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泥塑活動教案:師徒四人行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大班美術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主題名稱 】主題五《神通廣大美猴王》 次主題一《走進西游記》
【活動名稱 】《師徒四人行》
【課程設計人】林樂娜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目標 】
1、發(fā)展概括性觀察能力,能抓住師徒四人的典型特征。
2、嘗試用彩泥制作豬八戒的形象,練習團、搓、壓、對接等泥工技能。
【活動準備 】
1、幼兒有一定的泥塑活動經(jīng)驗。
2、彩泥、塑料棒。
3、豬八戒泥塑步驟圖,見幼兒用書第3冊第7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我們先來唱一首歌,請小朋友隨音樂唱《猴哥》。(進入情境)
(2)歌唱完了,請小朋友看看這幾張圖片,告訴我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們長得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師總結出各自的明顯特征:
孫悟空,外號美猴王,,自封為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jīng)。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熱愛自由。
豬八戒,孫悟空常稱他“呆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犯錯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它雖好吃懶做,卻心地善良,待人熱情。
唐僧,誠實善良,一心向佛。他沒什么本領,經(jīng)常不能識破妖怪的詭計,落入妖怪的陷阱之后,只會喊:“悟空,救我!”
沙僧,原是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后跟隨唐僧西天取經(jīng),對師傅忠心耿耿。


二、基本部分:

1、介紹材料及方法,引發(fā)幼兒泥塑的興趣。
(1)師:看,老師在捏面人的老爺爺那里買了四個泥人,小朋友們,好玩嗎?請小朋友看看他們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兒回答)
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個。窟@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學捏面人的老爺爺,捏一個你喜歡的《西游記》里的人物。
(2)師:捏泥人可不是一樣簡單的事,除了要用到橡皮泥外,還要用到很多東西,小朋友們可要聽清楚老師手里的這些東西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的,要不你的泥人可就做不成了。
介紹輔助材料,師幼共同討論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用。
教師重點示范對接的技能。


2、師:下面我們小朋友就開始你的泥塑創(chuàng)作吧。
引導幼兒獨自進行泥塑創(chuàng)作。讓幼兒參照幼兒用書中豬八戒泥塑步驟圖進行塑造,指導幼兒運用不同顏色的彩泥表現(xiàn)人物特征,同時注意面部特征的塑造要精細,啟發(fā)幼兒運用輔助材料(牙簽等)進行人物身體不同部分的對接。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捏的泥人可真棒,都快趕上捏面人的老爺爺了,現(xiàn)在老師為你們和泥人照張相吧。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手工區(qū)繼續(xù)進行泥塑創(chuàng)作。
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瓶”作為新教材內容,在我們幼兒園也是頭一回開展,我們雖然經(jīng)過集體備課,大家出力思考,但是也還是會在實際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所以在此進行反思。

要開展好這節(jié)美術活動,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

一、欣賞感受,激發(fā)興趣。

活動首先請幼兒欣賞青花瓷瓶,了解青花瓷的特點。我們選擇的青花瓷瓶要具有明顯的特征,比如圖案清晰簡單易于幼兒觀察,花紋是否重復對稱,主圖則可以是對稱也可以是有主題的畫。幼兒看了圖片以后,紛紛說:“哇,青花瓷好漂亮啊!”在幼兒對中國古代青花瓷有了一定了解和興趣以后,就可以鼓勵幼兒自己想象如何設計青花瓷瓶的圖案了。

二、化復為簡,貼合幼兒。

我們從照片、圖片上看到的青花瓷圖案大多較為復雜,這樣的圖案讓大班幼兒來畫也太難了,畫不好反而會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所以要對于青花瓷過于復雜的圖案要進行簡化,準備一些基本的、簡單的青花瓷元素圖案,就可以用它們構成一個漂亮的青花瓷瓶了。

三、富有技巧,掌握要點。

青花瓷的圖案排列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比如瓶口一般用一些小花紋重復裝飾,瓶底也基本上由線條和小圖案構成。中間的圖案相對大一些,構成主圖,有的幼兒想到畫云朵和小鳥,有的幼兒想到畫花朵和蝴蝶,還有小朋友想到畫一串串葡萄,構圖很有趣。從幼兒繪畫完成后展示的作品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都是用線條畫的,雖然是很認真地畫,但是看上去始終顯得很單調,其實我的范畫也是有規(guī)律的,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我直接請一位幼兒在線條內涂上一些顏色,這樣一塊一塊的“面”就有了,整體效果不那么單調了,幼兒們都說比原先的好看了多了。

美術活動有很多技巧在里面,這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就要進行深刻認真的思考,孩子的水平基本上是相同是,大班幼兒要幫助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一些繪畫技巧,這比無目的地練習很多次要來得好,幼兒對點、線、面的掌握是繪畫表現(xiàn)造型的最基本要素,點線面是美術活動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掌握好它,將對繪畫的提高有巨大的幫助。
這一周我們繼續(xù)開展《紅 黃 藍 綠》的主題活動,“秋天的樹林”是主題中的一個美術活動。在活動前采取了幾個策略:策略一:活動前的社會實踐活動—— “撿樹葉”,主要考慮到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建構。和孩子在實踐中觀察了小樹林里各種顏色的樹葉,不同形狀的樹木,有了情感的體驗,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為活動的開展鋪墊了基礎,使幼兒有話可說。策略二:重難點的前置——涂色技能。本周我們在美術區(qū)設置了“五彩的樹葉”,通過實物和范例欣賞,豐富了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如:對好朋友色彩的理解——相近色的認識。通過幼兒的實踐活動——操作,幫助幼兒掌握了兩種顏色相接的方法。

沙老師活動后的點撥和梳理,使我對美術活動的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 目標與主題更和諧。

活動目標的制定可以更貼近主題內容。我的目標制定借助藍本,沒有進行大的改變。如:原目標1.學習用圓形、三角形表現(xiàn)大、小不同的樹木,并嘗試用兩種相近色涂色。2.能較合理的布置畫面,發(fā)展想象力?梢愿某桑1.運用兩種相近顏色進行涂色,感受秋天的美。2.能用大小、高矮不同的樹木合理布置畫面。這樣制定目標與主題內容配合密切,也更加接近中班上學期幼兒的能力水平和藝術領域的目標。

二、 導入活動更精彩。

在我們平時的美術活動中,很多采用PPT、圖片欣賞、情景導入、談話導入等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其實我們可以拓寬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如:視頻的形式,讓孩子觀察秋天的風景,發(fā)現(xiàn)秋天的色彩;用特寫的形式,欣賞不同形態(tài)的樹。即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秋天色彩的豐富性,感受秋天的美;發(fā)現(xiàn)樹的獨特性,又建構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為幼兒繪畫活動做準備。

三、 精彩評價顯特色

活動的評價是提升幼兒經(jīng)驗,在相互的學習中獲得提高。在評價活動中,我們會先請孩子們欣賞朋友的作品,然后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及理由。教師主要引導幼兒針對活動目標進行講述。我的提問是:“你喜歡哪幅畫?喜歡它的什么?”,“哪棵樹最美?美在哪里?”。在沙老師的指點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提問的語言要更精煉,更有針對性。這個活動可以設計三個不同緯度的問題。如:“樹漂亮嗎?有哪些顏色?”、“哪些樹最特別?”、“哪些樹林最美?”讓孩子有針對性的圍繞顏色、形狀、布局三方面講述,幫助幼兒經(jīng)驗的提煉和積累。

在沙老師的引領下,在今后的美術活動中我將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活動設計更開放,讓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同時在范例的準備上照顧到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特別是能力強的孩子。讓美術活動“活”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445339.html

相關閱讀:大班美術探究教案《哈哈小人》
大班繪畫活動??我喜歡的體育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造型教案:螞蟻的工作
兒童畫作品欣賞 冬季
大班美術教案:老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