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語言教案《小青蛙的早餐》附反思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中班教學反思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活動目標:

  1、能看懂舞蹈錄像的內容,理解舞蹈所表現的故事。

  2、根據舞蹈情景運用較完整的句式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

  舞蹈錄像《小青蛙的早餐》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故事的角色。

  噓,看看誰在睡覺?一只怎樣的小青蛙在睡覺呢?

  小青蛙會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這個舞蹈故事。

  二、幼兒看1——2段后提問

  1、故事里除了小青蛙還有誰呢?

 。ㄓ變好空f出一個貼出相對應的圖片)

  2、還有一群穿綠色衣服的是誰?

  3、荷葉寶寶最先醒來,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他們一起干什么呢?

  三、分段欣賞。

  幼兒看第1段后提問:

  1、荷葉寶寶看到小青蛙還在睡覺是怎么說的?

  (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說:荷葉寶寶叫小青蛙起床:小青蛙,小青蛙該起床啦。小青蛙和荷葉寶寶一起快樂地跳舞唱歌。)

  2、集體說與分角色對話。

  3、小青蛙和荷葉寶寶一起唱歌舞蹈,我們也跟著音樂來學一學,唱一唱。

  幼兒欣賞第2段。

  1、小青蛙和荷葉寶寶跳舞后覺的肚子餓了,他們要找蟲子吃,他們發(fā)現了誰?

  2、有人認為是蒼蠅,有人認為是蜜蜂,你們說一說為什么你認為是蒼蠅,你認為是蜜蜂呢?(幼兒分兩組不同意見辯論)

  3、我們再仔細看一看,認真地聽一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看錄像)

  4、你現在認為是蒼蠅還是蜜蜂,為什么?(它說自己喜歡去垃圾堆,所以是蒼蠅)

  5、那為什么會有人認為是蜜蜂呢,我們接著看。(看錄像)

  6、蒼蠅為什么要說自己是蜜蜂?它是怎么騙小青蛙的?

  7、那蒼蠅還想騙小青蛙干什么去呢?

    幼兒欣賞第3段。

  1、蒼蠅想騙小青蛙去被蛇吃掉,如果是你看到了,你會怎么幫助小青蛙?

  2、你會對小青蛙說什么呢?

  3、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沒有被蛇大王吃了,會是誰幫助它的。(看錄像)

  4、誰幫助了小青蛙,它們想了什么辦法?

  6、荷葉寶寶是怎樣對小青蛙說的?

  四、完整欣賞一遍。

  1、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我們再來完整地欣賞一遍。

  2、你最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呢?

  3、老師也很喜歡荷葉寶寶,因為他們很動腦筋,幫助了小青蛙,也喜歡小青蛙,它很愛勞動自己捉蟲子,雖然開始上當了,但聽了荷葉寶寶的話,吃掉了害蟲。真為他高興,我們也來和他們一起跳舞唱歌吧!

  五、跟著音樂舞蹈結束。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平時開展的教研活動。

  在學校的課題《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素養(yǎng)》的引領下,我們每一個研究成員都確立了自己的小課題。我這人喜歡與別人與眾不同,同時也是偷懶。選擇散文,兒歌,故事有時沒有配套的課件,就需要自己制作。要設計一個好的動畫課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化我好長的休息時間,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脖子受不了,會連帶著頭疼,所以就選擇了《開展音像講述活動,提高中班幼兒的講述表達能力》作為自己的子課題。“像”有許多,可以是舞蹈錄象,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情景錄象,這給了我廣泛的空間,尤其舞蹈錄象,學校里有許多,如果只對跳舞的老師起那么一點作用豈不是浪費資源,所以我就選擇了一些適合孩子講述的內容進行活動。

  在幾次嘗試中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特別是扣人心弦地背景音樂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情緒。本次情景舞蹈有很吸引孩子的故事情節(jié),每個角色都很生動,在獨特的舞蹈服裝下個性鮮明:一只不懂事,但很聽話的小青蛙;一群愛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荷葉寶寶;一只很臟很壞的胖蒼蠅;還有一條喜歡指揮別人的毒蛇。情景舞蹈既有動態(tài)的舞蹈動作,又有簡單的對白,給孩子在學習中動靜交替,適合他們的學習特點。課堂中孩子們踴躍發(fā)言,都能很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尤其在活動中針對“是蒼蠅還是蜜蜂”時發(fā)生了爭執(zhí),我給了更多的時間進行了辯解,他們都說了自己的理由,最后在錄象的引領下說出最根本的理由,知道那是一只喜歡在垃圾堆飛來飛去騙人的蒼蠅。

  但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思考。

  首先,情景舞蹈為了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一個舞蹈就有7、8分鐘,如果就只放兩遍就會花去15分鐘,留給教師引導,孩子思考交流的時間也就只有20分鐘了,在這過程中就顯得問題重點不夠突出。在上面的教案中我也只是從頭到尾幫孩子梳理出一個故事的大概,讓孩子理解了故事的內容。這完成了第1個目標,但第2個目標因為沒有時間,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沒上就結束了,孩子就不能完整地運用簡單的語句講述故事的內容。當然我可以放在以后活動中,但作為一節(jié)有其他聽課老師在場課,還是有點遺憾!

  其次,因為錄像受當時條件的影響,對白說話的語音不是很清楚,就影響孩子的聽覺的效果,浪費時間去糾正。

  最后,在活動結束后有老師建議提高孩子語氣,表演的感染力,可以讓小朋友們學一學,演一演。這是好的,但作為第1次活動,顯然多了、難了些,可以放在以后繼續(xù)讓孩子進行表演,相信有了錄像的榜樣,孩子們會模仿地惟妙惟肖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534455.html

相關閱讀:中班語言《胡蘿卜火箭》教案與反思
在音樂中享受表演的快樂??《小白兔和大黑熊》課后反思
中班美術教案《蝴蝶飛飛》附反思
中班科學《禮物送給好媽媽》活動反思
三個不同風格數學活動給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