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教案:會變的手
作者: 王依麗 閔行區(qū)莘松幼兒園
設計思路: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對于學習我們追求的是它的過程,是孩子的主動參與,對于孩子的能力我們追求的是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大膽探索。中班的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喜歡繪畫活動,因為畫畫具體表達出他們的想法與創(chuàng)造,試選擇“手”作為主題是力求打破原有紙上作畫的常規(guī),讓幼兒在實踐中了解手不僅是作畫工具,同時也是作畫的材料與表演的對象。培養(yǎng)幼兒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對手進行富有想象的創(chuàng)作,滿足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體驗用手作畫和用手表演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鼓勵幼兒大膽在手上作畫,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2. 樂意用裝飾好的手進行表演,感受自由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具有多種想象及可模仿的圖案。 2. 裝飾好的手的造型所編排成的表演劇。 3. 多種色彩的顏料與棉簽、抹布。 4. 供幼兒表演的小舞臺。
活動重難點: 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各種手的變換造型,并直接在手上作畫,樂意用裝飾好的手自由表演。
活動過程:一. 想象模仿,引起幼兒對手的興趣 王老師帶來許多有趣的圖案,你們想不想看?邊看邊和小朋友講講,這些圖案象什么? 1. 幼兒自由結(jié)伴去觀看想象,師隨機了解幼兒想法并肯定。 2. 引導幼兒試著用手去模仿圖案造型。 3. 師小結(jié):小朋友學的真象,原來小手能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二. 欣賞表演劇,感受用手作畫的樂趣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救命啊) 1. 組織幼兒觀看表演劇。 2. 談論:這些小演員是什么變成的,你會不會變? (1) 自由交流:小朋友間交流,學學手的變化造型。 (2) 集體交流:掌握變化的過程,了解手可以變成許多東西的樣子。 3. 告訴幼兒顏料能把手變出的東西打扮的更漂亮。
三. 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手的造型創(chuàng)作,讓幼兒了解方法。 王老師現(xiàn)在就來用手變一樣東西,小朋友說說,讓老師變什么? 1. 按幼兒意愿明確創(chuàng)作的主題。 2. 具體示范創(chuàng)作步驟。 (1) 先變好手的造型固定不動。 (2) 再涂上美麗的顏色。 (3) 完成創(chuàng)作進行表演。 老師:小朋友想不想變?那我們先穿上小背心,再把自己的衣袖卷的高高的,一定要想好自己要變什么,變完以后再涂顏色。 3. 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師巡回指導。 4. 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雙手作畫,能力弱的幼兒日則在老師的幫助下共同完成創(chuàng)作。 5. 引導完成的幼兒結(jié)伴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6. 小結(jié):小朋友舉起小手給王老師看看你變了什么?真棒,小手的本領(lǐng)和我們小朋友的一樣大,能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nèi)ケ硌萁o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