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請二個幼兒不熟悉的老師分別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機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教師在室外幼兒看不見處觀察,“陌生人”走進教室,“小朋友,你們老師在嗎?”然后分別走到幾個幼兒面前說:“我?guī)闳フ覌寢尯脝幔?rdquo;(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反應,當“陌生人”準備帶幼兒走時,走進教室。) 教師:“×××,你認識這個阿姨嗎?” 。“陌生人”見教師來了,想逃)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她吧?請問你是誰?” 陌生人:“我……我……” 教師用“手機”撥打“110”:“警察同志,我們這里來了個陌生人,要帶走孩子,請你們趕快來”。 警察出現(xiàn),帶走了“陌生人”,“請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2、教師問: 、“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認識的人)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3、“警察”來了,“小朋友,剛才那個陌生人是專門拐賣孩子的壞蛋,你們可記住了,以后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4、教師小結(jié):“××,剛才太危險了,差點兒就讓陌生人給帶走了,來,我們一起謝謝警察叔叔,記住,以后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游戲“陌生人來了”,老師或幼兒扮演“陌生人”進行游戲,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鞏固簡單的自我保護辦法。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可通過對報紙、電視等媒體中有關(guān)兒童失蹤報道的討論、談話,使幼兒充分認識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家園同步: 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開門,不隨便讓幼兒不熟悉的人去幼兒園接孩子;教會幼兒簡單的自我保護辦法。
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與策略: 本篇采用帶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動,讓幼兒作為情境活動的主體,來積極體驗,進行認知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主動性。
推薦閱讀:
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20篇匯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