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科學活動設計:神奇的指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幼兒園科學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臨朐縣五井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王國紅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xiàn)指紋的秘密,了解指紋的基本特征。
2.從各個方面了解指紋的作用,培養(yǎng)幼兒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3.激發(fā)幼兒動手動腦的積極性,體驗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父母和自己的指紋圖各一張;一塊膠泥,一張紙。
2.教師準備:各種指紋放大圖;從各種渠道(網(wǎng)絡、書籍、報刊)收集的指紋圖片一組。
【活動過程】
一、印指紋游戲,激發(fā)幼兒興趣。
  幼兒分組玩印指紋的游戲; 讓幼兒觀察:印完指紋后在紙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膠泥上又留下了什么?
二、談指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指紋,比較自己和同伴的指紋有何不同;
(2)比較自己的指紋和父母的指紋又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每個人都是爸爸媽媽生的,孩子和父母總是長得很像,被別人稱作“親子臉”。
幼1:我奶奶說我長得和媽媽一模一樣。
幼2:我鼻子長得像爸爸。
幼3:我眼睛長得像奶奶……
教師:那大家想一想,我們可能長得像爸爸媽媽,可是我們的指紋也長得像爸爸媽媽嗎?
孩子1:有“親子臉”,就有“親子指紋”。
孩子2:不對,偵探片里面說,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
教師:那大家把帶來的爸爸媽媽的指紋圖和自己的對比一下,看看誰說的對?孩子們比較后一致得出結論,指紋和爸爸媽媽的沒有一個一樣的。
幼兒發(fā)揮:老師,我們和爸爸媽媽只長得像,但是還是有不像的地方,我們的指紋也不是完全一樣。】墒俏倚∫躺氖请p胞胎,他們長得一樣,聲音一樣,穿得一樣,連動作都一樣,他們的指紋也應該是一樣的吧?(很多孩子都點頭表示同意)
  教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們班的琪琪和冉冉是一對雙胞胎,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指紋一樣嗎?(幼兒看后,都搖頭)老師這里剛好也有一幅雙胞胎的指紋,小朋友們看一看,他們是不是一樣?(出示指紋圖)共同分析比較雙胞胎的指紋,小結指紋的秘密。讓孩子們明確知道:任何人的指紋都是不可能相同的。
三、指紋的特征。
  出示一組關于指紋分類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幾種類型指紋的特點;
  讓孩子們再次觀察自己和父母的指紋,并將其分類。
  告訴大家,指紋的形狀和每個人的性格等沒有必然的相關性,更不會因為誰的指紋長成什么樣就證明他聰明還是不聰明,讓孩子們樹立科學的觀念。
四、指紋的作用。
  向孩子們展示從各種渠道(網(wǎng)絡、書籍、報刊)收集來的關于指紋的圖片, 讓孩子們自由討論指紋都有什么作用;
  幼1:我晚上看偵探片,里面的警察叔叔就靠罪犯留在杯子上的指紋破了案。
  幼2:還有醫(yī)院,我們一出生,醫(yī)生就給我們印了指紋,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會抱錯寶寶了
  幼3:在電腦和手機上裝指紋鎖,小偷就偷不了它們了,因為他偷了也沒用……
  老師總結指紋的用途:破案、辨認、防盜……
五、延伸活動:動物有指紋嗎?它們的指紋一樣嗎?
  在活動快結束時,有孩子提出了問題: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手,我們都有指紋,那么小貓小狗也有手,它們也有指紋嗎?其他孩子也有了相同的疑問。于是我臨時增加了這個延伸活動,讓孩子們觀察了幼兒園里飼養(yǎng)的幾種小動物,如小雞、小兔子等,并讓他們互相討論,還布置了回家查資料的任務,明天大家再進行深入討論,這樣可以培養(yǎng)他們持續(xù)探索的精神和動手調(diào)查研究的能力。
六、結束活動。

游戲:讓孩子們分組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讓小偷們留下指紋,小警察們根據(jù)指紋來抓小偷。在愉快的游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因經(jīng)過較為充分的準備,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課后,大部分孩子都比較全面掌握了指紋的特征、用途等。由于這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孩子們的準備都比較積極,在課堂上的提問也更加踴躍起來,師幼互動較好。在這次活動中,他們不僅是課程的參與者,更是課程的設計者。然而本次活動也同樣存在不足之處,我沒有充分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變數(shù),例如幼兒對雙胞胎的指紋問題提出的疑問。由于時間原因,最后的游戲比較倉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當更加注意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做好充分準備并把握好教學時間。

活動名稱:飄到地上睡個覺
關于教學活動”我的眼睛”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25553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