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貼絨板上貼有分成兩份的各種圖形(有二等分,也有不是二等分的)。 2、人手一份吸管、正方形或長方形、圓形、等邊三角形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以《兩只笨狗熊》故事引發(fā)幼兒討論。 問題:為什么兩只笨狗熊會上狐貍的當?究竟“笨”在哪里? 教師歸納:兩只笨狗熊笨就笨在不會把干面包分成一樣大的兩份,所以上了狡猾狐貍的當。 二、探索操作。 1、提供幼兒材料,指導等分方法。 師:“假如請你幫忙,你會分嗎?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圖形,請你們想辦法把它們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材料:繩子、正方形、圓形、等邊三角形、吸管等。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在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shù)學概念的感性經(jīng)驗。) 三、討論理解。 1、組織幼兒討論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吸管等分成一樣大的兩份的?怎樣證明這兩份是一樣大的呢?還有其他辦法嗎? (經(jīng)驗闡述,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注重幼兒之間經(jīng)驗的交流與分享,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操作結果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然后在每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都有教師和幼兒的共同小結,注重經(jīng)驗的鞏固和歸納。) 2、教師小結: ①向幼兒介紹找對角線折、邊對邊折、尺子量的方法。 ②一個實物等分成同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 請幼兒操作。(給沒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此環(huán)節(jié)在幼兒的椅子底下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讓幼兒操作,探索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給幼兒增加了難度,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想出對角線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能激發(fā)幼兒積極性和獨創(chuàng)精神。教師讓沒有嘗試對角線折和對角折的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再次鞏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此環(huán)節(jié)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讓幼兒操作,探索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給幼兒增加了難度,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想出對角線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能激發(fā)幼兒積極性和獨創(chuàng)精神。教師讓沒有嘗試對角線折和對角折的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再次鞏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3、討論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①請幼兒把等分部分與原來的材料作比較,看它們的有什么不同。 ②總結: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四、鞏固提高游戲:找朋友。
@_@我是分割線@_@
中班數(shù)學活動:小袋鼠,大口袋 大班數(shù)學活動:認識立體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