 再次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2. 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3.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和線的長度(限整厘米),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重點難點重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難點:建立1厘米長度的空間觀念。教學準備PPT、尺子。教學過程一次備課二次備課一、聯(lián)系生活,引入概念師:學校要添置一批新課桌,工人叔叔需要知道我們課桌的長度。你能利用身邊不同的物品量一量,把結(jié)果告訴他們嗎?生:課桌有( )本數(shù)學書那么長。師:同樣長的課桌邊,為什么你們說的數(shù)都不同呢?工人叔叔要以誰的為準呢?
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1. 認識尺子。①投影顯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導學生觀察尺子,認識長短不同的豎線(即刻度線),以及不同的數(shù),認識刻度0、刻度1、刻度2等,認識厘米,使學生對尺的認識更加深刻。揭示課題:認識厘米 ②認識1厘米指出:從0刻度線到1刻度線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長度單位,也可寫作cm。接著讓學生觀察自己尺上1厘米的長度。組織討論:尺子上從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相互說,指名說。③建立1厘米的表象。先指導學生用手指比劃出1厘米的長度。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1厘米長的物體,也可以在教室里找一找。④認識幾厘米。引導認識2厘米,5厘米有多長,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2厘米和5厘米哪個長一些?你還知道其他的幾厘米嗎?2. 學習測量方法。①出示一支鉛筆。你怎么來測量這支鉛筆的長度?②PPT出示4只小熊測量鉛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③那應該怎么測量呢?小結(jié):通常,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把一端對準尺子的0刻度線,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④怎樣畫一條長4厘米的線?教師示范,學生觀察。
三、基本訓練,鞏固概念。1.估一估,量一量。2.畫一條長8厘米的線。3.練一練 第五題。怎樣用斷尺畫出一條長6厘米的線?作業(yè)設計A. 刻度尺上從幾到幾是5厘米。B. 量一量再填橡皮長( )厘米。 數(shù)學書長( )厘米,寬( )厘米。板書設計 課 題1米有多長(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1. 在觀察和測量活動中認識米,體會米的實際意義,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掌握1米=100厘米,并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2. 初步學會用米為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能估測物體長度,能選擇恰當?shù)膯挝槐硎疚矬w的長度。3. 在測量活動中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重點難點重點:米的實際意義和米、厘米之間的關(guān)系。難點:選擇恰當?shù)膯挝槐硎疚矬w的長度 。教學準備PPT、米尺。教學過程一次備課二次備課一、情境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個長度單位——厘米。想一想1厘米大約有多長?你能用手指比劃告訴老師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1厘米長的小棒,準備用這些小棒測量教室的長度,你有什么想法嗎?生:小棒太短,測量起來太麻煩。小結(jié):厘米是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而要測量教室地面的長,或者比較長的距離,那就需要用到一個比較大的長度單位,它就是米。米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它。這不,長頸鹿大哥帶著它的小烏龜?shù)艿艿接螛穲@去玩,就遇到了米,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互動新授1. 認識米。①PPT出示情境圖游樂園里真好玩兒,小動物們爭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長頸鹿卻被保安給攔在了門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因為游樂園要求“身高1米以上要買票”小烏龜要買票嗎?為什么?
②出示米尺同學們,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就是1米。那1米大約有多長呢?讓學生伸開雙臂比劃1米大約有多長,師逐一測量。③比一比。同學們,你能猜一猜一米到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嗎?師將米尺豎放,引導學生認識1米的長度。再和米尺比一比,驗證自己的猜測,看一看1米究竟到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④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探究米和厘米的關(guān)系。①認識1米=100厘米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米尺,想一想: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1米有多少厘米?生:1米有100厘米,1米等于100厘米。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齊讀②量一量量一量我們的教室有多長?教室?guī)ьI(lǐng)學生實地測量:先將卷尺的“0”刻度線對準教室的一端,看看黑板的另一端對準什么數(shù),如果不是整厘米數(shù),就是幾米幾厘米。
3.選擇合適的單位①PPT出示53頁例3.門高約( )你選什么做單位?黃瓜長約( )小結(jié):我們要依據(jù)實際情況來恰當?shù)倪x擇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②學生自主完成剩下的4題。
三、鞏固練習認識了米和厘米,我們在用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思考,認真辨別,不能用錯喲!下面是淘氣在學習了米和厘米之后寫的一篇日記,我們共同來看一看:(PPT出示)作業(yè)設計A.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一扇門高約2( ) 一輛公共汽車長9( ) 圖釘?shù)拈L大約是1( )課桌高是70( ) 小明的身高是135( )B. 計算。15厘米+8厘米=( )厘米 16厘米-9厘米=( )厘米6米-5米=( )厘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米( )厘米板書設計
課 題練習四教學目標1. 鞏固學生對1厘米、1米的直觀認識。2. 提高學生運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和畫指定長度線段的技能。重點難點重點: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不斷提高運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和畫指定長度線段的技能。難點:運用所學知識按要求進行指定的測量。教學準備PPT教學過程一次備課二次備課一、復習導入1.同學們,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有關(guān)知識,誰能給大家說說我們什么時候用米作單位?什么時候用厘米作單位?2.在前面的學習中,你還學到了哪些知識?3.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知識,不知道同學們都掌握了沒有,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來考考大家。
二、鞏固練習(一)填一填。1. 完成教材56頁第1題。(1)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根據(jù)前面學習的知識自主完成。(2)指名匯報結(jié)果(3)指名檢查、驗證匯報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4)指名說一說每小題的測量方法(5)小結(jié)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的具體方法以及注意事項。2.完成教材56頁第2題。(1)提出要求:小組內(nèi)交流填寫(2)匯報交流后的結(jié)果(3)評價剛才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4)說一說填寫的原因(5)小結(jié):選擇恰當長度單位表示物體長度的方法和技巧。(二)量一量,畫一畫。學生自主完成56頁第3題(三)做一做,量一量。1. 完成教材57頁第5(1)讀題,說一說在擺一擺、量一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測量。2. 完成教材57頁第5(2) ①隨意選擇5位同學上講臺手拉手站成一排。②在講臺上用卷尺測量這5名同學手拉的隊伍一共有多長。③測量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3. 完成教材57頁第5題(3)①指名一個學生從自己作為處走到講臺處。②估一估長度。③用老師的卷尺量一量。(四)讀一讀。1. 指名讀一讀教材第57頁第6題的內(nèi)容。2. 自己有沒有在生活中遇到過用“尺”或“寸”計量物體長度的事例。
三、課堂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我們復習鞏固了前面所學的知識。作業(yè)設計A.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①大樹高約8( ) ②操場跑道長約100( ) ③具盒長約25( )④床的長度大約是2( ) ⑤小華今年7歲了,身高約1( )20( )⑥大拇指的寬度大約是1( )。伸開兩臂的長約是1( )。⑦講臺的高大約是80( )。門高約2( )20厘米。B. 判斷題。 ①大人一步長5米。②鉛筆長約15厘米。③1米和100厘米同樣長。④火車每小時行駛900厘米。⑤操場跑道長100米。板書設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